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2018-09-10 19:56孙黎黎
种子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

孙黎黎

摘 要:从苗圃地选择、土壤处理、种子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当前我国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5-0077-02 中图分类號: S723 文献标志码: B

1 苗圃地的选择

虽然部分树种对于恶劣的土壤环境有一定的抗性,但是优良的土壤环境更有利于幼苗的发芽及生长。因此,造林可以选择在盐碱地等,但是苗圃地一般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所以若周边都是黏土地或者盐碱地,应进行相应改良。在选择好苗圃地之后,应根据不同的树种,将地块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2 土壤处理

通过对土壤进行合理的处理,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如果所选择的地块是首次作为苗圃地,需要在播种的前一年夏季将土地进行翻耕。为了给幼苗根部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翻耕深度以30 cm以上为宜。秋季再翻耕一次,来年春季进行施加底肥、耙平等操作后即可进行播种。

如果是作为苗圃使用过的地块,则在上一季苗木出圃之后,及时将土地进行翻耕,清除圃内树根及其他杂物。同时,结合土壤肥力、树种自身生长特性等情况选择进行轮作或者播种绿肥,同时要施加足够的有机肥料。

3 种子处理

播种之前需对种子进行一定的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使出苗更齐,更利于培育壮苗。种子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子精选,将已经晾晒过的种子精选,除去种子中混入的石块以及腐烂、虫咬、残破的种子。二是种子消毒,一般将种子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 h左右,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三是浸种催芽,将种子在冷水中浸泡一定的时间,促使种子充分吸水。不同种类的种子,浸种时间略有不同。种子充分吸水之后,将种子保存在一定的温度下,促使其萌发,待大部分种子萌发后即可播种。四是拌种,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播种前可使用专门的种衣剂进行拌种。

4 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时间要结合树种类型和气候环境来确定,春季树种要早播,当土壤地温处于10 ℃左右时便可播种;而秋冬播种应尽可能在土壤结冻之前完成。杨树、榆树、桑树等树种可以随采随播,但不能晚于8月中旬。

林业播种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撒播、条播与点播3种。撒播一般适合杨树、榆树、桦树等种粒较小的树种,把种子和适量的细土混合后撒播能确保其均匀分布,在播种前灌足底水,撒播后覆土轻轻填压;条播则是根据计划的距离开沟,将种子均匀播撒在沟内,要结合树种类型来确定行距,以南北方向进行播种最好;点播则是根据一定株距、行距将种子进行播撒,适合种粒大的树种。

5 苗期管理

5.1 出苗前的管理

种子虽然经过催芽,但是从播种到幼苗出齐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段过程的管理对于幼苗萌发有着重大的影响。首先是水分,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播种之后应少量多次浇水,确保土壤湿润,同时不可使苗圃内积水,避免种子腐烂[1]。其次是温度,播种时温度一般较低,尤其是春播。因此,在播种后要注意保温,避免幼苗或者胚芽被冻死。

5.2 间苗、定苗

幼苗出齐之后,生长至2~3叶时,可根据幼苗的出苗情况进行间苗及定苗。除了点播之外,撒播和条播的方式也会产生部分区域幼苗比较集中、部分区域幼苗比较稀疏的情况。在幼苗生长至2~3叶时,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将出苗密集区域的病苗、弱苗拔除,保留壮苗,并将部分壮苗移栽至出苗稀疏区域,充分利用土地。

5.3 水肥管理

幼苗的生长旺盛期在夏季,此时幼苗对于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但是由于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量较大,容易造成幼苗缺水的情况。因此,要少量多次浇水,浇水最好在下午太阳下山以后进行。虽然播种前一般都施足了底肥,但是在进入6月份以后,底肥已经不能满足幼苗生长的需求,可根据需要进行追肥,追肥一般每月1次。在入秋之后、土地上冻之前,可施加1次农家有机肥。

5.4 松土、除草

夏季雨水充足,一般下雨之后土地容易结块,因此,在雨后要注意进行松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另外,由于苗圃地底肥充足,夏季温度适宜,雨水较多,有利于杂草的生长,因此要适时除草。一般来说,松土、除草可配合施肥进行。

5.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幼苗的生长影响较大,应加大防治力度。首先是拌种,可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其次是土壤消毒,对于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再次是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培育壮苗,增强对病虫害的抗性;最后,如果病虫害仍然发生,可使用针对性的农药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 1 ] 魏红亮,周晓光.浅谈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J].农林论坛,2014(01):48.

(收稿日期:2018-04-16)

猜你喜欢
林业育苗栽培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草莓的立体栽培
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分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