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在城市失独家庭中的应用探析

2018-09-25 07:13周伟楠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2期
关键词:失独家庭社会工作

周伟楠

摘要作为政策风险和社会风险的产物,失独家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失独家庭面临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精神层面、社交层面和生活照料层面。文章通过实践对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认为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应该从心理疏导、建立支持网络和链接资源三个层面入手,全方位解决失独家庭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失独家庭 社会工作 介入策略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逐步深入,由夫妻加独生子女所组成的核心家庭成为社会上主要的家庭类型。随之而来的就是此项政策带来的政策风险,也就是失独家庭的出现。失独家庭,指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独生子女且没有第二个孩子的家庭。有些学者还根据夫妻是否具有生育能力将失独家庭分为“永久性失独”和“暂时性失独”。失独家庭的出现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为失独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保障失独家庭能够正常的参与社会生活,是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要责任。

一、失独家庭的困境分析

x社区G家庭是H机构养老关爱公益活动的服务对象之一。笔者通过在该项目中对G家庭的深入探访,认为该家庭失去孩子后所面临的主要困境集中在以下三点:

(一)心理精神层面

G家庭中,丈夫和妻子均是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丈夫是高级知识分子,出身优越,从小“养优处尊”,人生一直都是比较顺利的。而妻子则相对贫苦一些,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等运动,生命历程比较坎坷。二人结婚较晚,并且育有一子。儿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在夫妻的共同教养下,儿子很优秀,年纪轻轻就在岗位上担任队长的职务。然而在刚刚上任不久,便因车祸失去了生命,即将一同步入婚姻殿堂的未婚妻也选择默默离开。一瞬间的风波给夫妻二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夫妻二人从此郁郁寡欢。虽然事件已经过去了五年,但每每提到儿子妻子就泪流满面,丈夫对此也是选择闭口不言。妻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俩啊,活一天算一天,到时候两眼一闭,什么事都没了”。可以看出夫妻二人还没有完全从当年的阴影中走出来,对未来的生活是不抱有希望的,這种消极度日的态度一方面会带来强大的精神折磨,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在后来的几次探访中,随着关系的深入发展,夫妻二人逐渐开始慢慢谈起儿子的事情,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住院治疗的那一段时间,内容也仅限于叙述事实,并没有感情方面的表达和宣泄。在聊天中,妻子多次表示夫妻二人在平日里也没有太多的机会能够跟人聊天,社工的到来让家里的气氛逐渐缓和些。从妻子的表达中不难发现失独家庭的精神压力和孤独感是比较严重的,倘若不能够很好的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回归到正常生活,无论对于家庭成员的生理还是心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社会交往方面

失独家庭的父母往往都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内心往往容易变得自卑、封闭,不愿与人接触。特别是在老一辈人眼里,往往在失去子女这件事上附加很多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言论,认为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是老天对自己的惩罚,觉得自己是晦气的、不祥的,会遭到别人的嫌弃与讨厌,因此他们变得敏感多疑,往往尽量避免与外界接触,特别是与自家孩子年龄相仿的家庭接触,一方面怕别人嫌弃自己,另一方面怕别人完满的家庭带给自己更多精神上的刺激。而从社区来讲,一部分成员会因为怕沾染“晦气”而拒绝与他们交往,但更多的社区成员是由于不知道该如何与之接触而不敢与他们交往。G家庭中,夫妻二人自孩子离世后很少出门,再加上丈夫身体状况欠佳,上下楼不方便,二人就更少外出。在聊天的过程中,妻子提到社区居委会偶尔会有人登门拜访,送一些慰问品,除此之外,只有妻子的高龄母亲和丈夫的侄女偶尔探望一下,其他亲戚基本没有往来。而同居一栋楼的住户大部分都是中高龄老人,碍于身体不便大都也不出门,所以邻居间的交流更是微乎其微。不难发现,该家庭的社会交往是严重不足的。的确,在失独初期,父母往往会选择逃避,避免与人接触,本质上讲是人出于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和自我治疗。但是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中,那么很可能产生抑郁等心理精神疾病。

(三)生活照料方面

在我国,居家养老一直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养儿防老”也是传统文化中不可不提的一方面。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为其倾其所有,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当自己年老体衰的时候,子女能够伴其左右,给自己的老年生活提供必要的照料和依靠,而不至于“孤独离去”。G家庭中,夫妻二人身体状况都比较差。丈夫不仅患有严重的眼疾,双目失明,左腿还失去了行动能力,日常走动都需要有人搀扶,此外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老年病,因此生活上无时无刻不需要照顾。而妻子因为车祸腿部受伤还未痊愈,走路极其不方便,本应该好好休养的她因为要照顾丈夫不得不继续担负起家里所有的劳动,一方面要伺候丈夫日常起居和一日三餐,还要收拾家务、定时去医院给丈夫买药等。在车祸刚发生的那段时间,按照医嘱妻子应该住院休养,但是为了照顾丈夫,妻子最终选择每天跑医院接受输液。在两个人都需要照顾的家庭中,却因为孩子的离世不得不相互扶持,所有的大事小情、体力活全都落在了身体状况相对好些的一方身上,年轻人面对这么大的压力时还会身心俱疲,何况老人?对于养老院养老,丈夫在聊天中多次提到对养老院服务质量的质疑,另一方面,入住养老院需要子女签字同意才可以,而子女的缺位也导致失独家庭很难进入养老院,虽然可以找其他亲属或者邻居朋友等代签,但是签字就意味要承担对老人的监护权,因此也很难找到愿意承担这些风险的人。

(四)经济方面

在G家庭中,夫妻二人均有退休工资,并且丈夫有残疾证,每个月都会有相应的补贴,看病的花销医保又可以报销很大一部分,所以对于夫妻二人来说经济方面并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对于其他失独家庭来说就未必有那么幸运了。失去劳动能力又没有退休金的老人如何承担日常开销是我们不能逃避的—个问题。

二、失独家庭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我国,“家”本位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子女在家庭乃至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孩子是父母精神的寄托、生活的依附,是家族的延续,“断后”对于中国家庭来说是最不能接受的。传统观念较强的家庭中,孩子的地位一般都要高于其他家庭成员。失去了子女,父母就会认为自己失去了传承,自己是对不起“列祖列宗”的,自己的存在也没有了意义,甚至觉得自己是家族的罪人。另外,“宿命论”的影响会让失独父母认为失去孩子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并且认为现在所经历的一切不幸都是无法改变的,进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无力感,对生活失去信心。观念上的束缚给失独父母带来强大的精神压力,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到夫妻个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给夫妻关系造成伤害,让本就遭受伤害的家庭雪上加霜。

(二)救助政策的缺失

随着失独家庭数量的增加,政府对这一群体也越来越重视,并且在政策方面已经有所倾斜,但是总体来看,仍然难以满足失独家庭的需求。2001年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其中明确规定,对于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而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家庭,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对于“谁”来帮助、怎样“帮助”等问题,该法案并没有具体阐述。另外,除了经济和物质上的帮扶,精神方面支援的缺失也不容忽视。如何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提供必要和专业的精神救援,帮助失独家庭快速走出阴影,恢复正常生活,更是政策层面应该考虑的重中之重。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建议

(一)对失独父母进行心理疏导

失去独生子女的打击对于父母来说是巨大的,由此带来的痛苦是难以接受的,而这种痛苦往往又因为“难以启齿”而无处诉说。即使有些父母能够走出心理阴霾,往往也经历了复杂的心理过程。但更多的父母则迷失在悲观情绪当中无法自拔。因此,在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困境之前,首先要为服务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服务对象走出悲伤情绪。“空椅子”疗法作为倾诉宣泄方式之一,能够帮助失独者舒缓失独的伤痛,尽快地从心理伤痛中摆脱。在实施该技术进行哀伤辅導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和角色扮演,社工可以引导服务对象表达对逝者的复杂情感,从而将失独父母的精神压力释放出来,重新建构失独事件对服务对象的影响,达到心理疏导的目的。

(二)建立失独家庭的初级群体支持网络

社会交往的不足将会导致失独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弱化甚至缺失。因此,在对失独家庭进行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中,需要恢复和重建失独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特别是来自初级群体的支持。初级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在初级群体中,人们能够感受到亲密的感情交流,给人以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通过亲密沟通达到心理上的疗愈。同时初级群体又可以帮助失独父母走出家庭、走进社区,从而建立起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持。值得强调的是,社会工作在此可以借助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手法,通过小组的建立为失独家庭提供情感交流的平台,通过社区倡导建立多元、包容的社区氛围,从而一步步打破封闭的环境,引导失独父母回归正常生活。

(三)链接社会和政府资源为失独家庭提供保障

虽然如今的生育政策已经改变,但独生子女家庭和失独风险的存在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如何在风险发生后保障失独家庭的正常生活,保障失独父母“老有所依”,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在现阶段条件下,我们国家在政策上并没有对失独家庭予以足够的支持。因此,社会工作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社区工作的优势,为失独家庭链接更多的社会和政府资源。首先,可以从居家养老服务出发,利用政府购买项目的方式,对失独家庭进行社区照顾,解除失独家庭的后顾之忧。其次,链接社会组织、企业、政府部门等资源,为失独家庭提供资金、医疗、陪护等服务,多角度、多层次满足失独家庭的需求。最后,充分发挥政策倡导者作用,为失独家庭争取更多的社会福利。社会工作者发挥政策倡导者作用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一是在专门的社会政策研究和咨询参谋机构或某些这样的专门职位担任有关工作,以从事本职工作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其角色作用;二是在担任服务工作和行政性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社会政策运行体系中的某些机制,特别是各种灵活多样的决策建议机制,进行政策倡导,发挥政策倡议者的角色作用;三是在其他情况下,作为专业人士和普通公民,利用各种政策参与途径和机制,进行社会政策的倡导活动。

作为社会工作者来说,要充分了解失独家庭的不同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综合利用个案、小组、社区等工作手法,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为失独家庭提供相应的服务。但是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失独父母的感受,既不能让他们觉得冷漠,又要避免过度的关注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总之,社会工作者以其独特的工作手法,为失独家庭提供相应的服务是适宜且必要的。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的提供极具针对性的服务,而且通过社区社会工作将服务对象置于熟悉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更加有利于服务对象的恢复和发展,为解决失独家庭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失独家庭社会工作
试论系统理论在失独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的运用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失独家庭基本诉求及政府帮扶服务研究
失独家庭困境如何破解
我国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