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2018-09-10 20:14孟凡礼
文化软实力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孟凡礼

[提要]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决议中,明确表明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标志着这一思想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国际担当,具有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首先,要侧重现实基础,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下的社会治理成效;其次,要提炼外交核心价值观,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下的外交实践;最后,要积极推动对外文化传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向世界。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价值观;文化认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在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应对当前全球化困境、构建全球公平正义新秩序的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但当前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障碍与难题,主要包括三个原因:一是民族国家仍然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认同是主要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从理念转化为共同行动还需要更多努力;二是西方世界出于维护其霸权体系、主导地位的的考量,会本能地戴着“有色眼镜”审视中国提出的方案;三是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够,导致对该思想产生不理解甚至误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实践为基础,而国内外相关研究也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国内研究多从“正”方面予以谏言并提出方法路径:比如,一些学者从“共同价值”角度论证构建方法,相关研究有:秦宣,刘鑫鑫.共同价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4);袁祖社.“共享发展”的理念、实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构建[J].南京社会科学,2017(2).另一些学者则具体深入到传统文化层面,认为要善于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并与其他文明对接,以促进对外传播。相关研究有:栾淳钰,付洪.儒家“五常”视角下“命运共同体”的构筑[J].广西社会科学,2016(3);项久雨,胡庆有.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传播策略[J].思想理论研究,2016(3);白贵,曹磊.对外传播的新使命“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名运共同体”[J].新闻战线,2017(5)上;等。国外研究则从“负”角度提出了构建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与障碍:比如,有学者认为,对该理念的信任程度是一大软肋,认为中国所强调的“双赢”“道义”“不结盟”等理念与原则难以落到实处,相关研究有:Brantly Womack.Beyond Win-win:Rethinking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in an Era of Economic Uncertainty[J].International Affairs,2013,89(4);Nien-chung,Chang-Liao.Chinas New Foreign Policyunder Xi Jinping[J].Asian Security,2016,12(2);Ruben Gonzalez-Vicente.The Empire Strikes Back?Chinas New Racial Sovereignty[J/OL].Political Geography,2016.[2018-11-22].http://dx.doi.org/10.1016/j.polgeo.2016.11.001.另外也有学者认为来自美日等大国的抵抗与不合作相关研究有:Woo Sang.The Rise of China and Power Transition Scenarios in East Asia[J].Korean Journal of Defense Analysis,2015,27(3);Michael Reiterer.Does the EU Matter in the“Asian”Century?[J].Kobe Law Journal2016,65(4).、区域治理中的实际成效不足相关研究有:Niv Horesh.Toward Well-Oiled Relations?Chinas Presence in the Middle East Following the Arab Spring[M].UK:PalgraveMacmillan,2016;William A.Callahan.Chinas“Asia Dream”——The Belt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New Regional Order[J].Asi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tics,2016,1(3);Jean-Marc F.Blanchard and Colin Flint.The Geopolitics of Chinas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J].Geopolitics,2017,22(2).等,都是影響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因素。综而观之,虽然有研究从不同侧面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意义,但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系统利用还存在明显不足。而且,在具体构建路径上,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共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不同文明对接”的方案,但对于实现“对接”的方法以及具体事例则没有展开具体研究。

本文立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路径的探讨,认为可从“现实基础”“历史依据”和“文化认同”三个角度展开。优异的社会治理成效是评价某种文化价值的“现实基础”,对说明该种文化的现实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而提炼过往外交实践“核心价值观”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以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则构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两翼”,是重要的具体步骤。

一夯实现实基础: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规范作用

良好的国内秩序及卓著的社会治理成效,是衡量与评价某种文化价值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显著提升。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性转化的认识偏差,使社会生活的一些方面呈现失序状态,此种现象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态势,同时也将失去“国内试用良好”这一拥有强大说服力的现实依据,不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为此,要发挥国内良好社会治理成效的示范性意义,就要正本溯源,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规范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和高效益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建成生态友好型社会奠定基础,以此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首先,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规范作用,要重拾文化自信。在当代视野下,特别是当“西方经验”在现实实践中不断面临难以克服的问题之时,我们便应当对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进行重新考量。“东西方的每一种文化本质上都是一种精神存在,是主体生命的特殊表现形式”高旭东,吴忠民,等.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中西文化纵横谈[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100.,古代中国曾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与世界文明的中心,作为附着其上的文化也必然具有其优越性。因此,我们要尽快重拾文化自信,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来自西方主流文化的挑战。重拾文化自信,必然要求我们能够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如杜维明所指出的:“传统是心灵的栖息地,如果我们不去发扬、理解我们心灵的栖息地,而把它视为一个必须消除的对象,那么我们可能会把真正的价值排除而保留它的阴暗面。”杜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江海学刊,2011(3):6.另外,为了重拾文化自信,还要增强文化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以抗衡外来文化的冲击。同时,还应当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通过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通过构建良好社会秩序、和谐文化氛围,切实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

其次,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规范作用,要侧重对儒家思想精髓的挖掘与现代性转化。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道德学说极为发达,以至成为

儒家

思想的文化与精神符号。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系拥有丰富内涵,在人的世界观设定上强调“以天下为己任”,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处理与他人关系中坚持以“仁”为指导,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人的价值观方面,以诚信为立身之根本,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要求“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在家庭伦理方面,以“孝慈”为家庭伦理的核心,认为“孝为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也”(《孝经·三才》)。但自近代以来,面对国破家亡的危机局面,在仁人志士们开展的“救亡图存”运动中,从器物层面(“坚船利炮”)到制度层面(“君主立宪”)的改良都宣告失败后,开始将矛头对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了以“打倒孔家店”为口号的全盘否定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运动。

“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被全面否定,而与此同时,部分人借着批判旧文化、资本主义的面具肆意泛滥个人私欲,导致社会充斥着极端个人主义和信任危机”王青斌.社会诚信危机的治理:行政法视角的分析[J].中国法学,2012(5):46.。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迟缓,使得人们逐利的本性暴露无遗,食品安全等各种失信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以“德”限“利”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步骤,对儒家思想的重塑客观且必要。

最后,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规范作用,还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实事求是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要素深刻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性”。但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与现代社会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因为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使中国在现代价值观启蒙过程中的现代性理念与传统土壤出现了“断裂”,最终导致“全民范围内在价值观领域对传统文化集体审视维度的缺失”温泉,吴向东.中西价值观启蒙的模式差异及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18(4):50.。在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成绩的总结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往往处于边缘地位。在当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背景下,需进一步强调优异社会治理成效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以相关文化符号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并以此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性、“现代性”的重要注脚。

二提炼外交核心价值观: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下的外交实践

外交价值观主导着一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一国价值体系外溢的表现。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我们应当以过往外交实践为基础,提炼并宣传中国“外交核心价值观”关于“外交核心价值观”具体概念可参见王存刚.论中国外交核心价值观[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5).。一方面,因为外交核心价值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间存在价值观念方面的“同质性”;另一方面,通过对相关价值观的提炼,可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历史实践方面获得支撑。

(一)“和”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體现了中国人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认知,包含和谐共生之意,认为“多样性”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周太史伯阳语郑桓公的兴衰之道中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

公曰:“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亥极。故王者居九亥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国语·卷十六·郑语》)

由上,“和”的理念体现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看法、对共生性的认知,此种理念在当代中国外交中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和谐世界”理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由中国首先提出并经由中、印、缅共同倡导而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成为处理相互间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开始是运用于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到1956年10月底,以波兰、匈牙利事件为契机,中国于1956年11月1日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苏联政府1956年10月30日宣言的声明,主张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至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又将此原则应用于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我们解决香港问题,允许香港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解决台湾问题也是这个原则”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6-9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成功应用于解决不同类型问题,体现出其代表和反映的理念、精神,顺应了相互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且具有高度科学性,“成为一项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对构建全新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智慧对推动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重大贡献。

“和谐世界”理念是21世纪初期由中国提出的对于国际社会发展方向的基本态度与主张。2003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访俄罗斯期间便曾指出:“中国人民愿同俄罗斯人民和所有国家的人民携手合作,为建立一个和平、发展、和谐的世界而共同努力。”胡锦涛.世代睦邻友好 共同发展繁荣[N].人民日报,2003-05-29(01).2005年,胡锦涛又在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首脑会议主旨演讲中对“和谐世界”理念做了进一步重申与阐释:“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5 -09-16(01).尊重差异、维护多元构成“和谐世界”理念的基本内涵。“和”的理念在当代中国外交

中得到直接映射。

(二)道义思想

“道义”(道德)与“利益”是主导一国外交政策的两个重要维度。以“利益”为目标来指引国家外交政策的走向,是近代以来西方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也成为以传统现实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建构的重要基础。乔恩·埃尔斯特认为,“根据自我利益采取行动,意味着行为体就会不讲真话或是不守承诺,除非有外因令他觉得值得这么做;如果行为体预计能够逃脱惩罚,或者更通常地,当预期收益大于采取另一种行动的收益时,他就会偷窃或行骗。”转引自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时期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M].徐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12.这样,在一个由利己行为体组成的无政府世界中,由于缺乏国内秩序中的法律与道德约束,利益成为了优先选项而道义往往难以发挥实际作用。汉斯·摩根索等经典现实主义者更是确立了以权力限定国家利益、以国家利益确定对外政策目标的指导原则。但“道义”在一国对外政策制定过程中仍然会发挥一定作用,正像有些学者所指出的:“我们比较容易接受一个政府对自己国家的公民负责,而不是对其他国家的人负责。但这不是说它就可以获得道义上的许可去做任何在它看来能促进国家利益的事, 无论会对其他国家的合法利益造成多大伤害。”Brian Barry.Can States Be Moral?International Morality and the Compliance Problem[M]//Anthony Ellis,ed.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6:68.转引自刘兴华.国际道义与中国外交[J].外交評论,2007(6):44.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如果以“利益”来驱动外交是通例的话,那么以“道义”来驱动外交则是一股清流、一种例外。在中国外交实践中便充满了崇尚道义的行为,体现了中国独特的外交伦理与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义”“利”关系的讨论,以儒家和墨家最为典型,表现为儒家的“重义轻利(或以义节利)”和墨家的“义利并重”。孔子认为,应该坚持“义以为上”,主张“见利思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墨家的“义利并重”与西方的功利主义或物质主义又有本质差别,与其他先秦诸子学说一样,墨家学说也强调“天人合一”,认为行为的判断要以“天志”为依据。因为天是公正仁义的,那么,我便应当是公正仁义的。所以,墨家学说之“利”便天然与“公利”相联系,与儒家关于义利之辩的态度在本质上实现了契合。在此种“义利”观念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道义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外交理念。

20世纪90年代,中国提出了“负责任大国”的概念,而90年代后期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则成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试金石”。在自身良好经济发展势头严重受挫的不利情况下,中国没有“独善其身”,而是积极参与到协助东亚各国摆脱危机的行动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便是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这一做法被认为是中国防止了另一轮贬值的负责任的行为。关于这一举措,联合国世界贸易和发展会议官员李月芬评价道:“中国考虑到东南亚的利益,考虑到全世界经济的利益,没有让人民币贬值。所以,从国际社会,从联合国来讲,对中国所采取的这种政策,大家都是非常感激的。大家都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国际大家庭的一个成员。”陈宏,等.新中国外交[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364.中国还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泰国提供的一揽子救济计划贡献了10亿美元。当时,中国“积极帮助受危机重创的周边国家,提供了总数60多亿美元的支持”不平凡的外交[N].人民日报,2000-10-08(01).。中国的行为为亚洲地区的经济稳定和恢复做出了重大贡献,没有被“避害”的“逐利”心理所左右,充分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总之,在中国外交实践中充满了追求和平、崇尚道义的现象,这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在现代外交实践中的体现,也是作为一个拥有独特文化体系与价值观念的崛起性大国可以为世界体系的构建提供另外一种范例的现实例证。

(三)“天下一家”视野下的国际责任观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中国古代人,一面并不存在着极清楚极明显的民族界限,一面又信有一个昭赫在上的上帝,他们关心于整个下界整个人类之大群全体,而不为一部一族所私有。从此两点上,我们可以推想出他们对于国家观念之平淡或薄弱。因此他们常有一个‘天下观念超乎国家观念之上。他们常愿超越国家,来行道于天下,来求天下太平。”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48.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虽然也提出了世界主义的观念,但其明显是服务于帝国扩张的需要。而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对于“好”世界的想象如康德等所遵循的仍是“国家—世界”路径,强调个体优先,与中国文化中从“全部”、整体层面看世界的角度差别明显。正像张曙光所指出的,“春秋战国时期真正的思想家,都不是站在‘家或‘国的立场上,而是作为思想者思考‘天下的前途和命运”。张曙光.类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1):127.赵汀阳以老子《道德经》中“以天下观天下”原文在《道德经》第五十四章.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夆。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作为其论证中国哲学视界“对世界负责任,而不是仅仅对自己的国家负责任”之基础,并将其视为“可能是‘天下体系的最好的知识论和政治哲学”。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2.准确把握“天下”观念中所包含的整体主义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世界主义的内涵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天下”观念还能够激发担当精神。顾炎武在《日知录》卷13“正始”条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作为价值体的“天下”能够发挥“号召”民众担当意识的作用,但必须明确的是此种担当意识与西方文化扩张、二元对立、唯我独尊式观念存在根本区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念,以“天下一家”为价值追求,“一家”限定了其开放主义、平等主义的内涵。唯此,才能理解中国历史上多次

民族大融合以及东亚秩序体系中的“平等主义”特质。历史上的东亚体系秩序以宗藩体制为主要体现,这一体制以西周的畿服制度为基础呈现差序化特征,但其以王道政治、礼治主义为中心的指导原则使其明显不同于西方的帝国实践,具有“平等化”内涵。魏志江将宗藩体制视为是带有共建、共享性质的国际安全机制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该特征,参见魏志江.宗藩体制:东亚传统安全体制析论[J].现代国际关系,2014(4).

“天下”观念中所蕴含的国际责任观,推动着我国对外援助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对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比如,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柬埔寨、尼泊尔、也门、缅甸、巴基斯坦等亚洲邻国的经济(技术)援助、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非洲国家的援助等。1964年周恩来访问加纳时提出的“对外援助八项原则”深刻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的性质与特点,包括平等互利提供援助、严格尊重受援国主权、帮助受援国走上自力更生道路的援助目的等,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观。关于“对外援助八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柳白,徐人龙.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先声——周恩来倡导的对外援助八项原则”,参见裴坚章.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139-140。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积极的角色。中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參与全球金融救市、实行灵活的货币政策、宣布4万亿人民币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与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共度时艰;面对全球气候恶化,积极参与气候谈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行“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地区经济发展等。总之,作为国际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从事了大量“能量”输出工作,扮演了积极建设者、推动者的角色。

三推动对外传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向世界

一国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深受自然地理面貌、政治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作为社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体系必然会对社会其他方面产生具体而深远影响。中国与西方世界包括美国和欧洲,拥有迥异的自然地理环境,自古以来的政治实践也相去甚远,这便决定了相互之间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同时,中国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代表着一种对当前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的新认知、新理解,作为指导世界未来发展的秩序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能仅是一家之言,让世界了解并接受这一理念是推动其构建的关键。

(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释义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释义,首先要明确该理念的内涵。在人民网“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原文搜索”,搜索到自2014年7月18日至2018年9月25日共计107个结果。除去总结性评论、重复性报道,共有54篇关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在所搜集到的2014年7月18日以来相关报道中“合作共赢”一词出现26次,其中24次为“内涵”式描述、2次为构建路径,分别为“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02).“面向未来,我们要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8-04-11(03).

。“合作共赢”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内涵。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释义,还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的对接,凸显文化特色。“合作共赢”描绘了相互关系中和谐而非冲突、利益分配“均沾”而非独占的情景,与西方传统权力政治视角下“零和”式冲突思维存在根本区别。西方观念中的权力政治在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得到深刻体现,其认为,权力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且具有相对性,故而对相互之间关系的发展而言相对收益才是有意义的。对相对收益的关注使得体系运作过程中上对下的剥夺性明显,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很难实现“共赢”。西方理论学界在20世纪60、70年代也曾出现关于世界利益交融、相互依存的研究成果西方的相互依存理论多集中于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代表性著述如理查德·库珀的经济相互依存论(Richard Cooper.The Economics of Interdependence[M].New York:Mcgraw-Hill,1968.)、罗伯特·基欧汉和小约瑟夫·奈的复合相互依存理论(有1977、1987、2000年三个版本,汉译本可参考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但多囿于权力政治、零和冲突的思维而并未导出“命运共同体”之结论。中国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种全新的秩序理念。其中,“共赢”的价值追求一方面来源于与西方相异的权力政治观,作为秩序基础的“华夷之辨”主要依据文化软实力而非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另一方面还来自于传统观念中“和实生物”基础上对“仁”与“中”的追求。“仁”的基本要求为“及人”,要推己及人;“中”要求执中,反对顾此失彼,以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自身与他者的关系。总之,以“合作共赢”为重要内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在发展过程中对他者利益的关切、对共生性原则的重视,是中国传统社会制度实践、文化观念中联系性原则的体现。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释义,是明确该理念文化基因的重要步骤,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释义”是为了“说明”,而推动相关理念真正被认可并接受,则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认识并真正理解其文化本源。

(二)积极开展文化外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开始主导世界,发展并建立起以其政治实践与价值观念为基础的国际话语体系,作为“后起之秀”中国的“发声”往往被作为“异端”而加以排斥。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方世界维护其霸权体系的本能抵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知之甚少而带来误解。故而,我们当前应该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让世界认识中国、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良好的文化认同基础。

首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要在政府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我国文化市场繁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

荷兰哲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冯·皮尔森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化战略”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冯·皮尔森.文化战略——对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今天正在发生的变化所持的一种观点[M].刘利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文化战略是一个国家传播发展自身文化的基本指导思想、目标、方法和策略,也是该国在国际社会谋求存续和发展本国文化、捍卫国家主权与扩展国家文化利益的战略。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将加强本国文化工作作为谋求国家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的战略性工作。任天佑.文化强国——国家战略的新境界[N].解放军报,2012-01-01.各大国都确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文化战略,通过文化战略实现国家利益扩张的目的:美国通过强大的新闻帝国、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通過文化产品倾销在全世界构造了一个美国梦;俄罗斯在冷战结束后深感文化安全的重要性,普京总统制定实施“文化扩展”战略,确立了积极的对外文化政策;而日本则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曾根首相时便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一些日本学者甚至还提出“文化立国”的主张。

相较于世界各主要大国,我国的文化战略起步较晚,特别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识薄弱,这直接导致我国在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力低下,难以承担当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任。直到党的十八大以后,这一窘况才得到明显的改善。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际文化市场的一体化日益加速,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在迅速构建。但在这一体系中“我国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产业制造大国和文化产业内容原创小国”,作用更多被限定在低端加工环节,处在体系的边缘位置,不利于我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因此,“必须重新和全面地研究与部署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战略”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9(2):11.。

只有推动文化市场的整体繁荣、不断提升文化吸引力,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出去”,使得他国民众更多地接触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魅力。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忠孝节义”的代表。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动画片并风靡全球,在美国取得了1.2亿美元的票房,在中国也有1000万美元票房收入。但迪斯尼《花木兰》的故事梗概虽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其文化本质已经脱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忠孝节义”,反而极具美国西部牛仔式、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过去我们对文化战略地位的低估不仅导致我国的文化安全得不到保障,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因而,增强文化战略意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是当前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环节,也是积极开展文化外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基础性条件。

其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还要对传统文化进行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使其更容易被世界所理解和接受。

语言与文化差异是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一方面应当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宣翻译工作,另一方面则应当寻找恰当的“叙事”模式使其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接受。

近代以来,儒家典籍的“西传”是可供我们在制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策略时参考的重要先例。伴随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而开始翻译中国儒家经典,如1687年由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主编的《中国人的哲学家孔夫子,或中国知识》(简称《孔夫子》)梅谦立.《孔夫子》:最初西文翻译的儒家经典[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1-142.,目的是从中找到基督教的“普世性”依据,进而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由此,西方兴起了第一次儒家经典的翻译高潮。二战后,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危机,加之杜维明倡导的儒学“第三期发展”在美国兴起,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世界出现了中国儒家经典研究的新局面。曹威.儒家经典翻译的诠释学理论前提——以英译《论语》为例[J].外语学刊,2010(6):109.但历次翻译高潮都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功用”目的,且巨大的文化差异也使得西方汉学翻译难以全面展现儒家文化、价值观念的真谛,围绕埃兹拉·庞德及其英译儒家经典的争议便是例证关于庞德英译儒家经典的研究肯定与非议皆有,如钱兆明,欧荣.缘起缘落:方志彤与庞德后期儒家经典翻译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张景华.庞德的翻译是东方主义吗?——兼论《神州集》的创造性翻译[J].中国翻译,2013(5);魏望东.跨世纪《论语》三译本的多视角研究:从理雅各、庞德到斯林哲兰德——兼议典籍复异的必要性[J].中国翻译,2005(3).。因为任何一部译作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忠实于文本和历史,而没有诠释者个人生活的时代的思想文化背景的渗透干扰”刘笑敢.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35.。关于西方学者对儒家经典的不同译本,我们一方面要肯定其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传”方面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更应当看到其局限性,要更多地依靠自身力量、通过加强对儒家经典的翻译而主动推介。

另外,在相关典籍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在坚持自身文化特性、价值观念的同时,应当适当兼顾“目的语”即文化输入国的语言与文化特性。“明治维新”后日本文化的“西化”是较为成功的。1899年英文版《武士道》的出版,打开了西方了解日本及其民族性格的窗口,“新渡户稻造在介绍日本事物时经常引用西方的典故和事例,以作为比较或者说是衬托的对象,以期能引起西方人的共鸣,并欲证明日本有着同西方一样的伦理道德,显示出日本同西方的类似性或同质性”戴宇.面向西方世界的诉求与告白——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与明治日本[J].东北亚论坛,2013(4):70.。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在相关典籍外译的过程中“不拘一格”,在坚持“文本中心”范式并且不损害核心文化内涵的前提下,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对相关文化典故进行接地气的诠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全面、贴切地展现在西方读者面前。

最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还应积极开展公共文化外交活动,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具体战略举措,并将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作为主要目标,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指导方针。

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格局,要对原有机制加以强化并谋求在新时期进行转型。孔子学院通过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办学,在全球范围得到迅速扩展截至2015年底,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礼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参见我国已建立500所孔子学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12-07(01).。虽然伴随合作交流的加深开始涌现一系列矛盾、出现一些问题关于孔子学院海外生存现状可参见李开盛,戴长征.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舆论环境评估[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7);孔子學院海外发展现状调查[N].国际先驱导报,2015-01-22.,但仍是当前对外推动汉语教学、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作为当前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机制化成果,我们要充分利用但也要强调转型,超越“语言工具观”导向的文化输出模式。在2014年新修订的《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将原来国际汉语教学“五级目标和内容”调整细化为“六级目标和内容”,并将每一部分培养目标中的“文化意识”升级为“文化能力”具体可参见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通过课程大纲[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开始有意识地加强中华文化的对外宣传。我们应继续推动孔子学院的文化功能转向,将其建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以期借之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格局,还要在形式上谋求创新。以往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重“宣传”而轻“传播”,对外文化交流的手段仍然较为单一,周璐铭.中国对外文化战略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2015:90.而且受众也较为有限,难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对方社会。文化的传播有其自身规律,不像制度的、经济的传播暗含利益的内在驱动,而是更多地依靠传播客体自身的喜好与主观意愿。所以,文化的传播应当注重“润物细无声”、强调潜移默化。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对文化传播的原有模式、渠道加以改造,改变原来的周期长、模式固定等特点当前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大规模的文化展占有重要比重,如“孔子文化展”(2004)、“郑和:来自中国的和平使者”(2005)等等,因规模较大,使其带有时间周期长、模式固定、展览地点相对集中等特点。;另一方面我们要向其他国家学习,比如我们可以学习

好莱坞电影、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等在传播美国主流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体现中国儒家哲理的“小故事”进行深度发掘并合理叙事,借助各大传播渠道、载体向世界广泛传播。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