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18-09-10 12:04孔祥臣
种子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品质栽培技术水稻

孔祥臣

摘 要:主要分析了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并对使用水稻栽培技术的意义进行了论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稻米产量;品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5-0108-02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B

1 区域概况

龙市镇属于浅丘地貌,地形倾斜平缓,结构相对简单。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早气温多变、夏长干旱频繁、秋短多绵雨、冬迟少霜雪,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该流域内四季分明,气候较温和,年平均气温17~18 ℃,无霜期300 d左右,年降水量900~1 000 mm,降水较充沛,但年内分配不均,夏秋降雨集中。平均海拔300~400 m。

2 适时播种和插秧情况给稻米品质带来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大量生产实践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栽培初期的播种时间早晚以及插秧方式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稻米的产量。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需要严格对播种育苗时间进行科学把控。若插秧时间太早,水稻在灌浆期极易出现高湿现象,降低稻米加工、外观、蒸煮品质,但会使稻米的营养品质得以提升。反之,插秧时间太晚,必然会给稻米营养造成巨大影响,其味道将得以保证,但会导致稻米的产量降低。因此,适时插秧能使稻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得到保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应该在每年2—3月适时播种。另外,还需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以此增加稻米产量。若水稻插秧过密,即水稻植株与植株之间的窝距过小,会使水稻生长状态、营养吸收情况以及光合作用情况等受到影响,如使糙米率、精米率以及整米率等降低,导致整体品质较差。所以在插秧阶段一定要注意水稻植株之间的密度,从而使稻米的整体质量得到保证[1]。

3 施肥与除草情况给稻米品质带来的影响

3.1 实际施肥给稻米品质带来的影响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的施肥情况,将会直接影响稻米的产量及品质。在稻米种植过程当中,需要使用有机肥,因其具备的养分非常充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足稻米生育期间需要的所有营养。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机肥料主要包括动物粪便与一些腐烂的植物,其在发酵过程当中对有机物进行吸附而释放氨态氮,这些物质对水稻生长非常有利。在实际施肥过程当中,大致会使用80%的底肥与20%的返青肥,以确保水稻分蘖。在具体种植过程中,水稻需要氮、磷、钾、硅4种元素。氮肥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改善稻米的外观,同时对其营养价值也会有一定影响。基于此,必须确保水稻氮肥的科学实施。在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关注磷、钾肥的比例,并合理使用硅肥,从而有效增强稻米品质并确保其产量。

3.2 除草情况给稻米品质带来的影响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去除杂草既能确保水稻良性生长,也能使水稻品质得到良好提升。目前所选择的除草方式主要是药剂除草,该种除草方式频率高、效益高而且成本投入相对较低。水稻杂草品种较多,其中水田杂草的抗药性能最强,一定要在芽前使用农药进行科学除草。目前在除草方面使用最多的农药就是秧田除草剂(主要成分是丁草胺),以及阔叶除草剂制作成的农药,该种农药的效果良好,在去除阔叶草方面的效率高达95%。同时还可使用本田除草剂,有效期限为30~40 d,在进行配比时需要60%丁草胺、20%草克星可湿性粉剂,而且在插秧完成之后需要使用沙子,确保水层能够达到5 cm,并保持7 d左右[2]。

4 病虫害对稻米品质的具体影响

水稻生长的中后期病虫害种类繁多,在本地区水稻主要受“两病一虫”的影响,即稻瘟病、纹枯病以及二化螟虫。水稻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综合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冬前要清洁田床、田间灌水、消灭越冬害虫、降低虫口基数等。选用优质品种播种,尽可能选用对病虫害抵抗性较强的优质、高产品种。龙市镇可选用深两优5814、渝香203、金冈优338等高品质种子。另外,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重要环节。在水稻生长的整个过程中,不同时期应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为实现无害化水稻种植,应尽可能地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以此有效减少稻谷中磷苯等相关衍生物产生,进而使稻米质量得到良好提升,并有效保证其食用安全性。关于病虫害防范,必须要尽可能营造出良好的无污染生长环境,确保水稻植株生长发育。

5 灌溉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在灌溉过程当中,灌溉使用水质以及技术都会给稻米品质带来巨大影响,倘若使用污水进行灌溉,极易造成稻米品质下降,因此应使用地下水或者自流清水对其进行灌溉。而且在灌溉技术的选择上,应建立比较完善的控制系统,在水稻生长的开始阶段需要创建浅水层,从而确保分蘖的合理有效,并使水稻根系的活力得以提高。在实际分蘖过程中,还应保证稻田中短期的湿润状态,即满水增氧,从而使水稻根系发育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之能够直接进入到生育期,然后建立5 cm的水層,从而有效防止低温冷害天气对水稻的影响,保证稻米的品质及产量。

在水稻抽穗期间必然要使用浅灌溉和深灌溉相互交替的灌溉方式,其流程是浅—深—浅的模式。该种方法可以对生育后期贪青晚熟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需要注意在后期阶段要控制好停水问题,一旦停水过早,必然会使稻米品质下降。据相关资料显示,要想确保稻米品质,要把生产田灌溉水量控制在700 m3/667 m2以上,一般是在水稻收获15 d左右停水[3]。

6 使用水稻栽培技术的意义

6.1 提高水稻整体产量及品质

在水稻种植过程当中使用科学合理的水稻栽培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水稻良性生长,减少生长过程中的倒伏情况,使水稻整体产量及品质都得到良好提升,对农业发展有很大帮助。

6.2 有效减少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困扰

在水稻栽培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病虫害,该种情况往往会给水稻产量造成影响,较为严重的是导致水稻颗粒无收,而且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遭遇病虫害往往会给其品质带来危害。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当前阶段必须要加强栽培技术的使用,不但能增加水稻产量,而且能使水稻品质得以有效提高。

总而言之,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相对较大,故而在水稻种植过程当中必须使用科学有效的水稻栽培技术;在水稻生长过程当中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同时加强对水稻各生育时期的田间水肥管理,确保稻米品质优良,实现增产稳产,从而使农业经济能够稳定发展,最终保证农业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 1 ] 陈国军,雷舜,唐湘如,等.新型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16,22(06):66-70.

[ 2 ] 胡群,夏敏,张洪程,等.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7(03):420-431.

[ 3 ] 柯传勇.不同水分处理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18-04-05)

猜你喜欢
品质栽培技术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