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附龙葵汤对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8-09-19 02:11徐玉芬宋斌斌陈文宇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龙葵主症直肠癌

李 侠 徐玉芬 宋斌斌 陈文宇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 浙江 嘉兴 314000

直肠癌为我国人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由于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发病中晚期时确诊,导致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被延误,预后变差[1]。晚期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风险性较高,术后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较大,故临床多对晚期直肠癌患者实施保守治疗[2]。笔者采用芪附龙葵汤佐治晚期直肠癌36例,观察其疗效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移抑制基因23(nm23)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①直肠癌初诊患者;②疾病诊断结果同时符合《内科学》[3]第8版中的直肠癌诊断标准和《现代中医肿瘤学》[4]中提出的直肠癌诊断标准。③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证或脾肾亏虚证[5]。湿热蕴结证主症为腹痛腹胀,大便滞下,里急后重,大便黏液,时伴有脓血,肛门灼热感,舌质黯红、苔黄腻。次症为口苦口干,溲短赤,身热不扬,脉滑数等。具备主症3项+次症2项即可诊断。脾肾亏虚证主症为腹痛下坠,腹部肿块增大,大便频数,便下脓血腥臭,舌质淡黯、苔白。次症为口淡乏味,少气纳呆,腰膝酸软,形神俱衰,脉沉细。具备主症2项+次症2项即可诊断。④无认知功能障碍。排除:肿瘤细胞发生转移;病情危急,入住ICU;过敏体质,无法接受化疗。

1.2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3例晚期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将7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共37例,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39~72岁,平均58.69±4.64岁。观察组共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38~74岁,平均58.37±4.5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实施化疗方案。均为替吉奥(每粒含:替加氟20mg,吉美嘧啶5.8mg,奥替拉西钾19.6mg)+奥沙利铂(50mg)。替吉奥餐后服用,剂量为 40mg/m2,将130mg/m2奥沙利铂加入至5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自化疗第1d开始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1d为1个化疗疗程,两组患者均化疗4个疗程。在化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芪附龙葵汤治疗。药物:黄芪30g,茯苓20g,补骨脂、仙鹤草、丹参、郁金、白芍各15g,熟附子、陈皮、山茱萸、干姜、龙葵果、石菖蒲各10g。每日1剂。煎取300ml,早晚餐后服用,连续治疗2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两组临床疗效,EGFR、nm23蛋白、HMGB1的表达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疗效标准:参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6]制定。分为CR:目标病灶完全消失;PR:目标病灶长径总和与治疗前比较缩小超过30%;PD:目标病灶长径总和与治疗前比较增加未超过20%,未出现新的病灶;SD:目标病灶总和与治疗前比较增加超过20%或出现新的病灶。生存质量:评价工具为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量表(QOL),该量表中共包括12个条目,每个条目的评分范围均为1~5分,总分60分。

3.3 EGFR、nm23蛋白、HMG-B1检测标准:阳性判定标准:细胞膜或细胞质出现黄色或棕黄色细颗粒为阳性细胞。EGFR阳性细胞数占肿瘤细胞总数的比例大于5%判定为阳性表达,nm23蛋白阳性细胞数占肿瘤细胞总数的比例大于20%判定为阳性表达,HMG-B1占肿瘤细胞总数的比例大于10%判定为阳性表达。

3.4 结果:分述如下。

3.4.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3.4.2 两组EGFR、nm23蛋白、HMG-B1表达情况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表2 两组EGFR、nm23蛋白、HMG-B1表达情况比较

3.4.3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对照组36 37 34.15±4.02 33.29±4.25 42.75±5.06*37.14±4.88

3.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3例,脱发1例,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出现腹泻3例,骨髓抑制1例,脱发2例,发生率为16.2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4 体会

中医学中早有关于直肠癌的相关描述,认为该疾病属于“下痢”“滞下”“脏毒”等范畴,病机乃正气亏损、邪气侵犯、饮食不节所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障碍、阴阳失衡,气血津液凝聚,日久致肠道功能紊乱,最终发为肿瘤,治宜化瘀祛痰、温阳益气、清热养阴。芪附龙葵汤方中,黄芪入脾脏,可扶中州、利水湿,而附子入肾脏,可补元阳、化阴水,二药联用可同治脾肾,补火生土;干姜温中散寒,运化水谷,促使脾阳得温,和附子联合应用可增强温阳之力;补骨脂气温、味辛,可暖水脏,为壮火益土之药,可补益肾阳,三药合用可增强补火生土之功;鲜龙葵果消肿散结,清热解毒;郁金、丹参共用能活血化瘀;石菖蒲芳香走窜,化湿辟瘤;茯苓利湿健脾;仙鹤草补虚强壮;山茱萸补肾填精;白芍养阴;陈皮有理气化痰醒脾之功,可调和诸药。诸药联用,共奏化瘀利湿祛痰、温阳益气、清热养阴之功,契合直肠癌病机特点[7]。

现阶段关于芪附龙葵汤治疗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尚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为明确该方剂在直肠癌患者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该方剂与化疗联合应用对晚期直肠癌患者实施治疗,分析该方剂应用对晚期直肠癌患者疗效、EGFR、nm23蛋白及HMG-B1表达的影响。既往开展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EGFR在肿瘤血管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血管生成为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关键,故EGFR高表达会对直肠癌患者预后产生影响。nm23蛋白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功能,其高表达能够抑制肿瘤细胞扩散和转移,低表达会对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产生促进作用,故也可用于评价直肠癌患者的预后[8]。HMG-B1为存在于细胞核内的一种染色质蛋白,能够调控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近年来开展的研究发现,HMGB1还是一种炎性因子,参与了多种炎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高表达会导致患者预后变差[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EGFR、HMG-B1的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低,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高。为能够更客观地评价芪附龙葵汤在晚期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还对比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

本次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芪附龙葵汤能够抑制直肠癌患者EGFR和HMG-B1的表达,促进nm23蛋白的表达,用于治疗晚期直肠癌,能够延缓患者病程发展,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

猜你喜欢
龙葵主症直肠癌
郭淑云“抓主症”诊疗特色简析*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困扰吧, 女性!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中医证候临床评价的探讨
龙葵果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龙葵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