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问题分析

2018-09-19 09:33邢佳佳夏仲
大学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独立院校人文关怀辅导员

邢佳佳 夏仲

[摘 要]当今高等教育进入自动化时代,大学生对科技的了解与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人文关怀的解读能力不断下降,突出表现为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增强、学生群体孤独感凸显、学生之间矛盾加剧等。针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落实好人文关怀行动的对策,以有效应对独立院校中出现的人文关怀危机。

[关键词]独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8-0133-03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并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完善自我,延伸自我能力。因此,人们认为科学技术能够解决道德、人文问题,如当今我们面临的抚幼养老的问题。但“孩子和老人并非社会问题,直到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他们。我们似乎很想把生命过程中的某些阶段宣布为‘问题,并且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它”[1]。科学技术真的能够解决人文道德中的陪伴问题吗?这预示着我们将陪伴的含义,已经简化到了“与什么东西互动”的底线上。我们用科技简化了陪伴关系,并将这种简化视为常态,从而人与人之间的人文关怀被弱化,人的“异己性”缺失,缺少同理性,各种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人们开始从新审视社会、集体、个人。

自五四运动以来,我们开始挣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引进西方的“德先生”和“赛先生”。“许多人想把自己的社会建设成为与原来不同,同时能够与西方社会相匹配的社会。”[2]自此之后,中国的自然人文观被科学社会观所取代,对世界的认识从“天人合一”转变为人定胜天,从奉献主义转变为利己主义。中国的教育也随之出现了巨大的变革,诸如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考核方式等。至此,人文精神在高校全面衰退。

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之后,中国的教育体系全面模仿西方,西方大学的教育模式全面取代了中国传统书院的教学模式。在西方传统教育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3]。教育内容也摒弃了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的研读,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科学与实用科学教育的引进;“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在校园遭到无法逆转的错误解读。学生通过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可以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从而忽略了对自身道德的培养。这也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家庭矛盾日益突出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人文关怀缺失的重要元凶,父母离异、过分溺爱都给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因此,21世纪大学生的标志性形象,就是将自己捆绑在设备上,对真实的社交活动持有戒心,将人与人的情感和真实生活寄托于科技设备以及各种奇妙的装置之中,这就是我们的社会所面临的人文困境。娱乐化的微消费模式冲击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微时代下,微话题、微内容的娱乐化使青年大学生陷入娱乐狂热的同时,更陷入惊人的、现实的冷漠之中。这些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矛盾突出、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和交流方式,以手机为媒介的间接交流模式逐渐取代有效的、直接的面对面交流。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大学生孤独感增强,即便是在繁杂的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依然感到孤单。

现实社会环境、高校教学模式、学生的生活状态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高校辅导员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如何更好地实现人文关怀,这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二、人文关怀的概念及其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到: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何为人文关怀?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但究其本质,人文关怀是对个体的人的主体性及其存在方式的关怀;是对人的本性、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发展、人的自由等各个方面的唤醒、保护和推崇;是对人的理智与情感、意志与需要,理性与非理性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理解和尊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前,人文关怀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其有助于解决社会上出现的道德问题,是依法治国的重要补充。第二,其有助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餐化”的时代,人们习惯了以物质的满足作为衡量人发展的基本标准,因而才会出现所谓的“高分低能”、“土豪”等代名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发展片面化的结果。第三,这有助于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前的大学生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和外在满足;在学业上相信高分造就人才,忽视道德方面的提高;精神上拜金主义、攀比之风盛行,责任意识差,价值观产生严重偏差。第四,这有助于培养人们树立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庄严崇高的道德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鲜明的个人意识与集体主义风格、健康开放的文化心态与精神面貌等。因此,高校作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场所,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的现状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充分肯定了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人文”最早出现于《易·贲》中,载:“文明之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主要是相对于天文而言的,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不断充实发展,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涵盖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内容的文化概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怀主要体现在培养合格的、有道德的人的基础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道德培养、教育人成为合格的人、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服务人的基础需要,从而促进人的进一步完善。

就当前而言,高校在人文关怀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第一,坚持“以德树人”,关注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合理规划课堂设置,培养“有德之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育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第三,全方位着力打造校园文化,满足学生第二课堂的精神需要;第四,坚持完善基础设施,满足学生的外在需求;第五,提高学校各基础部门的服务意识,使整个“服务意识”下沉。

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是更好更快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独立学院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但由于其发展历史较短在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问题,诸如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稳定、学生整体素质较低等。尽管各大高校都在努力地贯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思想和理念,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对人文关怀的认识不足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对经济效益的过分关注使得部分独立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谈不上人文关怀了。这主要表现为,领导层对人文关怀的不重视,以学生的就业率作为衡量思政工作效果的标准;独立学院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员配备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由于独立学院重效果、轻过程,重实践、轻人文,从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独立学院所占的比重不断弱化。从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情况调查中可知,独立学院的学生认为自己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指导。

(二)人文关怀的实践不力

这一方面表现为人文关怀内容的片面性。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很多院校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放在规章制度管理和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上。以辅导员工作为例,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等。在诸多工作中,辅导员很难将重点放在人文关怀上,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对学生成绩、生活、心理状态的关心上,无法上升到人文关怀的层次。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人文关怀的途径比较单一。目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也只是局限于效果不太明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活动以及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等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由于其较强的理论性,课堂往往成为学生的“自习室”,人文关怀效果也不太明显;而校园活动的开展大多时候也是流于形式,学生在学生社团和活动中很难获得人际关系上的满足。调查显示,将近半数的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评价是较为消极的。

十几岁的少年告诉我们,他们和手机一起睡觉,即便他们没有携带手机的时候,比如当手机存放在学校储物柜的时候,他们似乎还是能知道自己的手机在震动。他们在社交网络上培育友谊,同时又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朋友。他们整天联系,但不确定他们是不是在真正的交流。

此外,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往往以手机作为沟通媒介,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乃至人文关怀仅仅只停留在设备上,人文关怀被进一步“稀释化”、“虚拟化”。

五、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意识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首先,要加强独立院校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尤其是党政领导队伍对人文意识重要性的认识,要恢复知识分子的“正气”。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正气要比一般的做好人好事还要更进一步,这是为人在宇宙中的定义,属于最广义的定位,属于最广义的道德境界”。教师队伍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境界,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文关怀“掷地有声”。要在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的前提下纠正以往片面、错误的认识,教师队伍也应将人文关怀纳入教学理念中,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其次,要加强行政、后勤队伍在工作中的服务意识,切实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全面落实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要有较强的人文素养。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的定位上要明确一切以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大力弘扬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提升人的价值性目的。其次,树立平等的教育观念。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过程中,平等关系是极其重要的。教育者不能只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这样反而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应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注重精神上的沟通,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想学生所想,盼学生所盼,不以分数高低、关系远近取人。再次,提升自身道德水平。习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提升自身道德情操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最后,要提高教育者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人文关怀在高校中的体现就是:“以学生为本”,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德观念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而高校教育者做的就是育人的工作,因此我们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三)落实好人文关怀的行动

首先是内容方面。人文关怀在内容上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恋爱、就业、家庭、经济状况,更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疏导和关怀。其次是途径方面,注重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同时,要注意防止学生陷入对手机的过度依赖,警惕手机“幻肢痛”症状的出现。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的面对面交流,从而提高人文关怀的现实效果。再次是监督评估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不仅需要依托校内管理体制的监督和评估,更要走出去,接受社会和家庭的监督。例如关注社会实践基地、校友会、家长群等对学生和学生所在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反馈。此外,加强学生的自我监管意识也是极其重要的。在校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进行思想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方面的自我评估,营造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

獨立学院在将来中国的教育界中必将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平衡科技应用和人文需求也应纳入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范围。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理应是独立学院立足之本;提高独立学院教师的人文素养是独立学院继续前进的动力;加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独立学院不断发展的保障。

[ 参 考 文 献 ]

[1] 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M].周逵,刘菁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19.

[2] 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42.

[3]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7:70.

[责任编辑 陈 明]

猜你喜欢
独立院校人文关怀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独立院校图书馆服务咨询体系的构建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慕课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思考
翻转课堂在独立院校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