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县近年烟蚜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

2018-09-25 01:16岳明礼
吉林农业 2018年18期
关键词:辉南县烟蚜防控对策

摘要:烟蚜一直是危害辉南县烟草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2016年和2017年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给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通过大量的田间调查,对烟区烟蚜连年重发生的原因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如何有效防控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烟蚜;重发生原因;防控对策;辉南县

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8.040

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作物布局以及栽培制度等的改变,辉南县烟区虫害逐年加重,尤以烟蚜最为突出。据统计,2016年~2017年,每年烟蚜发生面积都在千公顷以上,占全县烟草种植面积的93%左右,虽经药物防治,但仍造成12%~15%的损失,给烟叶生产造成极大危害,给产业发展造成极大困境。因此,探究高效、持久、安全的综合防治技术来防控烟草虫害,对于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实现烟叶优质、适产、低成本以及低残留的绿色、环保生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重发生原因分析

1.1气候条件对烟蚜发生较为有利

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在烟草团棵期到旺长期(7月15日~8月5日)期间都出现了少雨干旱的天气,这种气候特点给烟蚜大发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2 迁入虫源量大

烟蚜是一种乔迁式蚜虫类害虫。近年来,本地区无论是秩田期还是大田期虫源的迁入量均比前几年大。据调查,5月份秩田期每亩迁入虫量10342~21681头,7月份大田期百株迁入虫量402~1316头,高峰期百株虫量高达6129~37193头。

1.3 田间管理不到位

一是烟苗移栽后,未能及时抓好田间水、肥管理,培土不适时;二是在施肥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很多农户为追求产量,氮肥施用量过多,氮、磷、钾配比失调,且追肥过晚,导致烟株生长茂盛,叶片嫩绿富含高氮元素,植株抗逆性减弱。因烟蚜具有趋嫩性的特点,这样的烟株长势极易被烟蚜取食。烟蚜吸食后,虫体变得肥大健壮,雌蚜尤其明显,同时繁殖能力增强,繁殖速度加快,寿命也相应得到延长,其为害程度则加重;三是农户对打掉的有蚜枝、芽以及花蕾未能及时带出田间烧毁处理,导致烟蚜转株繁殖,危害进一步猖獗。

1.4 烟田生态平衡遭破坏

烟蚜天敌种类繁多,如草蛉、瓢虫、蚜茧蜂、金蚜蝇、蜘蛛、食虫蝽等,其中蚜茧蜂、瓢虫、草蛉对烟蚜的控制作用较大。据调查,近年来很多农户用药不加选择,使用了对天敌毒性高的农药,而且使用的次数也多达3~5次,致使田间蚜茧蜂、瓢虫、草蛉等的数量逐年减少,大量天敌被杀死灭绝,烟田生态平衡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自然界丧失了对烟蚜等害虫的控制力,导致烟蚜高频率猖獗为害。而且由于高毒性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烟叶的残留毒性增加,质量也相应下降。

1.5 农药防治技术不到位

烟蚜迁飞性和世代重叠繁衍的现象极为明显,给防治工作带来较大困难。据调查,近年来农户在烟草虫害防治上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存在重治轻防的陈旧观念,长期单一使用一种农药,不注重农药的转换、交替使用,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发生较为猖獗,形成了恶性循环。结果是增加了防治难度,加重了防治成本;二是防治方法不当,没有做到联防联治,随时有防治空白空间存在,使烟蚜有可乘之机,轮番进行为害;或者是喷药时间偏晚,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防效甚微,导致烟蚜大发生。

2 防控对策

2.1構建烟草虫害防控体系

烟草虫害防治工作不应只是农户自己的事,而应是农户、政府、技术人员相互紧密配合方能完成的任务。因此,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农户、合作社、政府、科技为一体的长期有效防控体系,在防治工作上不出现纰漏,做到组织有序,防治有章,治理有效。开展专项培训,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构建烟草虫害绿色防控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烟草虫害发生,保障烟叶生产安全。

2.2 完善监测网络,建立虫害发生预警机制

如果监测网络发现虫害的探视眼,可时时监测虫害发生动态。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烟草不同生育期虫害发生规律,搞好田间虫害监测、预报,及时预测分析烟田虫害发生趋势,为统防统治提供可靠依据。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健全测报网络;二是要改善测报手段;三是要强化测报人员的业务考核;四是要确保测报质量;五是要及时发布预报信息。

2.3 采用农业措施,增强烟株抗虫害能力

一是选用抗虫害品种。烟草属的不同种或品种具有不同的抗蚜性,抗烟蚜的烟草属植物,含有强大的烟碱毒素,可从茸毛分泌出来,烟蚜接触后就会出现类似烟碱中毒的症状;二是轮作。轮作是防治烟草虫害的基本措施之一。通过合理轮作,既能优化作物布局,又能有利于改变土壤肥力结构,还能有助于改善作物生长状况,起到抑制虫害发生的作用;三是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苗床应远离菜地,采用集约化育苗,并通过一系列强化苗期管理可增强烟株的抗逆性。根据本地烟蚜的发生规律,合理调整移栽期,并结合烟田的肥力状况合理密植,减少虫源,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烟蚜生长的环境,可有效减轻虫害的发生与为害;四是合理施肥。通过测土、均衡施肥可提高烟株的营养抗性,增强其抗蚜性和耐蚜性;五是加强田间管理。烟苗移栽后,要及时抓好田间肥、水管理,适时培土上厢,促进烟株生长旺盛,提高抗虫害能力;六是搞好田间卫生,及时打顶抹杈。打顶抹杈可恶化烟蚜的食物条件,操作前用肥皂洗手,操作时不能吸烟,并将所打掉的有蚜枝、花蕾和芽带出烟田深埋或烧毁处理。蔬菜等作物收获后,把田间秸秆、落叶、残枝等杂物及时捡拾,堆积处理。烟叶采收结束之后,也要及时清除田间烟秆,减少烟蚜转株、繁殖危害的场所。

2.4 保护和利用天敌

保护烟蚜的捕食性天敌,充分发挥生物防治的效果。经调查辉南县烟区的优势天敌有蚜茧蜂、瓢虫、草蛉等。根据有关材料介绍:当蚜茧蜂和烟蚜的比例为1∶1或1∶2时,能有效控制烟蚜为害。因此,在用药剂时应选择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并减少用药次数和使用量,避开天敌发生高峰期,主动保护天敌,充分利用天敌的控害作用,维护生态平衡。如有条件,可选择使用繁殖释放蚜茧蜂防治烟蚜。据我国烟草植保专家王凤龙介绍:如使用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每亩成本约10~20元,亩均减少用工2~3人,可有效降低防治成本。

2.5信息素在烟蚜防治上的应用

信息素是生物体分泌到体外,能影响生物体生理和行为反应的微量化学物质。目前用于烟蚜等虫害防治的信息素主要是性信息素,其应用方法:一是用信息素诱捕器检测虫害种群动态,能灵敏地监测其发生情况,以便适时用药;二是用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成虫,或用缓释剂使性信息素弥漫于空间,干扰、破坏雌雄成虫觅偶交配,减少繁殖,以达到治虫的目的。

2.6采用银灰色地膜驱蚜

根据烟蚜有忌避银色反光的习性,如有条件可用银色反光塑料薄膜覆盖栽培烟草,便可达到驱蚜的目的。据报道,用这种方法栽培烟草,烟苗移栽后30天驱蚜效果可达80%以上,同时还可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2.7科学精准用药,提高防治效果

在烟蚜发生期间,一定要加强田间虫情监测,明确防治指标。当烟草百株烟蚜虫量达300~500头时,即应实施化学防治。严格杜绝盲目性施药和单一性用药;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开展联防联治;轮换、交替、适量、精准、安全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药剂。并采用新型施药器械,以提高药液雾化效果以及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最大限度降低使用农药给烟田生态、烟叶质量等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50%抗蚜威(避蚜雾)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啶虫脒乳油等品种。

3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掌握和应用科学的、规范的、综合防控措施防治烟草虫害,才能实现烟区安全,烟叶绿色、环保的生产目标,以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谈文.烟草病虫害防治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2.

作者简介:岳明礼,中专学历,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辉南县烟蚜防控对策
福建烟区不同世代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效应
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烟蚜的寄生选择及其子代发育表现
漂浮烟苗饲养烟蚜及烟蚜茧蜂技术研究
迁徙生活化小学作文教学
辉南县水资源现状分析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与防控对策分析
血液生化检验中标本误差的原因与防控对策分析
吉林省辉南县腰岭子金矿地质特征及浅部资源储量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