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8-09-10 07:22肖红
南北桥 2018年5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教学运用高中物理

肖红

【摘 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名言对物理实验课堂的形成有重大作用。为什么在物理课堂中需要实验呢?原因有两点:一是引导学生进行新内容的学习;二是检验学习内容是否正确。本文将从这两点原因展开研究,探讨实验教学应该怎样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

【关键词】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法 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5.017

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物理学科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知识层面。想要成为合格的物理科研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物理理论知识基础,还需要全面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实验人才的培养是漫长且艰难的,这需要物理教师严格把控学生实验学习基础,为培养国家实验操作人才打下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进步,实验教学已经被列入物理成绩考核项目中,实验操作对物理教学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本文将从展开实验的两点原因入手,分析应怎样进行实验教学。

一、物理课堂中展开实验教学的原因

(一)引导学生进行新内容的学习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很清楚的明白,每一个新章节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其实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在紧张、短促的物理课堂上推进教学进度呢?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花费最短的时间来消化新的知识点。但学生本来对这个新知识点就是一窍不通,那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记忆消化呢?归根结底,想要展开新物理章节的教学,必须要学生对陌生的章节有一定的了解,这就彰显了在教学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教师在物理教学之前向学生展示一个章节内容中必不可少的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对即将学到的章节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有利于教师展开新内容的教学。

例如:教师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讲解之前,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不同时间点内,在重物牵引作用下实验小车的速度变化。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实验,让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让学生在记录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各个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大概的了解,这样可以减轻教师在讲解新课时的压力。

(二)检验学习内容是否正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们进行物理教学时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学生想要验证物理结论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实验来证明。当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有不同意见时,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质疑,并阐明自己产生这一疑问的观点。当教师的意见与学生的意见有所分歧,并无法解决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来探讨两个论点的正确与否。例如:当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力的合成”相关知识有所疑惑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力的合成这一知识点再一次进行实验,由提出质疑的学生负责实验步骤的操作,教师负责实验数据的记录,当实验完成后,教师和学生针对实验数据做出探讨,选择出正确的论点。

如果学生论点正确,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运用实验这一手段来检验知识的正确与否;学生可以通过正确的论点,来增强自己学习的信心;激发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是教师论点正确,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找出自己思维的漏洞,弥补自己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能让学生通过自己进行的物理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该实验的印象,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制定严格的实验管理方案,维护实验课堂秩序

物理实验虽然是探讨物理知识是否正确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但是物理实验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会对学生安全、教学设施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操作之前,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实验操作管理方案,以此来约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行为,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在现代素质教育要求中,不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遵守教育改革的要求,在物理课堂上尽可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教师要在物理实验中也让学生自主学习。在物理实验操作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我们教师必须针对实验操作制定一系列要严格的规定。例如:实验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教师指導进行,不可随意使用实验道具进行其他操作;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实验操作规定,不可逾越半步,违者罚打扫实验室以及教室一周的惩罚措施。以此来控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将实验危害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维护良好的实验课堂秩序。

(二)保留实验过程中的差异

不同学生进行同样的物理实验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有:实验步骤错误;实验材料错误;实验机器错误。这些原因都是实验过程中的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并不能表明学生的实验操作就是完全错误的,不可取的,教师应该从中找出学生差异的闪光点。让学生将自己的实验成果与其他学生相对比,发现其中的问题。当学生之间的实验成果有了一定的差异,学生就会主动思考这种不同产生的原因,还可能会引导学生对这种差异可能会造成的后果产生联想。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物理思维模式,发散物理思维。从而让这种不同指引学生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其他切入点。当学生怀着解决这些问题的心态,来听教师对实验进行分析时,学生会对实验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列举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早预防,及时解决

物理实验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活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面临问题。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在进行实验教学前,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该对即将开展的实验内容做出反复性地、正确方法、错误方法兼具的准备性实验,找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验教学开始前,向学生明示,让学生注意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易错点,给学生在实验前打一剂预防针,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至于惊慌失措,打乱整体的实验操作计划。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思路上的帮助,让学生及时的回到实验正轨上来。教师可以利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做到实验课程上的提早预防,及时解决,从而促进实验课程效率的提高。

总而言之,实验是检验高中物理知识正确与否最有效的途径;是每个高中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学习技能。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实验制度的制定;应该尊重学生,发挥学生思想的差异性;也应该做到教师的义务,为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困难,保证实验成果的准确呈现。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法教学运用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以“氯气的性质”例说元素化学的“实验化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