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实效性的探讨

2018-09-14 10:50欧祥明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实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欧祥明

【摘 要】数学是一门对逻辑和思维要求极其严格的学科,很多学生表示最难学习的就是数学,特别是解决问题一类的题目,不仅难以找到数量关系,也不易理解,只凭熟记公式是很难提高教学效率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诉求,不利于构建灵活课堂。作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只有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今后提高教学实效性打基础。本文就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进行探究,结合教学方法与评估的科学方式来建立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145-02

顾名思义,教学实效性是教师在教学完成后,学生通过学习所取得的进步。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教师授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实效性,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是公认最难学习的科目之一,这不仅仅因为数学与大量公式的记忆有关,还需要学生准确计算,分析题干的含义,找到出题人的“陷阱”,并且保证任何一个步骤都不能出错。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改革正在深入实施,整合教学资源、坚持因材施教并教给学生解题的技巧才是提高实效性的关键[1]。另外,作为课堂的两大主体,教师与学生也要紧密配合,唯有共同努力,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才能彰显教学的意义。

1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

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学习的榜样,在授课中教师又是课堂的“把关人”。因此,教师必须起到引导教学的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让数学变得更加贴近实际。首先,教师要树立榜样作用,无论是言行举止、行为规范还是日常着装都要大方得体,在课堂上能够用正确的语言进行教学[2];其次,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教给他们人生道理,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一些小学生特别不喜欢教师将他们看作小孩子,所以在教学之余,教师要多和他们平等的沟通和对话,尊重他们的想法;最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而不是拘泥于书本。在学生由于创新思想而做错题目的时候,要多包容,不能因为一次错误而停滞不前。例如,在教分数性质的时候,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有的学生善于思考,就会提问教师,分子、分母同时加上相同的数(0除外),是不是分数值也不变[3]。这时候教师不能批评学生或乱猜测,反而要表扬他们主动思考问题。

2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保证高效教学,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小学生年纪较小,对于数学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特别是无法理解学习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教师不能一辈子跟着学生,题目也无法完全讲完,学生唯有自身具備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才能学好知识[4]。

对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学习,让他们深入理解数学。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空间,让他们自主分析题目,并引导他们解答难度较高的问题。在课下也要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他们每天都做一些数学题,从而让思维变得更活跃。

3 从教学模式、方法等来讲

对于小学生而言,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很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学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相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来授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激发,对数学也不会感到“头疼”。

3.1 增加互动实践环节,通过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心智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他们只是被动的跟着教师的指导。对于小学生注意力容易转移的问题,教师需要通过一些外界的东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为教学披上游戏的外衣。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将学习变成一种游戏,他们更加容易接受。例如,小明一小时走30米,小红一小时走20米,小红在小明的前方100米,请问多久之后小明能够遇见小红呢?这是最基础的相遇问题,在讲解相遇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两名学生扮演小明与小红,将问题中的一些抽象事物变成实际的,将整个相遇过程生动地扮演出来,这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些联想。并在亲自扮演以及体验后在脑海中建立模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5]。

3.2 利用微课实施教学

随着微课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了辅助教学的必要手段。学生在课下时间,可以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将课堂重点进行复习,在打破单一教学方式的同时,也便于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有学生表示,十几分钟的微课完全不浪费时间,还能够加深印象,即便是由于生病等原因没有及时到学校听讲,借助微课这一模式也可以学到知识,不用担心跟不上教师的进度。

3.3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最快地融入课堂,并以更贴近学生的方式来授课,构建多元化的课堂。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先用3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用力拉,再用4根小棒围成一个四边形,捏住对角用力拉,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最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4 完善教学评估机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和成效,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如何让课堂评价去激励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当前小学数学实效性提高的关键。

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客观情况具有针对性地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的评价也有所不同,对于优等生,教师可直接给予鼓励,避免安于现状;对于中等生,教师的评价要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对于学困生,教师的评价要努力寻找闪光点,使他们打消自卑、恐惧心理,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同时,对于学生的评定不能“一考定终身”,而还要将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课堂发言次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自主思考能力等综合起来进行评估,尽可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们,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总的来说,基于小学生数学学习遇到的各类问题,要建立高效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率,就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让教师和学生积极配合,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还要改变原来单一教学的方法,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确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创设轻松愉悦地教学情境。尤其是要完善评估机制,不能以考试“论成败”,而是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谢晓阳.实现课堂互动,提高教学实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2).

[2]陈玉焰.有效探究合理接受——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谈学习方式的选择[J].新课程(中),2017(12).

[3]林秀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38).

[4]段建军.多媒体课件为小学数学课堂提效[J].教育,2017(34).

[5]干国华.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探析——以“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为例[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05).

猜你喜欢
实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