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课堂,培养残障儿童的数学能力

2018-09-10 06:14黄婧
南北桥 2018年5期
关键词:智障儿童数学能力小学课堂

黄婧

【摘 要】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们采取了很多方法,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儿童来说,这些方法并不适合他们,作为这样一名特殊儿童的教师,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课堂 智障儿童 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5.187

对于正常的儿童来说,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是给他们传授知识,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怀和人文素养,让他们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让他们在长大成人以后,可以为建设美好社会出一份力。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也有这样一些儿童,他们有的患有脑瘫,有的有多动症,还有的有自闭症等等,这些儿童总的来说智力发育比较迟缓,比正常儿童的平均智力偏低,所以对于这些学生的教学要特殊对待。本文就从优化小学课堂,培养残障儿童的数学能力做出相关讨论。

一、根据教学目的因材施教

(一)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培智学校的教师,其主要目的是教会这些残障儿童一些基本的社会生存本领,让他们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不是让他们像普通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因为残障儿童有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等特点,所以普通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他们。由于智力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让他们的学习和普通学生一样,我想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无法做到的,甚至于在毕业的时候还不能达到普通学生的最低毕业水平。所以培智学校的老师应该以教学目的为中心设置教学方案。

(二)教学回归生活

因为这些残障儿童的特殊性,所以培智学校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在经过课堂教育后,残障儿童有一定的生活能力,能独自在社会生存,因此老师要让教学回归到生活中去。课堂内容要紧贴生活,特别是数学教学,不能按照普通数学课本上进行教学,要以实际生活为参照物,教学的内容要能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并且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

(三)教学方式多样

因为这些残障儿童普遍都有多动症,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等特点,所以让他们乖乖的坐在教室里上课,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其实是非常低的,学生们并不能像普通学生一样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而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很枯燥而且需要一定的逻辑能力的学科,上述所说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逻辑缺乏等残障儿童特有的缺陷,对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儿童都有一个天性,那就是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可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这种本领甚至比大人还要强,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把课堂形式设置的丰富有趣,让这些残障儿童也能对它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保持长久的专注力,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中逐步培养起学生的数学能力。那么,具体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比如在教数学的加减乘除等运算规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设立情景模拟,比如几个学生卖东西,几个学生买东西,挑选出他们喜欢的,然后自己算出应收或是应付多少钱。类似于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也可以很好的帮助残障儿童学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四)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并不一样,所以培智学校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根据班上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以及他们掌握知识的难易程度。如果有的学生仅仅是智力发育比正常学生稍稍迟缓,学习能力稍差,但是思维较清晰,经过我们的耐心教导和反复训练,可以达到正常儿童的学习效果,那么对于这种学生,教师就应该耐心地教授他们知识,同时适当提高知识的难度,对他们进行反复地训练,直到达到理想效果。而对于智力比正常水平低,学习能力差,思维逻辑不清晰的学生,我们仍需要耐心传授给他们知识,反复训练他们,但是不用提高知识难度。而对于一些智力水平低于常人较多,学习能力特别差的学生,我们就仅仅需要教会他们一些最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保证他们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就好,不要要求过高。

二、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残障儿童由于智力水平低下的原因,导致他们并不能向周围人很好的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想法,在我们外人看来,就表现出脾气暴躁,沉默寡言,不与人交流,甚至出现暴力行为等,但其实他们的内心也和我们一样,是柔软而充满爱的,只是他们不会把内心的想法合理的表现出来,所以才会导致上述我所说的几个特点,让周围人对他们敬而远之。因此,作为他们的数学老师,我们要与学生多多沟通交流,用爱感知他們内心的柔软,与他们建立起亲密友好的关系,同时引导他们合理的向外界表达出他们内心的诉求。我认为培智学校的老师先应摆正自己的心态,把自己和这些残障儿童放在同等的地位上,用爱和关怀与他们沟通,一定不要对他们带有歧视或是其他负面情绪,要知道由于智力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这些孩子比一般孩子的内心更敏感脆弱,所以当你和他们交流时如果带有负面情绪,很容易会引起他们的焦躁和不安,甚至出现暴力倾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试着和这些残障儿童交朋友,我相信,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们一定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只有当我们和学生拉近了距离,才能更好地给学生讲述知识,帮助他们提高数学能力。

三、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内心想法

我们都知道儿童的内心都是丰富多彩而充满想象的,他们的内心也总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对于正常儿童,他们往往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合理的向外界表达出来,从而使外界对他们的想法表示理解和支持;但是对于残障儿童而言,由于他们的智力较低,导致他们无法将内心的想法适度地表现出来,从而造成外界对他们的误解。比如同样是因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感到伤心时,正常儿童通常是哭闹,而残障儿童由于感知能力也比较低,所以不但会出现哭闹的行为,还很容易伴随着摔东西等暴力行为,可能对于这些残障儿童来说,他们的这一行为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伤心的程度,但在外界看来,则是这个儿童有暴力倾向,长此以往,外界就对他们产生了歧视。所以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在与这些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他们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方法,不要采取一些过激方式。

由于残障儿童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所以想要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我们开展教学活动时就要从他们的这些特点出发,首先要和这些儿童建立友善的关系,能与他们友好交流,其次根据教学目的选择适合他们的数学教学方法,逐渐培养起他们的数学能力。

猜你喜欢
智障儿童数学能力小学课堂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