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凤丹”牡丹物候期及生长特性研究

2018-09-10 04:20孙艳艳汤素青韩红英孙雪敏蔺相达
林业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物候期生长量牡丹

孙艳艳 汤素青 韩红英 孙雪敏 蔺相达

摘要: 田间调查涉县“凤丹”牡丹物候期及生长特性的结果表明,“凤丹”牡丹物候期162天,每年3月底至5月中旬为快速生长期,6年生植株平均单株产量86.4 g,种植效益高于当地其他传统作物。

关键词: “凤丹”牡丹; 物候期; 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 S 567. 1 + 5, S 601 文献标识码: C

油用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油用资源,花籽出油率达27%~3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主要成分a-亚麻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 ]。“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 ‘Fengdan)油用表现良好,是我国普遍推广种植的油用牡丹品种 。当前,对“凤丹”牡丹的研究多集中在a-亚麻酸积累及栽培技术等方面[ 2 - 4 ],而对其物候期和生长特性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因此,本研究对涉县“凤丹”牡丹的物候期及生长特性进行分析,旨在为当地油用牡丹的精细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河北省涉县固新镇黄岩村,地理坐标为36°26′41″N,113°40′39″E。该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500 mm左右,7、8月份降水强度最大,平均气温12.5 ℃,年平均无霜期186天,光热充足。土壤类型为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褐土。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2015年秋季定植的“凤丹”牡丹2年生实生苗30万株,植株行距30 cm×50 cm,共栽植6.67 hm2。

2. 2 试验方法

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试验地内10 m×10 m样地3块,每块样地布设5个面积为4 m2样点。在每个样点中选取条件近似的5个植株,从其萌芽开始,每5天观察一次,记录植株的萌芽期、发芽期、现蕾期、风铃期、展叶期、开花期等物候期情况,同时记录各期的持续天数和积温情况。在此期间,同步调查植株生长情况,测定株高、枝展、枝条数量、枝条长度和叶面积等生长数据。在采收期,调查单株产量并估算经济收益。

3 结果与分析

3. 1 物候期分析

物候期观测结果(表1)表明:(1)“凤丹”牡丹每年3月8日开始萌动,3月14日发芽,3月25日现蕾,4月10日展叶,4月17日开花,8月4日至10日采收完毕。整个物候期共持续162天,其中萌芽期6天,发芽期10天,现蕾期10天,风铃期7天,展叶期4天,圆桃透色期3天,开花期19天,叶片放大期10天,磷芽分化期8天,种子成熟期85天。(2)测定各月气温,3月份-2~19 ℃,4月份 5~32 ℃,5月份 11~38 ℃,6月份13~36 ℃,7月份 19~39 ℃,8月份15~36 ℃。此期间“凤丹”牡丹长势良好,说明其既能耐-2 ℃的低温,也能耐39℃的高温。(3)“凤丹”牡丹完成发育要求一定积温,种子成熟期积温最高(2 193 ℃),然后依次为开花期(271 ℃)、叶片放大期(168 ℃)和鳞芽分化期(165 ℃),萌芽期积温最低(24 ℃)。

3. 2 生长量分析

各物候期生长量测定结果(表2)表明,“凤丹”牡丹成熟后株高可以达到100 cm以上,枝展达到96 cm,平均叶面积达到45 cm2,叶片数量可以达到1 060片。从各物候期的生长量来看,各项生长指标随物候期的变化呈上升趋势,具体如下:(1)从发芽期到现蕾期,生长量变化不大。(2)从现蕾期到幼果期,株高、枝展、分枝数量、叶面积、叶片数量等指标数据大幅上升,其中株高增加了40.8 cm,枝展增加了59.5 cm,分枝数增加了30个,叶面积增加了25.65 cm2,叶片数量增加了405个。(3)从风铃期到开花期为快速分枝阶段,期间枝展增加了30 cm,分枝数量增加了11个。(4)从幼果期开始,株高、枝展、叶面积等基本停止增长,果实迅速膨大,一直持续到成熟期和采收期。

4 结论与讨论

物候期不仅受到内在的遗传物质的控制,也受到外在的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内外因素共同影响着各物候期到来的迟早和进展的快慢[ 5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1)“凤丹”牡丹的物候期共162天,其中种子成熟期持续时间最长,其次为开花期,圆桃透色期最短。(2)每年3月底至5月中旬为快速生长期,应提前两周进行追肥灌水,促使叶片加厚和叶面积增大,促进新梢及叶片生长。(3)每年5月中旬至8月初为种子成熟期,同时也是花芽分化期,应提前半个月进行追肥灌水,为果实生长及花芽分化扩大营养物质的库源,解决同期需要养分的矛盾。(4)6年生“凤丹”牡丹平均单株产量86.4 g,每0.067 hm2产4 400株,平均每0.067 hm2产量可达380 kg,按照20元/kg计算效益,每0.067 hm2经济收入可达7 600元,收益远高于种植其他传统作物,值得在当地进一步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 戚军超, 周海梅, 马锦琦, 等. 牡丹籽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J]. 粮食与油脂, 2005(11): 22.

[2] 杨静, 常蕊. α-亚麻酸的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 2011(1): 72.

[3] 李育材. 中国油用牡丹工程的战略思考[J]. 中國工程科学,2014(10): 58.

[4] 马普军. 油用牡丹种植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4(21): 74 - 75.

[5] 李亚杰. 牡丹开花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 洛阳: 河南科技大学, 2012: 9 - 13.

第1作者简介: 孙艳艳(1984-), 女, 硕士, 工程师, 主要从事林学方向研究。

收稿日期: 2018 - 06 - 06

(责任编辑: 王 岩)

猜你喜欢
物候期生长量牡丹
牡丹
赏牡丹
绿牡丹
辽西地区无花果引种试验
梨树物候期管理技术
白栎次生幼龄林除萌留壮后一年间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六个油豆角品种的物候期及其品种特征特性方面的比较研究
南方葡萄结果园不同物候期的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