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卖技术”

2018-09-20 20:41姚心璐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8年9期
关键词:金服架构蚂蚁

姚心璐

4个半月,是蚂蚁金服与南京银行签订合作后,上线互联网金融平台项目所用的时间。

这超出了许多行业人士的预料。2017年的云栖大会上,南京银行在演讲提到该项目只用了4个半月时间,当场有人表示,“一般有钱有人(才)的银行也要花上几年”。

数年时长,市场和银行都难以等待。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正在对传统银行业务持续加压,日益增加的线上交易量,对原有系统能力提出挑战,如不升级,未来数年内,银行系统或将无法承载。在当前行业环境下,无论是高计算量、低成本的IT系统,或是线上化、智能化的单项技术,都为银行所需。

相比于人力、技术重投入的自建模式,接受科技公司的“技术输出”或许是更为快捷的方法。不止一位科技公司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可以将银行长达数月、数年的研发时间,缩短至几十天,甚至几天。

一边是银行的需求增加,另一边,作为供给方,科技公司的“输出渴望”也在增加。

“原有做互联网场景的公司,有数据和客户积累,也有风控、征信等方面的投入,取得较好效果,它们开始将这些能力与产品,通过输出的方式变现。”兴业数金战略与研究总监黄杰对《21CBR》记者分析说,“一方面能为自己的金融服务提供更充裕的资金基础,另一方面也在输出服务中,通过服务费实现新的商业模式。”

自建道路

蚂蚁金服的技术发展,源于支付宝的“业务倒逼”。

与所有传统银行一样,起初,支付宝基于IOE架构而运作。IOE包括IBM服务器、甲骨文Oracle数据库和EMC高端存储组成的IT技术架构,长久以来,成为银行业的标准配置和唯一选择。

经过10余年优化,以及广泛应用场景验证,IOE架构在稳定性、兼容性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以Oracle为例,支持从并行机、大型主机到个人电脑等100多种硬件,兼容多项国际及国家的数据库标准。

科技行业的优势不会持久不变。针对传统企业的计算需求构建的IOE架构,面临着新环境的挑战,比如,Oracle的运作依赖IBM小型机等高度稳定硬件环境,当计算量上升时,企业的硬件成本会随之增加。

这是互联网公司面临的困境,“小额高频带来计算量的爆发式增长。”蚂蚁金融科技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樊华对《21CBR》记者解释,“对系统来说,每笔交易金额无论是1元还是10万元,它们的计算量都是相同的,所以在电商、互联网金融出现后,小额高频交易让传统系统不堪重负。”

由于电商的迅猛发展,2008年阿里成为Oracle最大用户之一,数据库规模居亚洲首位,数据逐渐难以处理。彼时,2009年才首次启动、屡屡创下行业内短期交易量巅峰的“双十一”活动尚未开始。

面向未来,蚂蚁金服有两种选择:继续使用IOE系统,增加预算、添加服务器,但仍有无法承载极端交易峰值的可能;或者,尝试自主研发IT系统。

蚂蚁选择了后者,这不意外,此前亚马逊、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已经走上同一条道路。

同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坚加入阿里,担任集团首席架构师,提出了风靡业界的“去IOE”概念。2009年,阿里开启云计算研发,不久,北京大学首批长江学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阳振坤加入阿里,带领团队开始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的研发。

“2007年先开始分布式改造。相对传统单机的性能局限,分布式架构可以通过增加设备,几乎无限地扩展计算能力。”樊华介绍说,“云计算为分布式架构应用按需灵活调配资源,实现自动化管理,而OceanBase也是一种采用分布式架构的数据库。”

以上多项技术,在2015年10月整合为金融云,正式发布。“蚂蚁金融云使单笔支付的系统成本从传统IT架构的几毛钱降到1分钱,单笔贷款的系统成本降低到1元以下。”时任蚂蚁金服CEO的井贤栋当时提出,未来5年,计划为1000家金融机构进行金融系统升级。

2015年开业的网商银行,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蚂蚁金融云的可用性。作为阿里系成员, 网商银行是国内首家将核心系统架构在金融云上的银行,采用全分布式架构,并基于OceanBase数据库开发。

当时不乏怀疑的声音,一位银行从业者曾对媒体表示,网商银行核心业务单一,对系统压力相对较低,传统银行业务繁杂,暂时难以全盘采用分布式架构。

“与大型银行动辄几十亿元的科技投入相比,中小银行在科技方面存在明显劣势,一是金融科技人才欠缺,二是金融科技投入不足。”

樊华对《21CBR》记者坦陈,从2015年到2017年中的一年半,是金融云的“打磨阶段”。“网商银行相当于蚂蚁金服的技术试验田,毕竟内部灵活度高,今天提个需求,回去加班加点赶出来就可以用。对外服务一定要产品化,比如成熟的文档体系、服务承诺和明确的产品路线图规划。”

樊华以“3个9”和“4个9”举例解释。按照金融行業的普遍要求,IT系统至少要达到“4个9”即99.99%的可用性。在系统可用性表述中,“3个9”意味每年停机10小时,而“4个9“则为1小时,后者对技术产品的要求极为苛刻。

在打磨阶段,蚂蚁金服一边将已投入使用的技术进行产品化,一边持续为新架构研发匹配技术。

比如系统监控,在传统IT环境下,因为服务器、数据库和存储来自不同厂商,难以实现统一监控。同时,该架构下服务器数量较少,也可采用人工监测。而分布式架构不同,动辄数十、上百台机器同时运作,人工检测故障来源,耗时耗力。但系统完整性高,可以实现统一监控。“蚂蚁原本有一个ICM系统管理工具,通过一些简单配置,我们将其与分布式架构整合,形成实时监控。只要出现故障,可以快速定位到问题机器。”

到2017年,蚂蚁金融云中的分布式监控、全链路压测、弹性伸缩等功能日渐成熟,按樊华的说法,“已经形成一整套方法论和产品体系”,对外输出技术准备就绪。

而银行方面是否准备好接纳来自互联网公司IT系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适时出现了。

吃螃蟹者

南京银行有自己的焦虑。银行业务正遭遇互联网的严重冲击,无论是线上巨头的直接竞争还是行业的线上化趋势,都迫使银行将金融科技提上日程。

近几年南京银行发力线上金融业务,交易量呈现爆发之势。南京银行首席信息官余宣杰告诉媒体:“线上业务发展速度超出预期,对IT系统造成极大的挑战……”

这是当时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矛盾,除了少数几家大行,大多中小银行自建线上系统大都难以达到预期。“与大型银行动辄几十亿元的科技投入相比,中小银行在科技方面存在明显劣势,一是金融科技人才欠缺,二是金融科技投入不足。”易观金融分析师王西梅对《21CBR》记者分析道。

2016年中,南京银行在评估中发现,按时下的增长速度,第二年的单年业务量将超过2016年以前所有业务量总和。以当时系统的承受力,是难以承接如此巨大的业务量。寻求变革,箭在弦上。

2017年9月,南京银行与蚂蚁金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不是类似代销、产品研发类的表层合作,与网商银行相同,蚂蚁金服将帮南京银行搭建基于阿里云和蚂蚁金融云的全新线上核心系统。这种系统搭建方式相当于阿里云制造手机,蚂蚁金服搭建iOS系统和App Store,南京银行研发App。

“银行最重要的是管理风险,是风险厌恶型。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敢于第一个做这样的创新尝试,真的非常难得。”时至今日,回忆起合作初期的抉择,樊华仍对南京银行的创新意识和对架构选型的决断力赞叹不已。

两种业态的合作,也会有观点交锋。从银行的角度出发,改变多年的使用习惯并不容易,即使拥有国产化情怀,在数据库的选择上仍然慎之又慎,毕竟,Oracle是一个更熟悉、也更稳妥的选择。蚂蚁金服则已经完成了“去IOE”,已经可以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架构打通金融核心IT系统、数据库、风控、AI等技术。蚂蚁金服技术团队想让银行业相信,他们有能力提供完整的服务方案。

双方的合作谈判进入决策阶段时,阳振坤亲自上阵,介绍OceanBase的技术特点。

“对方提了很多技术问题,阳老师都回答得很认真,比如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我们在网商银行是怎么做的,那个问题还解决不了,但是有一个方案可以尝试。”樊华回忆说,阳振坤的专业和坦诚,对最终结果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蚂蚁金服的本土优势也是加分项,使用自主研发数据库,满足了银行的“国产化情怀”。在实用角度上,OceanBase的研发团队在国内,一旦出现任何问题,立刻调动资源解决。相比之下,使用海外数据库,出现问题时需要与海外总部沟通,一来二去,减弱了时效性。

双方最后一次技术讨论,南京银行选择了OceanBase。会后,阳振坤、樊华等人与南京银行技术团队拍照留念。樊华期待,有一天,当OceanBase在行业中的地位也如前辈般普及时,追溯过往,这张照片象征着一种开始。

全套采用蚂蚁金融云技术,为之后的产品研发打开了“方便之门”。樊华回忆说,在筹备同城双活项目期间,OceanBase起到重要作用。

同城双活是银行数据库的一种运作方式,在传统模式下,银行惯用主备份数据库,备份中心仅用于数据同步,仅在主机故障时,才会顶替工作。其隐患在于,主备切换时可能出现中断,甚至长达30分钟到1小时,用户端感受明显。改建双活数据库,意味着主备机同时工作,任何一方故障,均不会影响运作,从而提高业务可持续性。

“双活的容灾方案中,最重要的是数据库。”一位接近蚂蚁金服的业内人士分析说, “前期如果选择Oracle,这个环节有可能受制于人,很多设计方案都要取决于对方能否支持。但OceanBase数据库属于蚂蚁金服,为银行提供方案时自由度和系统性会更好。”

合作四个半月后,一期项目交付,平台成功上线“这是国内首次,金融科技公司将互金平台能力整体输出到银行。” 蚂蚁金融云总经理刘伟光介绍。

商业热词

银行业的圈子不大,与南京银行的合作,增强了蚂蚁金融科技的行业可信度。项目成功上線后, “几乎每个礼拜都有银行到南京参观交流”,“复盘时,项目研发团队反馈,原本以为技术迁移至少需要一个月,但实际上三四天就完成了,工作量远低于预估。关键是很多以往使用开源技术时碰到的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现在都已有解。”

自2018年5月起,华夏、光大、浦发和中信等多个银行与蚂蚁金服签订技术合作,虽非全部涉及底层架构,仍是蚂蚁在技术输出上的更进一步。

2017年到2021年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1.35%,2021年将达到736.99亿元。

看中金融技术输出市场的企业,正在日益增多。除了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科技公司,一些大中型银行业不甘示弱,陆续成立科技子公司,主攻金融科技的研发和输出。

兴业数金可被视为银行系科技输出的典型之一。2017年,原中小银行系统托管和维护的“银银平台”被升级为“数金云”,提供服务器、存储、虚拟化等全系统不同标准的云计算资源,包括底层基础设施、中间服务平台及上层应用服务。截止目前,已合作超过350家银行。

黄杰将输出的技术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IT基础设施和金融软件,另一类为单项技术或产品服务。”

蚂蚁金融云和“数金云”均属前者,此外,在单项技术和产品服务上,兴业数金先后研发了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票据流转鉴证平台“执剑人”、支付产品“风行通宝”等。近期,随着区块链的普及,又增添了区块链电子合同产品“倚天鉴”,主推合同的防伪溯源。

“科技输出已经成为商业热词。”黄杰说。数据也支持这个观点,根据IDC报告,2017年到2021年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1.35%,2021年将达到736.99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积极涌入市场的企业可分为三类:银行系的平安金融壹账通、兴业数金、建信金融科技,互联网系的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度小满、微众银行,以及科技创业系的马上金融、量化派等。

市场正在快速成长。两年前,樊华刚刚加入蚂蚁金服时,他所在的金融云产品团队仅仅20人,如今,他已经有200多名同事。

猜你喜欢
金服架构蚂蚁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高杠杆融资难以为继 央行叫停蚂蚁金服ABS产品
蚂蚁金服:区块链申请数全球第一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企业架构的最佳实践
蚂蚁找吃的等
三层架构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