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1+3”模式,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索与应用

2018-09-10 00:12李富强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3期
关键词:学案自学学困生

李富强

(酒泉市肃州区果园学区 甘肃酒泉 735000)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不再“涛声依旧”,让教师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在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好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才能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为此,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总结出“1+3”的教学模式,即突出“导学案的设计”这一个中心,做好课堂达标检测、基础知识“周过关”检测、规范实施单元检测这三件事情,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突出“一个中心”

所谓突出“一个中心”,就是要在数学教学中突出导学案的设计,重点在导学案中的学习内容环节上下功夫,体现导学案的“精”与“活”。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求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整理成有序化的、阶梯型的,符合各个层面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结合数学教学现状,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本着“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多鼓励”的教学思路,把好学生的思想关和练习作业关。在实际备课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阅读《教师参考用书》,给知识“号脉”;对于知识点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点的难点和重点、教学活动的安排和程序,都要认真考虑和琢磨。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找到教材和生活情景的结合点,精心设计导语;导语要言简意赅。活动导入要有趣,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妙设问,激活思维,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要提前设计学生自学提纲,自学提纲的内容要体现出“五个明确”,即明确自学时间、明确自学内容、明确自学方法、明确自学要求、明确自学效果。合理分配学习小组,要让学习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相搭配、思维反应快的和慢的相搭配、爱发言的和不爱发言的相搭配;组建“优等生1人,中间生2人,后进生1人”的4人学习小组,选好组长,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合力作用,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

二、做好“三件事情”

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此,要深入、扎实地做好课堂教学达标检测、基础知识“周过关”检测和规范实施单元检测这三件事情,以避免挤占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增加学生课外负担,造成恶性循环。

1.注重导学案中课堂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达标检测是为了检查每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进行补救教学。达标检测要注重对学困生的检查,及时反馈矫正。教师要精心编制达标检测题,检测题的设计要紧扣学习目标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做到难度适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差异。为了确保达标检测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教师不提示、学生不讨论,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检测。对于课堂上过不了关的部分学困生,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一帮一”结对子进行“兵教兵”,或利用课余时间辅导)。要让学生做到当日问题当日清,并形成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课堂达标活动,培养学生奋勇争先、超越自我的意识。

2.实施基础知识“周过关”检测。

开展“一周一小结,一周一评比”活动。教师要根据周教学进度设计周检测计划,编制周检测试题,对教学内容有重点地进行测试。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要做到考试、阅卷、讲评在当天完成。本周的重点基础教学知识,必须在周五课堂中通过复习、梳理进行过关检测,落实“周周清”,以便掌握学生的学情。根据“周过关”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采取灵活训练提高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分层布置一些弹性练习,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免做作业,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探究自己还不会的知识;而针对部分还没有消化新知识的学困生,让他们少做一些作业,或者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也有机会体验成功;也可灵活引进一些实践,让学生自选作业, 亲自尝试,体验成功。作业完成后,让学生互相批改,使学困生对自己所犯错误有更深刻的印象;使优等生了解其他学生的缺漏,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能更好地帮助其他同学,促使学困生在优等生的帮助下不断进步。通过这些技巧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3.规范实施单元检测。

单元检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和途径,在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学情分析、试卷分析、试卷讲评等重要环节。为此,在深入实施单元检测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做好试卷分析、试卷讲评,做到“单元清”。及时把检测结果反馈给学生,根据成绩分析表得出的结果进行有选择的讲评;要特别注意教给学生解题技巧与解题方法,让学生看到测试中所反映出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及时纠正问题,弥补知识、能力缺陷,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单元清”真正落到实处,对于检测结果不达标的学生,教师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办法做好转差培优工作,采取“一帮一”等措施,在短时间内使不达标学生跟上课程进度、掌握知识要点、自主熟练应用。

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不再视数学为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配合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才是主体,不管在课堂还是在生活中,多跟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总之,欲速则不达,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一步一步来,不能急于求成。相信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数学课堂变得更高效将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学案自学学困生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