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

2018-09-10 07:22陈伍栋
南北桥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

陈伍栋

【摘 要】在高中阶段,物理学科对于很多学生来讲,都是比较困难的学科,然而学校规范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这么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使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并加以运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5.144

教师如何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如何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以达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完所有的物理知识以及准确运用是教师要深思的問题。物理需要的逻辑性是很强的,它不同于文科类,只要花时间背,还是有可能拿高分的,而物理不同,就算背完所有的公式,不会就是不会。因此教师要勤思考,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提高课堂效率。

一、重视基础知识掌握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物理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基本概念的讲解,因为高中物理所有习题都是围绕基础知识而展开的,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加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仅能有效地解题,更能促使学生终生不忘。遗忘是很正常的现象,而反复强化是可以消除遗忘的,让学生产生永久记忆,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发展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培养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遇见困难的时候,第一想到的是如何解决而不是如何请教他人,促进学生们的人格发展。

概念性的知识一定要教导学生,让学生们掌握牢固,还有就是微观粒子的运动,它们的作用一定要给学生交代清楚。比如电流,电流的产生是一大波电子朝着某个方向定向移动而产生的,教师在教概念时要运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们快乐中理解什么是电子。比如教师可以这么说:“有趣的科学家们把电荷分为正负,而我们要学的电子呢,它不是我们所说的电子产品哈,你们别把它们相提并论,电子是微观世界的,即便我们的眼睛再大再圆都不能看见电子。电子呢,它是带有负电荷的,这是科学家实验得来的,带有负电荷的电子们,在一种介质下,它们成群结队的往着一个方向走去,而且速度很快,它们可是很团结的哦,所以它们经过的地方便产生了一种叫电流的东西。就好比水龙头的水,它们都是由一个个水分子组成的,开水龙头时,水分子们集体拥在一起,从里面欢乐的出来。”利用故事和形象的例子可以让学生们对其物质的正确理解和想象,促使学生终生不忘。学生们知道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上课也会更加专注,发挥其课堂的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动机

一堂课的好坏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点,而在于学生们掌握了多少知识点,在习题中的分数能够准确表达学生们对该知识点准确掌握的情况,也体现出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水平。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们能有一个正确的动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教师最终要引导学生们终身学习,不只是眼前的物理课堂。物理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用于学生可以理解的程度,让学生去有意义的学习。

当教师面临的学生的动机是避免失败的学习动机,这时教师要调整学生的动机水平。在低动机水平的情况下,学生对做成这件事的可能性不大,有些学生内心一直渴望成功,在解答物理题时,只做他们自己认为自己能完成的,有百分之百把握的题,他们不会去触碰那些他们模棱两可的题。学生们有这种的心理是很正常的,教师不应该直接批评这些学生的想法不对,而应该在安排习题上,给他们简单或最难的题让他们去解析,最后在他们解析的过程中,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疏通,说着:“题,有难易之分,但我们不能过多地去苛求自己,能完成是我们的能力,不能完成也是我们的能力。但我们的能力可以根据后期的努力学习去加以改善和提高,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总想着去展现自己有多优秀,在做题时,想到更多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同学一起探讨,最终共同进步。”在这些心理暗示中,提醒学生们正确树立学习动机,不要让自己的动机太功利化。

三、找到学生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

每位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一种接受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无论什么事情,都要经历者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不能总是依赖他人。就拿解题来说,教师会围绕一个题讲解很多次,有关知识点教师也是会讲数百次,但就是有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全面,这是没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式所导致的。学生如果有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式,他们会对该知识点有所总结并加以延伸,即便这个知识但衍生出很多问题,学生们都会第一时间反映出来,它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而展开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他们是不会学得更好,课堂的有效性也就没有了,多次失败的学生会觉得自己笨,导致学生们不喜欢物理,进而影响教学进度。

四、固定方法教学

物理学习不只是教师的事,也是学生的事,而某些题的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这些题上,教师可以将它们进行归类总结,也要教导学生自己将某些习题进行归类总结,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分类模式。比如在教学电路时,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实验室,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实验流程,对于那些需要回答是什么仪器、需要运用哪些电路等问题时,学生自己实践操作了,自己了然于胸,这样就少花费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了该知识点。

对于特定题目,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对该题进行归类总结。以前有很多教师都只是将试卷上的错题给学生讲了,学生下次遇见同样的知识点时,不会因为老师讲过类似的题而做对,因为学生当时学的只是那一个题的解题方式,并没有该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和扩充,那只是对知识的机械运用。教师不进行归纳总结,学生也不会自己总结,最后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们就不再认真听讲,教师讲再多也没有用。所以教师要注重学习方式,给学生一些指导性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有效性的发挥目的是要求教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做到得心应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会让学生感觉物理太难,而失去了对物理的兴趣进而影响了学生对其他科目学习的信心。教师要利用情景、利用有趣的语言、利用心理学上的知识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为他们树立良好的克服困难的自信心,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