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基于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

2018-09-11 09:22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商业会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智力动态资本

□(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5)

一、引言

根据资源基础观与企业能力观,资源与能力是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的两个基本要素,单独的资源或能力都无法使企业长期保持在竞争环境中的优势,只有同时具备资源以及转化资源的能力才能实现对企业的持续经营。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知识资源,其在企业中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不断更新和提升企业能力的过程。企业能力则为资源的进一步增加提供支持,动态能力越强,资源利用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知识性资本的积累。而企业一旦形成了两者间良好的循环效应过程,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就越显著并且能持续保持,从而实现绩效的提升。本文在企业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智力资本、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根据企业能力理论的动态能力观点,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市场导向、应对变化与吸收创新等4个维度的动态能力(Wang and Ahmed,2007),考察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过程。同时,由于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加强了企业的动态能力,本文进一步考察了智力资本对动态能力提升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动态能力理论同时考察了产业的市场环境和优势的内生模式,它是指企业整合、重构资源并将其转化的能力,其产生企业绩效的模式存在内外两层路径。从动态能力的内生性来看,企业能力反映企业内部的组织效果,其不易转移的特性使得企业能力本身就具备提升企业绩效的作用。而从外部环境的作用结果来看,企业应在综合考虑现实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把握产品周期,及时进入优势行业以把握先机,从而高效地创造企业价值。动态能力作为整合、运用内外资源的能力,其水平越高,企业对自身资源的整合利用效果越好,资源向绩效的转化越高效,绩效水平越高(March and stock,2003;曹红军、赵剑波,2008)。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1: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显著正向相关。

(二)多维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狭义资源基础理论将资源理解为企业资产,广义的资源则同时考虑了资产的利用效果,即企业能力的因素,能力连接了狭义的资源和竞争优势的关系,竞争优势在指标上的外化即对绩效的正向作用。资源基础观和企业能力理论互相支持,前者构建了资产和能力的关系,后者重视能力在资源转化为价值过程中的效用,强调了能力对提升资源转化率甚至促进资源的再积累的作用。资产需要通过企业整合形成广义上的资源,从而提升企业绩效水平,即考虑智力资源利用动态能力实现有效转化形成企业绩效。企业作为一个动态个体,其拥有的智力资本并不固定,市场环境作为动态的外部环境,使得战略竞争的重点从长期来看是不断变动的,企业如何适应内部要素的变化,有效地整合并利用智力资本构建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效资本运营体系,发挥能力的动态作用是促进绩效水平提升的关键。智力资本与动态能力相互促进,前者是后者发展的根源和基础,后者促进前者的累积(芮明杰,2006;祝志明等,2008)。许多学者在进行实证分析后也指出智力资本能通过动态能力水平的提升实现资本向绩效的转化(许红胜、王晓曼,2010;石春生,2011;徐召红,2014)。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知识资本,能有效提升企业动态能力水平,企业智力资本越丰富,其运用资源以及对资源进行转化的知识与经验越全面和先进,越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2:智力资本对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企业的组织流程越是规范高效,即智力资本中的结构资本越多,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越强,内外资源协同作用越强,在战略中的竞争优势越显著,企业绩效水平越高。赵兴庐、张建琦、刘衡(2016)提出新创企业能通过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重构获取在战略上的优势,实现对绩效创造的积极作用。动态能力得到普遍认同的核心内涵即对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具备丰富智力资本的企业,通过运用组织与人员的知识,能实现资源运用能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绩效创造。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2a:智力资本对资源运用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市场导向理论指出,通过了解顾客偏好、实现顾客需求、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方式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水平。企业的产品创造与更迭的成果和市场需求匹配度越高,产品的可接受程度越强,越能有效促进企业实现价值增值。而智力资本越丰富的企业,其员工知识水平越高、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越好、创新能力越强,其市场导向能力越强,绩效越高。市场导向使智力资本发挥在新产品开发中的积极效用,实现资源转化。动态能力理论强调对企业内外资源环境的综合考量,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市场对企业产品的反应,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智力资本丰富的企业,通常对市场具备更为全面与详细的把握,能较准确地定位产品市场,实现绩效创造,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2b:智力资本对市场导向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权变理论指出,组织应培育行业环境和内部要素发生转变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即具备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理论指出,组织的竞争优势源于可支配的独特战略资源,组织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核心。企业保持应对能力的关键在于企业资源的积累。洪茹燕和吴晓波(2006)认为在复杂的环境下,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高地,形成企业绩效。企业不是单独存在的,企业的生存发展,基于宏观的大环境背景下,受到政策、经济、法律、社会、科技等方方面面的影响,智力资本丰富的企业,通常能与上下游企业构建良好的关系,建立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保障稳定的现金流,具有较强的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能有效地创造企业绩效。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2c:智力资本对应对变化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创新能力能提升企业绩效水平,而智力资本作为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能有效提高效益。刘志迎、付丽华和胡军燕(2015)实证研究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后指出技术引进通过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来提升企业绩效。智力资本丰富的企业,通常注重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育,注重员工培训也注重产品开发升级,而丰富的智力资本又为吸收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基础,因而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创造的水平,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2d:智力资本对吸收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2007—2015年沪深两市共约870家高科技企业进行研究,由于高科技企业以知识和技术为支撑的特性,使得智力资本显著积极地影响绩效。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高科技企业不限制企业规模并且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特点,使得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由于高科技企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多,覆盖的行业范围较广,使得数据的获取相对容易,且涉及面广,能保证一定的数据规模。数据在选取的过程中去除了当年净利润为负的企业数据,基于完整性原则,本文对当年数据缺失的企业进行了整年删除。本文进行数据收集时,以国泰安数据库为主,以巨潮资讯网和沪深交易所披露的企业年报进行数据补充。为降低异常值的影响,对变量进行了1%分位数的Winsorize处理。

(二)变量设计和说明。在学习和借鉴其他学者变量设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高科技企业的行业特性,本文选用了下页表1的财务数据指标进行测度。首先,企业绩效选择资产报酬率(ROA)作为被解释变量,评估企业成长,反映其当前的盈利状况和未来的经营预期。其次,由于我国企业发展状况的差异性,考虑到动态能力作为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可以通过考量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来衡量,本文采用了表1的指标对动态能力进行测度,并通过因子分析降维构建动态能力指数。同时,本文在采用HSC的方法划分智力资本的基础上,考虑到高科技企业知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原有的人力、结构、关系资本基础上,加入了创新资本,并选用12个指标分别对四个维度进行衡量,先通过因子分析对智力资本进行降维处理。最后,考虑到行业、年度、企业规模、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产权、股权集中度、CEO两职兼任情况和资产负债率的不同对企业绩效也会产生影响,本文在进行回归分析时,综合考虑以上9个控制变量的因素。

(三)模型构建。智力资本通过提高四个维度的动态能力促进效益水平的提升,综合上述假设和变量设计建立如下两个模型:

模型 1:FPi=α+β1DTNLi+δ∑Controli+εi

模型1用来检验假设1,分别反映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其中,β1为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Control代表多个控制变量,ε为误差项。

模 型 2:FPi=α +β1DTNLi+β2ZLi+β3DTNLi×ZLI+δ∑Controli+εi

模型2根据假设2提出,交互项DTNLi×ZLi的系数反映了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并且将动态能力替换为四个维度的动态能力指标后,构建了H2a、H2b、H2c、H2d 的模型。

四、实证分析

(一)相关分析。本文选择主要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考察彼此的相关性。下页表2显示,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关系显著,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系数为 0.5642,p<0.1;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正向相关,相关系数为0.2255,且在1%的水平上达到显著。动态能力与智力资本正向相关,相关系数为0.2921且在0.01的水平上达到显著。

表1 变量设计

表2 相关性分析

表3 智力资本、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二)回归分析。

1.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表3的回归结果显示,F=43.8664,P<0.01,调整的 R2=0.1617。回归结果支持了本文的假设1,即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动态能力是基于资源的能力同时也是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它的有效提升能优化企业内外部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控制变量除股权集中度和企业规模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外,其余控制变量均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董事会人数和独立董事比例对企业绩效的负向作用不显著,而资产负债率、产权和CEO两职合一对企业绩效的负向作用效果明显。说明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可投入的智力资本的规模越大,股权越集中,高科技企业越能形成高效的决策机制,加大对智力资本的投入效率,从而显著提升企业绩效水平。而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对智力资本的可投入量越少,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可能由于个人利益的考虑而减少对智力资本的投入,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产权对企业绩效的负向作用显著,说明民营情况下,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不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完全依靠自身,其组织、学习、创新吸收等能力的发展受到资源规模的限制,对资源的整合、重建能力较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因而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水平低于国有企业。

表4 动态能力四个维度的回归分析

2.智力资本、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上页表3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的 R2=0.2244,F=56.713,P<0.01,模型显著性较高。动态能力的回归系数为 0.2022,p=0.0002<0.05,动态能力与智力资本的乘积回归系数为0.7490,p=0.0174<0.05,说明智力资本通过提升动态能力实现企业绩效创造,支持了假设2。企业通过构建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效资产运营体系,提升能力的动态作用,实现绩效水平的提升。

(1)智力资本、资源运用能力与企业绩效。上页表4的智力资本和资源运用能力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方程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56.3372,P<0.01,调整的 R2=0.2232),智力资本和资源运用能力的系数为0.2627,智力资本的系数为0.5394,资源运用能力的系数为0.1132,三者的p值均小于0.01,结果显示智力资本通过提高资源运用能力促进企业绩效,且作用显著,支持了H2a。智力资本越多的企业,资源运用能力越强,越有助于企业成长和绩效的提升。

(2)智力资本、市场导向能力与企业绩效。在对智力资本、市场导向能力和企业绩效进行回归后的结果显示,模型的 F 值为 58.841,P=0<0.01,模型显著,调整的R2=0.2310,说明模型能提供23.49%的解释。智力资本与市场导向能力的系数为1.257,p值<0.01,市场导向能力的系数为 0.0459,p=0.3826,不显著,智力资本的系数为0.4777,p值小于0.1,显著。回归分析的结果有效地支持了H2b,说明企业智力资本通过提高企业的市场导向能力,实现企业的效益和业绩。企业的智力资本越丰富,对市场信息的把控越是全面和细致,越能提升资源向产品转化的效率,实现绩效创造。

(3)智力资本、应对变化能力与企业绩效。在对智力资本、应对变化能力和企业绩效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F=120.918,P<0.01,调整的 R2=0.3272,模型通过检验,应对变化能力的系数为3.2658,智力资本与应对变化能力的乘积系数为1.988,两者的p值均小于0.1,智力资本的系数为0.0334,p值为0.4519,不显著。回归结果表明智力资本能通过提高应对变化能力正向影响企业绩效,验证支持了假设H2c。智力资本尤其是其中的结构资本越丰富,企业的组织流程越完善,应对内外要素变化的能力越强,企业在竞争中越具备优势地位,效益水平越显著。

(4)智力资本、吸收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智力资本和吸收创新能力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方程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98.8210,P<0.01,调整的R2=0.2841,智力资本和吸收创新能力的系数为1.2670,智力资本的系数为0.2708,吸收创新能力的系数为0.0871,三者的p值均小于0.05,结果显示智力资本越多的企业,其吸收创新能力越强,越能提升企业绩效水平,支持了H2d,且作用显著。智力资本通过提升企业吸收创新能力实现创新资本的效用,促进企业绩效的产生。

(三)稳健性分析。表5显示,改变解释变量,将智力资本以均值为分界,取大于均值的智力资本值代替智力资本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仍然一致,说明所采取的评价方法和解释变量较好。将企业规模按均值划分后,取大规模企业替代企业规模,回归分析显示一致,说明结果是一个比较一致、稳定的解释。最后按照企业规模和产权性质进行分样本检验,SIZE0=1表明是大规模企业,SIZE0=0表明是小规模企业;CQ0=1表明企业是民营企业,CQ0=2表明企业是国有企业。检验结果显示一致,模型稳健。

表5 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对智力资本、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整理后,对800余家高科技上市公司2007—2015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得出了以下实证结果:

第一,动态能力能显著地促进企业产生绩效。假设1得到支持。动态能力作为组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第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智力资本对绩效的提升作用是通过动态能力作为中间过程实现的。从动态能力的各维度来看,智力资本能有效地通过提高资源运用能力、市场导向能力、应对变化能力和吸收创新能力来实现企业的业绩和效益。H2、H2a、H2b、H2c、H2d 得到验证。智力资本是能力构建的基础,一方面它以实物的形态为能力的产生提供物质资源基础,另一方面,智力资本中无形的知识要素能显著提升动态能力的生成水平,从而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与综合能力,实现绩效水平的提升。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组织,企业要想开拓产品市场并获取持续优势,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高效的转化资源的方法和经验,通过积累智力资本实现动态能力的提高,提升将资源转化为知识的效率。因而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一方面要注重资源的积累尤其是智力资本的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资源的运用,高效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向能力的转化,总结和积累资源转化成能力过程中的经验,提升企业应对外部竞争的能力,实现效益。

猜你喜欢
智力动态资本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动态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中国影视资本“拥抱”海外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网络电台陆续获资本青睐盈利模式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