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效能感的影响

2018-09-15 08:20陈晓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8期
关键词:针对性效能依从性

陈晓燕

(广东省东莞市康华医院护理部 东莞 523080)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多因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导致神经功能不同程度的缺损。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等,其中以脑血栓形成为最常见类型,约占脑卒中的60%[1~2]。康复治疗是目前提高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自体功能预后的主要方法[3]。受康复治疗时间长、患者不适感强、康复进度缓慢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依从性差、效能感较低等现象,影响康复治疗效果[4~5]。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选取我院10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和效能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针对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52例。针对性护理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53~73岁,平均(64.71±5.57)岁;合并症:糖尿病 11例,高血压病22例,高脂血症17例,冠心病2例。常规护理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52~78岁,平均(65.02±5.31)岁;合并症:糖尿病10例,高血压病21例,高脂血症15例,冠心病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具体如下:根据患者目前恢复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加强基础护理,同时配合心理干预和相关康复治疗,及时为患者解答疑惑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康复治疗过程中,做好相关防护措施,避免摔倒等意外的发生。

1.2.2 针对性护理组 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制定护理计划。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病情、危险因素、生活习惯、爱好、性格、运动、心理状态等进行评估,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同时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方案,增强其体质。(2)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康复训练的目的、过程、项目,并纠正患者对康复治疗的错误认知,并告知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肢体训练。肢体训练直接关系着患者后期疾病恢复情况,应循序渐进,首先从简单的坐立、翻身、抬腿,逐渐过渡到下床、扶拐、慢走、直立行走和上下楼梯等;患者接受肢体训练时,应由慢到快进行,最大限度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必要时联合针灸、按摩等中医干预,促进关节功能较快恢复。(4)心理护理。脑梗死患者多伴有行动不便和语言功能障碍,患者多因情感表达不畅及疾病影响,导致沟通交流能力下降,继而较易伴随沮丧、失望、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可能抵抗治疗,影响康复效果,护士应当根据患者性格特征,积极与之沟通,并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通过简单通俗的语言与患者交流,并指导家属应给予患者较多的支持、鼓励与关心,使其以积极健康的形态面对治疗。(5)语言训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语言训练环境,根据患者兴趣播放歌曲或影视节目,增强患者表达欲;同时,指导患者从简单的字、词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句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康复治疗依从性和效能感。(1)依从性评估:患者积极参与各项检查、治疗、护理,为依从性高;患者对于治疗、检查、护理有1~2次不配合,为依从性一般;患者有抵抗或排斥治疗、检查、护理现象,为依从性差。有效依从率=(依从性高+依从性一般)/总例数。(2)效能感评估参照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31分表示效能感高,21分≤评分≤31分表示效能感一般,分值<21分表示效能感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治疗有效依从率比较 干预后,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效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治疗有效依从率比较[例(%)]

2.2 两组效能感比较 针对性护理组效能感高构成比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效能感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人均寿命的增长,脑梗死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提高,对脑梗死后的康复治疗要求也越来越高。脑梗死在成功抢救后,虽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其临床症状也逐渐减退,但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干预直接关系预后[6~7]。研究表明[8],脑梗死后神经细胞可出现不可逆性损伤,当机体在遭受严重损伤后,脑神经中的部分干细胞可能转变为新的神经细胞,从而重建神经系统。因此,在这个过程,就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刺激促进患者神经系统恢复重建。常规护理难以满足患者需要,患者在长期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治疗依从性差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脑梗死患者恢复期间肢体活动受限,易伴随焦虑、沮丧、失望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患者预后。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消极心理,提高患者对康复治疗的认识,同时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达到最佳预后效果[9~10]。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性护理组康复治疗有效依从率、效能感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上所述,表明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有效依从率和效能感方面较常规护理更有效,更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猜你喜欢
针对性效能依从性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