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五月鞭笋生长特点及挖掘影响研究

2018-09-10 12:51唐昌贻周智峰钟子龙
林业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毛竹挖掘

唐昌贻 周智峰 钟子龙

摘要: 在遂昌县毛竹笋竹两用林基地中进行鞭笋挖掘试验的结果表明,毛竹鞭笋生长情况在不同月份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5月份的鞭笋直径最小,7月份最大。5月份鞭笋的母鞭均分布在10 cm以内的浅土层中,在5月份挖掘鞭笋不仅不会影响竹林正常生长,还可有效防止林地中低效鞭和无效鞭的增加。

关键词: 毛竹; 鞭笋; 挖掘; 生长特点

中图分类号: S 644. 2, S 601 文献标识码: C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鞭笋是竹鞭的先端部分,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营养食品,市价比春笋高3倍左右,经济效益可观。然而,竹鞭既是营养和水分的储存运输器官,也是竹林更新发展的繁殖器官,林农担心挖掘鞭笋会影响竹林的正常生长[ 1 - 2 ],很多业内人士也认为应少挖或不挖5月和6月的鞭笋,7月份以后再挖[ 3 - 7 ]。为改变林农不敢在5月挖掘鞭笋的观念,进一步提高鞭笋收获量,研究分析5月份毛竹鞭笋的生长特点,为科学挖掘鞭笋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遂昌县(28°35′~28°37′N,119°13′~119°15′E)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有林业用地22.13万hm2,是传统林业大县和重点林区县。该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气温40.1 ℃,最低气温-9.7 ℃,年平均气温17.1 ℃,≥10 ℃年积温5 273.3 ℃,无霜期223天,年降水量为1 212.5 mm,年均相对湿度79%。县内现有毛竹林2万hm2,平均立竹密度2 400 株/hm2,平均胸径10.9 cm,土壤为山地红壤,土层深度60 cm以上,pH值5.3~6.0。本次试验选在分布于新路湾、北界、大柘、妙高、三仁等海拔550 m以下乡镇的毛竹笋竹两用林基地进行。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1 试验材料

为掌握不同竹林结构和立地条件下的5月份鞭笋生长特点,从遂昌县的新路湾、北界、大柘、妙高、三仁5个乡镇中,各选择1处竹林结构和立地条件不同,且大小年明显(双年份为春笋小年、鞭笋大年)的毛竹纯林作为试验材料。各试验样地的基本情况见表 1。

2. 2 试验方法

2. 2. 1 试验设计

2014年上半年,选择竹林结构和立地条件相似的林地,设挖掘1个月鞭笋(A)、挖掘5个月鞭笋(B)和不挖鞭笋(CK)3种处理,每户每种处理4个重复,共设20 m×20 m的固定方形样地60块,每个处理间保留10 m作为隔离带。在2014、2016年两个鞭笋大年,五月份鞭笋出土时开始挖掘。挖掘方法为:细小鞭的笋挖除,粗壮鞭的笋留养,弱鞭强挖,壮鞭弱挖,对粗壮浅鞭深埋30 cm。

2. 2. 2 数据采集与分析

每年5月份挖掘鞭笋时,做以下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1)用钢围尺量测鞭笋鞭径,统一在距鞭梢10 cm处测量;(2)随鞭笋向后追至母鞭,用300 cm长的钢卷尺测量母鞭在土层中分布的深度,每块样地分别记录;(3)连续2年测定5~9月鞭笋的鞭径和母鞭垂直分布数据,经算术平均后进行整理汇总,并利用DPS软件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和差异显著性分析;(4)在2014、2016年的11月份,分别调查每块样地的跳鞭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 1 鞭徑分析

由不同月份鞭笋的鞭径情况(表2、表3)可知,不同月份的鞭笋鞭径存在差异,7月份鞭径最大(3.266 cm),5月份最小(2.256 cm),从大到小排序为7月份>8月份>9月份>6月份>5月份。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值<0.01,已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不同月份的鞭笋鞭径大小存在极显著的影响,5月份与7、8、9月份鞭笋鞭径大小之间均达极显著水平,5月份与6月份之间达显著水平。这说明5月份的鞭笋直径最小,7月份最大,竹鞭鞭梢直径生长在不同月份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该结果与李燕华等[ 8 ]和黄文斌[ 9 ]对竹鞭直径生长规律的研究结论相同。

3. 2 母鞭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分析

为了解在不同地点、不同海拔、不同土壤厚度对着生5月份鞭笋的母鞭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的影响,对5个不同地点2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由母鞭在土层中垂直分布情况(表4、表5)可知,在不同试验点中,着生鞭笋的母鞭垂直分布深度是有差异的,平均深度按大小排序为大柘>北界=新路湾=妙高>三仁,分布最深的试验点与最浅的试验点差8%。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值0.979>0.05,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这5个不同地点、不同海拔、不同土壤厚度的条件下,着生鞭笋的母鞭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差异不显著,这说明竹林结构、经营条件、立地条件、海拔高度对5月份鞭笋的母鞭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没有造成影响。

3. 3 跳鞭情况分析

在挖掘鞭笋的过程中,对粗壮浅鞭进行了深埋处理,所以调查挖掘5个月(5~9月份)鞭笋的样地时,没有找到跳鞭,这与胡宗超等[ 10 , 11 ]研究结果相同。根据2014、2016年11月调查的2年平均跳鞭数据对挖掘1个月鞭笋(A)和不挖鞭笋为对照(CK)的跳鞭数量作比较分析。由不同处理跳鞭数量差异性分析结果(表6)可知,挖掘5月份鞭笋样地比不挖鞭笋样地中跳鞭数量减少27.66%。t检验结果表明,P值<0.01,说明挖掘5月份鞭笋与不挖鞭笋之间跳鞭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

4 结 论

本次试验得到以下结论:5月份的鞭笋直径最小,比7月份的小44.76%;着生5月份鞭笋的母鞭均垂直分布在10 cm以内的浅土层中;挖掘5月份的鞭笋能减少近30%的跳鞭。可见,利用5月份的鞭笋留养的竹鞭,不是细小的弱鞭,就是分布在10 cm以内的浅鞭,甚至还有30%左右的跳鞭。因此,挖掘5月份的鞭笋就象“修枝”一样,将细小竹笋的竹鞭清除,为新萌发的竹鞭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非但不会影响竹林正常生长,反而对优化竹鞭地下分布、营造竹林丰产的地下结构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本智, 傅懋毅. 粗放经营毛竹林鞭系和根系结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2): 217 - 221.

[2] 连强牡, 罗龙发, 田晓萍. 浅谈挖掘毛竹鞭笋的意义及提高鞭笋产量的技术措施[J]. 竹子研究汇 刊, 2000, 19(1):44-47.

[3] 汪奎宏, 黄伯惠. 中国毛竹[M].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61 - 162.

[4] 林少波, 郭小华, 毛达民, 等. 林地覆盖对毛竹鞭笋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 2015, 42(3): 36 - 39.

[5] 毛达民, 陆媛媛, 郑林水, 等. 鞭笋挖掘后毛竹竹鞭的生长规律[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5): 833 - 836.

[6] 蓝春能, 陆媛媛, 郑林水, 等. 毛竹笋竹两用林挖掘鞭笋增产效应[J]. 世界竹藤通讯, 2010, 8(5): 10 - 13.

[7] 毛海波, 钟子龙, 余水生, 等. 提早采挖鞭笋对毛竹林生产和生长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 2016, 36(2): 33 - 37.

[8] 李燕华, 白尚斌, 周国模, 等. 自然保护区内毛竹竹鞭的动态生长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18): 9 834 - 9 835.

[9] 黄文斌. 毛竹笋竹两用林地下鞭动态生长研究[J]. 世界竹藤通讯, 2017, 15(5): 24 - 26.

[10] 胡超宗, 张仁照. 毛竹笋用林地下竹鞭分布规律与竹笋个体发育的关系,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0, 7(4): 322 - 328.

[11] 涂年旺. “上阔下竹”模式对毛竹林林地土壤及毛竹林生长的影响[J]. 森林工程, 2017, 33(6): 15 - 18 + 30.

第1作者简介: 唐昌贻(1962-), 男, 高级工程师, 从事林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8 - 07 - 12

(责任编辑: 王 岩)

猜你喜欢
毛竹挖掘
卖竹记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敲竹杠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挖掘档案文化资源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激流中的竹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