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积木比赛》教学案例

2018-09-14 10:50阴良娟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推理能力空间观念小学数学

阴良娟

【摘 要】《搭积木比赛》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中的起始课,这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并能由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推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O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170-02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①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②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正方体的数量范围。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1.2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辩证主义的思想观点[1]。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难点:能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范围。

3 教具学具

课件、小立方体(学生用5个),大立方体(教师用8个),方格紙(每人一张)。

4 教学过程

4.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大家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吗?你知道文章中的主人公为什么画的杨桃和别的同学不一样呢?是啊,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看到的会是不一样的。而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由前面学的课文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

4.2 自主探究

4.2.1 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

观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数学课,首先请按老师的指令来搭一个立体图形,谁愿意到前面来搭?

a 用三个正方体横着搭成一排。

b 在这一排右边第一个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正方体。

c再在最右边第一个正方体的上面的上面再放上一个正方体。

师;现在进行作品展示,这位同学搭建的立体图形,和你搭建的一样吗?

师:接下来,我们来仔细观察这个立体图形,先从正面看,要注意什么?(眼睛要平视正面),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生描述)是这样的吗?(屏幕展示)(给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设计意图:由旧知识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同时分散难点。)

老师再来说一个指令,请你接着做。谁愿意到前面搭?

指令:把第三层的正方体放到最前面正方体的上面。请同学们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形状?(等一会儿)你能把你看到的画下来吗?画画看,同桌互评。

4.2.2 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课件出示)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你知道这个立体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吗?

师:请同学们先来想象一下,再动手搭一搭。(小组合作)

师:真聪明,根据给出的两个平面图搭出了这么多的立体图形,看来给出两个平面图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的立体图形。刚才同学们是用几个小正方体搭出了立体图形?

生:5个

师:用4个行不行,试试看。(大家摆摆看。生汇报)

师:如果再给一个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你能确定这个立体图形吗?还能再搭出一个不同的吗?

师:通过刚才我们给出两个面或三个面搭立体图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发现新问题。)

4.2.3 训练提升,开拓思维(课件出示)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立方体?最多可以有几个小立方体?(设计意图:不同的练习,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创造,充分享受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2]。

4.2.4 畅想收获

这节课,我认为注重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只有对事物多方面的认识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属性,抓住事物本质[3]。在开课伊始,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进行观察,想象。由浅入深,从直观到抽象,通过摆一摆活动,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再通过学生自己和小组合作操作观察来印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最后通过训练提升进行学生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感悟体会到了从两个不同方向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当然学生问的水平有高有低,问题有多有少,不管学生情况怎样,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交流,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都有好处。

【参考文献】

[1]叶昭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科教文汇旬刊,2007.

[2]李莎.如何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有效地学习数学[J].读与写:下旬,2015(19).

[3]肖忠孝.浅谈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

猜你喜欢
推理能力空间观念小学数学
试析初中数学推理能力培养
基于推理能力培养的“进位加法”教学实践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