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途径分析

2018-09-10 00:44王念丽
种子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玉米

王念丽

摘 要:分析了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的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广的措施和手段,为玉米产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玉米; 种植新技术; 推广途径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5-0041-01 中图分类号: F326.11; S513 文献标志码: A

1 推广玉米种植新技术的重要意义

1.1 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玉米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一方面和农户的利益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受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玉米种植技术的选择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如果在种植之前选用的玉米技术不够科学,会对玉米的产量有极大的影响,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玉米种植技术,这样才能确保玉米种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要加大玉米种植的管理力度,在进行玉米新技术的推广中,相关部门的专业性技术人员需要对农户进行科学的指导,在保证质量以及产量的前提下,推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1.2 有利于合理选择种植区域

我国玉米种植的范围比较广,多个温度带都可以种植,而且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都能良好生存。但是大规模的种植,对地形和气候的要求比较严格,在推广玉米种植时,不仅要考虑其种植条件,而且要客观分析当地的降雨和温度变化,选择最佳的种植区域。

2 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具体途径

2.1 地膜种植技术的推广

地膜种植技术比较适合在气候较干燥的地区采用,其能够锁住土壤中的水分,保证玉米的产量,还可以促进玉米生长过程中对光能和水肥的吸收,提升土壤的生物活性,进而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在2008年就开始推广该技术,但是因为资金、技术等多个方面的限制,所以一直都没有全面推广。但是后来由政府加以主导,从政策以及资金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升。在政府的推动下,以示范田为基础,新技术种植给农民带来较大的收益,也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1]。

2.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有效推广

近几年,我国一直大力支持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就包括保护性耕地技术。政府在其中仍然是主导地位,细致地分析了推广的方案,并结合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案,必要时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在推广玉米种植新技术中,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作为加工企业,应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研制出新品种,合理把控种子的品质,为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最终带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所有参与进来的各组織利益最大化。

2.3 加强土壤肥力管理

一直以来,为了确保玉米高产,农户会选择增加化学肥料剂量的方式,不仅削减了土壤的肥力,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说,这种方式是极不可取的,可以考虑采用秸秆还田、深施肥料的方式。比如,在土深30 cm的位置,将有机肥和秸秆均匀地加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的肥力。

2.4 做好施肥管理

肥料是玉米健康生长的重要养分,主要包括磷、钾以及其他的微量元素。在对玉米种植技术进行推广时,需要做到下面几点:第一,在底肥施用比较充足的背景下,拔节期主要是给秆施肥,孕穗期主要是给穗施肥,灌浆期则是给粒施肥;第二,施肥数量要实现合理配置,要联系实际情况,选择一定数量的肥料[2]。

2.5 加强种植密度管理

密植会对玉米生长速度产生极大的影响。种植密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造成玉米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较为不利,影响玉米的最终产量。调查研究表明,种植4 000~4 500株/667 m2玉米属于大面积的种植密度,按照品种特点可以适当加密,增加到5 000~6 000株/667 m2。这其中双株紧靠栽培法的应用相对较广,主要是采取密植合理保证株数,通常情况下,穴距为40~70 cm,行距50~70 cm,种植密度3 800~4 700株/667 m2,和常规栽培相比,增加了30%~40%;此外,最佳的方式是“二比空”,密度要大于4 000株/667 m2,种子可以仔细地筛选,务必保证种子的质量较为均匀。

3 结束语

玉米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水平和产品的数量以及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应对玉米种植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新技术推广方面,要选择合理的途径,确保我国农业经济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 1 ] 路青梅.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途径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12):60-61.

[ 2 ] 杨杰宇.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途径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16(01):72.

(收稿日期:2018-04-13)

猜你喜欢
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
凶器是玉米
玉米的胡须
碾玉米
最饱满的玉米
3月16日各地玉米报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