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结构透视

2018-09-10 01:50罗建华
邓小平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

罗建华

[摘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滋养和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与特定时空际遇催化下,“五大发展理念”得以积极生发并通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重要文本形式呈现。“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再次升华,深刻蕴涵着内在的本质逻辑结构。五个维度各有侧重点:创新是促发展的动力机制,协调、绿色与开放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共享是引领发展的终极价值旨归。然而,他们却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互嵌共生的统一体。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内在逻辑结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2-0036-09

自邓小平南方谈话作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阐发与实践尝试已含有科学发展之意蕴,可以说科学发展理念的雏形在那时就已经初步生成,而科学发展观也已呼之欲出。但是,这种基本理念雏形的生发到真正作为指导理论且明确提出并论述仍经过了长期的酝酿。直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才首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刻滋养下,面对当前我国在各领域取得空前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与欠协调以及发展可持续性不佳等难以破解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吸收并科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和事物永恒发展的重要思想,十分注重以创新思维、战略思维和统筹思维,从整体维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加以深刻把握。不仅如此,“五大发展理念”自身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五个重要维度之间是互为条件、相得益彰的,有着内在的深层逻辑结构。

一、创新是促发展的动力机制

中华民族自古便懂得户枢不蠹之理,认识到欲使一事物保持其生命力永不枯竭,就必须使其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的状态之中。创新则是使客观事物的发展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的动力机制。因此,“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布帛菽粟。但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并不是单一地运行,而是与“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其他四个维度相互交织、相伴而行的。

(一)创新是协调、绿色与开放得以实现的基石

创新之所以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仅是因为创新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发展动力,也是因为创新能为社会发展的路径探索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更是因为创新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环境污染严重问题和因理念的僵化与封闭而导致的发展缓慢乃至停滞等问题的破解提供路径选择。因此,创新是协调、绿色与开放的实现条件与基础。

首先,支撑协调、绿色与开放的思想、理论与文化需要不断加以创新。协调主要解决的是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绿色着重解决的是发展的持续性问题,而开放则是重点解决发展的内外关系问题。但是,不平衡、欠协调发展现象的出现,并非单纯由客观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还与人们对发展的原则、路径与目标等问题的认识深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与人们所创造和拥有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量以低利用率方式对自然资源加以开发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现象不断出现,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所持有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在作祟。为了小范围的高速发展而不考虑大局与整体利益的封闭的发展模式仍是不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主导理念,这是由于缺乏战略思维、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不懂得“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的道理。因此,实现绿色、协调与开放,必须以积极的理论创新刷新人民群众在发展理念层面的认识,清除凝固化的思想文化观念与思维框架,促进资源的科学整合。

其次,约束协调、绿色与开放的制度亟需进行锐意创新。正如毛泽东所言:“人是服制度不服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整套的制度加以约束和指引,科学、合理的制度是经济社会协调、平衡、持续和开放发展的有力保障,但制度却也会随着实践的推进逐渐变得僵化进而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制度本身应随着实践的拓展不断加以创新。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与人均收入水平的相对落后的矛盾,先富取得较大成就之后的先富带动后富问题所带来的全新挑战,亟需有相应的制度加以引导。然而,已有的制度很难在新的实践中发挥出它应有的约束与指导功能,这就决定了必须根据现实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与矛盾创新已有的制度,清除已有制度中那些不再具有生命力的内容,增添对新环境、新实践和新问题具有解释力和指导力的要素,彻底刷新整个制度体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可避免地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只要精准把握资源开发力度与自然资源自身修复能力之间的关系就能够使这种破坏降到最低。人们对自然环境自身修复能力的认识需要不断发展和深化,这就内在地决定了必须持续创新关于自然资源开发的制度。开放旨在破除各种井蛙之见,取而代之的是全球思维和系统思维以顺应世界发展之潮流涌动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开放本身内在地蕴含着解放和创新的诉求,不创新就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开放。

再次,支撑协调、绿色与开放的科学技术必须持续推出创新成果。协调从根本上说,旨在解决落后地区的发展问题。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具有滞后性,亳无疑问与其自然资源开发的难度有关。这就需要以高新科学技术加以支撑和援助,以突破受自然环境制约的发展瓶颈。可是,我们很难将发达地区的科技成果直接复制和运用到欠发达地区,而是必须根据现实发展的难题加以创新。绿色发展的主旨在于解决如何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和开发模式趋于科学、合理。長期以来,人们为生存和发展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并非人们完全无视这一可悲的事实,而是由于人们尚未寻觅到一种既能从自然中获取大量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又不构成对自然环境重大破坏的科学路径。这种路径的发掘,毫无疑问主要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与进步。开放旨在解决内外因对推动事物发展的不同作用和地位的问题。具体而言,开放要求“有出有进”,而且还必须是“优进优出”,致力于完成由“商品输出国”向“资本输出国”的重大转变。∞3为达到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同时,为防止“引狼入室”,都必须以科技的全面锐意创新为依托。

(二)创新是共享予以兑现的动力

顾名思义,共享就是发展成果的共同分享,是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共同富裕发展目标的坚持与发展,也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阶段的生动体现。但是,必须有不同维度的锐意创新加以支援,才能够保障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道路上持续不断地取得丰富的发展成果,共享才有了物质基础。

首先,理论作为一切理性行动的先导,必须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加以创新。在朝着共享的目标所展开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实践领域,毫无疑问需要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引。可是这种理论自身又必须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实践领域的不断开拓而及时创新,而且这种创新不能只是词句和术语层面的翻新与更换,而是要以更加先进、更切实际的理论思维驾驭其表述方式。

其次,制度创新不仅是制度自身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也是为了使制度朝着共享的目标迈进和完善。制度在为具体的实践操作步骤和模式提供参考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作出设定与规划。思想理论主要解决实践的动机与期望的问题,而制度才主要解决具体操作的计划、步骤、原则和目标等问题。因此,为了使制度朝着共享的目标发展和完善,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分配环节,其相应的制度都必定要随着实践的开展与深化而不断刷新、开创。

再次,共享发展成果内在地包含了发展成果和利益的分配问题,而要使利益分配问题得以合理解决,就需要从理论、制度、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全面地加以更新以解决新的难题。其中较为关键却极易被忽略的是文化的创新与利益分配关系问题,因为不同的文化主体对物质利益的诉求是迥然相异的。因此,文化的发展亟需朝着有益于共享的方向前进,不断生成全新的文化内容和形式。

最后,共享包含着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双重共享,这是不言自明的。但是,不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其生产都不得不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与创新。没有科技创新这~强大的动力支撑,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生产将失去其源头活水,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概言之,“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只有以迅猛的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作后盾,共享才有坚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创新构成共享予以兑现的动力支持,需要从人民群众那里获取创新的灵感与智慧。正如习近平于2015年2月11日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中所说的那样:“睿智之言、务实之策根植于人民。”易言之,创新的终极价值旨归是共享,而共享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一切为了人民;创新的智慧源泉在于人民群众,时常不忘从平常百姓那里“取经”即是一切依靠群众。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创新理念到共享理念的思路饱含着“群众本位”和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一、协调、绿色与开放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无论是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还是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抑或是实现远大、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协调、绿色与开放都是必定要采取的路径。协调、绿色与开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改革不断取得全新进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中国获得长期存在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甚至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根本前提。然而,还必须注意到的是,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必然联系,它们是相互补充、互为前提和相互深嵌的统一整体。

(一)协调是绿色与开放的促进力量

協调是发展路径与发展目标的统一,同时它又是评估、判断发展模式科学与否的圭臬。协调既是弥补发展劣势与短板的力量,又是发掘发展潜力与优势的途径。倘若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视作矛盾的两个方面,那么协调是使发展优势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催化剂。必须注意的是,协调主要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但这并不是协调的全部内涵,实际上它还内在地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发展诉求,各民族、各党派和各阶层之间的友好、互助与共同发展愿景,甚至也包含了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与合作的期望。由此,它便与绿色和开放有了多维度的交叉与重叠,它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绿色和开放发展的前提和巨大推动力量。

协调蕴藏着深厚的辩证法思想,它要求人们运用整体发展与系统发展的思维、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战略思维以整合社会优质资源,促进社会各领域的有机平衡与发展,并在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过程中寻求一种持续发展的路径和动力。一言以蔽之,协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路径选择。绿色是为了在人类向自然索取的力度与自然环境自身的修复功能之间取得一种平衡,使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使人类社会获得永续发展的科学路径,因而需要有协调的思维加以补充和约束。具体而言,协调的思维不仅对过度开发的倾向和现象构成一种否定力量,也有助于解决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纠葛,理顺人们关于发展理念和实践范式中存在的种种思维困惑与思想“疙瘩”。“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意味着开放不仅是针对国内外发展的互动关系而言,也蕴含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对话与开放,使全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维度。正如习近平于2015年1月20日在会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时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因此,协调内在地要求我们必须从国内外矛盾出发,准确把握包括思想文化、物质产品与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的国内稀缺资源,加大引进国外优秀成果的力度,并且充分肯定和宣传国内优势资源与产品进而向世界推广。同时,协调也需要从内部矛盾人手,科学整合各民族的优势资源,积极推动国内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与思想文化的优势互补。

(二)绿色是协调与开放的根本前提

绿色发展理念从其理论本质而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呈现,是继科学发展观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发展理念的再次升华。当然,显而易见的是,它也充分融合了中国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两个方面的总结与提炼。“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意味着短期发展目标与长远发展理想的统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统一,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和非替代性路径选择,也是协调发展与开放发展实现过程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重要前提。

一方面,对于以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主旨的协调发展而言,其宗旨在于尽可能地促进贫困地区后发优势的发挥和积极推动西部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为了催化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惜以牺牲宝贵的自然生态为代价则是不可取的,这就违背了绿色发展的宗旨。而且,这种手段从根本上违背了协调发展原则自身,因为协调发展本身就暗含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深刻的辩证法意蕴。因此,协调发展必须以绿色作为一种考量标准,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目标予以充分关注。否则,协调发展就很有可能会走向自身的反面,最终只会使自己成为一纸空文乃至成为一种破坏力量,使人们对这一理念在指导实践过程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失去信心,进而导致这种理念只能退出历史的舞台。

另一方面,紧随乃至引领世界发展潮流是开放发展的价值所在,它不仅需要将本国的发展置于世界发展的宽广视阈和广阔舞台,着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也需要以宽领域、多层次地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思想文化、发展理念和科学技术。但是,不论从走出去的维度,还是从引进吸收与利用层面,都必须考虑到绿色发展的原则和要求。尤其是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文明成果之时,必须重点吸收有助于长远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相应的科学技术。如若为了眼前利益和短期发展目标而武断地接纳国外技术成果,将有可能在使自己收获泡沫式的短暂发展之后陷入一种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

(三)开放是协调与绿色的视阈拓展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逐渐链接成为庞大的整体,任何国家和民族不再具有置身于世界发展潮流之外的可能性,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无可替代的路径选择。易言之,开放乃是由社会历史运行的内在机理和历史发展潮流的涌动方向决定的,而不是由某个或某些国家的领导人的意愿所左右的。面对这一浩浩荡荡、不可逆转的潮流与趋势,“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人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川,设法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一步凸显以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和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自觉促成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范式的深刻转变,积极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因此,针对全球局势所发生的深刻变革而提出的开放发展理念为协调与绿色发展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阈和更高的发展平台。

协调以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主旨,其突破口则在于解决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这就决定了必须依靠开放的思维。一方面,欠发达地区需要将国内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加以学习和借鉴以实现先富带动后富;另一方面,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也需要借鉴国外整体发展的思路和理念,将国外一些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发展的成功案例加以研究和学习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而且,协调还需要凭借开放的思维对整个国家不同地域空间的发展现状加以全面考察和深刻把握,并在这个基础之上促成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互补,甚至还需要借助开放的思维将自己置身于全球发展的巨大舞台之中,积极推动各国资源的优势互补。

绿色发展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种科学的发展价值取向,它意味着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护生产力的路径一致性,是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的辩证统一,内在地要求理顺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保护环境前提下的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可是,具有流动性的海洋和无法分割而又变化莫测的大气层从根本上决定了环境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具有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因而绿色发展很难在狭小的空间内孤立地实现,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得不受到全球环境的重大影响。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开放的思维,从更加开阔的视野对绿色发展加以审视。

三、共享是引领发展的终极价值归宿

共享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阶段的呈现,是崇高理想与近期目标的辩证统一。易言之,真正的、彻底的共享只有当人类步人共产主义阶段才能够实现,但现阶段我们能够而且也必须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成果共享。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因而,共享并不仅仅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美丽愿景与美好蓝图的预设,更重要的是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实现的。这就给创新、协调、绿色与开放指明了方向,划定路线并明晰了终极价值归宿。

(一)共享是创新的方向與指示标

共享既与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同构性,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它是长远社会理想目标与现阶段具体社会发展指标的辩证统一,同时它又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可替代的路径和通道,因而是目标与手段的辩证统一。无论共享是作为远景目标还是现阶段具体指标,也不论是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还是作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路径,它都为当前的创新实践规定了明确的方向。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说:“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旦确定了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发展方向,创新便不再具有随意性、自发性,而是拥有了自主性、计划性和目的性。

一方面,创新需要尽可能地朝着全面共享的方向迈进,但也必须考虑到对于现阶段而言,由于受时代限制不可能立即实现全面的、真正意义上的共享。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引导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都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而且在朝着这一明确方向前进的过程中就必须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共享,而不是只盯住远大理想不放。可以肯定的是,现阶段就能够实现不同程度的共享,而且这种共享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它是未来社会实现真正的、全面的共享的基础和必经阶段。正如习近平所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共享理念与思维方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非替代性重要地位,而这种理念和认识转化成为实践力量则必须“接地气”,即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探寻其最真实的诉求与向往,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寻觅在现阶段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的根本依据,使我们的一切理论与实践创新都沿着共享的方向前进。

另一方面,共享作为远景目标,对创新构成一种引力,而这种引力从根本上说是在全面的共享目标与相对片面的共享之间的距离和张力关系中生发的。或者说,拉近全面共享目标与现阶段相对共享之间的距离,不断以更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和更加合理科学的分配方式消除共享的片面性,正是创新无法回避的难题,是创新终将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共享作为一种远大的社会理想目标,之所以对现实社会的创新实践具有巨大的引力,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它犹如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一样,尚未在任何一个人类社会形态和阶段中实现过。创新的本质是从无到有的生发与创造过程,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共享就必须实现一种从未实现过的社会理想。当然,共享毫无疑问是极具生命力和号召力的美好愿景,是终将能够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发展走向的一种科学前瞻和预设,它与纯粹的乌托邦冲动和理论预设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正是由此,共享能够科学、有力地引导创新,使创新沿着社会历史潜流涌动的方向发展。

(二)共享是协调、绿色与开放的终极价值旨归

共享从其理论根源上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积极呈现和丰富发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社会主义界定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毋庸贅述,共享是实现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发展成果的积极共享,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就没有根基,因而就会成为空谈。当然,我们也不难发现,共享的理念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想对话和理论逻辑的衔接,促使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活动向纵深挺进。易言之,共享从社会主义本质的维度对协调、绿色与开放明确了终极价值取向。

协调本身就是含有共同利用发展资源以实现共同发展的要求,而共同发展正是朝着共享发展成果的方向努力和前进,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实现共享的前提。在片面地、部分地取得发展的情况下,要使发展成果实现共享则会在无形中增大了难度,这不仅涉及发达地区人民的共享意愿问题,也涉及到发展成果转移的成本和难度等诸多问题。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发展应当是在共享这一终极价值归宿指导下展开的,协调发展的每一个具体的操作步骤都不能够脱离共享理念的指引。

之所以强调绿色发展,无非就是要子孙后代也能够像当代人一样继续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所以从本质说,绿色也是为了共享,只是这种共享是相对于当今的人们与后继者们之间而言的,绿色就是旨在解决当代人与子孙后代如何共享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享给予绿色明确了价值归宿,绿色必定也只能在共享的价值旨归指引下加以推进而不可能也不应该越出共享的轨道。

开放是凭借“引进来”与“走出去”充分科学结合的方式争取国内外发展的良性互动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获取新的思想理论资源和物质资源,并以此为契机培育出新的发展动力机制。但值得注意的是,共享指导下的开放虽有着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的维度,而且这一维度最终能够在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后彻底实现,但是,就现阶段而言,无论如何强调与世界各国互动发展的重要性,共享首先仍然是指发展成果的国内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分享。

概言之,“五大发展理念”是化解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丰富与深化,是对社会主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展望与深刻把握,对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理念提出的全新的要求。“五大发展理念”诸要素之间互为条件、相互深嵌、相互补充的“五维一体”格局,充分彰显了其五个维度之间理论逻辑与实践领域的双重互涉,呈现出五个维度之间所蕴含的多重逻辑结构。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