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2018-09-26 22:46孙茜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时代

【摘 要】 投入不足,导师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各方未形成合力,新媒体手段使用不够充分,是目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的思路有:加强心理健康日常教育和预防工作;建立健全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团队,完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着重加强和提升研究生导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导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工作机制;结合新媒体时代特点,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育人环境。

【关键词】 新时代: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就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诸多高校也力争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突破;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特编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作实施纲要》,其中将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作为十项基本任务之一。[1]这些新变化都对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据官方统计,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人。[2]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何结合新时代背景,把握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心理特点,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二、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足

随着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与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越发明显。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隶属于学生工作部,而学生工作部的管理和服务对象是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所在校区仅有一名常驻专职心理咨询师,这名专职心理咨询师同时还兼顾本科大四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在场地方面,仅有3间咨询室可供使用。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薄弱,相比本科生的必选课来说,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选修课,无法形成对研究生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2、导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但部分导师主观意识上并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人文关怀,过分要求学生开展科研工作和项目,片面认为学生参加社团和文体活动是浪费时间,导致研究生人际交往的需求、思想和情感交流的需求、全面发展的需求等得不到满足,导致部分研究生长期处于压抑的环境和心境下而产生心理问题。同时,扩招使得导师所带研究生人数增多,部分导师更是忙于学术兼职和科研项目等,往往无法具体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更无暇顾及研究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辅导;大部分导师均毕业于非师范类学校,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即使发现心理问题,也因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方法而无法正确及时地引导和处理。 [3]

3、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各方未形成合力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主要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导师队伍、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等组成,他们都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力。但实际中,往往重视对研究生的知识传授和科研指导,而忽略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辅导员则由于所带学生众多,忙于全局事务性工作而忽略研究生个体的细节问题;专业心理咨询师则因为只在学生主动咨询时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范围较为狭窄。以上因素造成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合力,不能使教育效果最大化。

4、新媒体手段使用不够充分

新媒体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便捷性的特点,已成为目前研究生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普及手段还基本依靠线下开展相关学生活动;心理咨询服务也仅限于面对面的咨询,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咨询还有待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仅限于传统的上课模式,基于MOOC的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模式等还需进一步推进。

三、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

1、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日常教育和预防工作

学校层面统一部署,定期开展研究生的心理状况排摸工作。学校和学院层面应建立重点学生台帐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学院—班级(或课题组)—寝室四级监控及汇报制度。辅导员及时掌握重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加强与重点学生、周围同学的沟通交流,以求全面掌握信息,并做好与重点学生的谈话记录。

2、建立健全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团队,完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研究生心理咨询团队,首先需要学校层面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严格按照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保证生均经费投入和心理咨询辅导专用场地面积,[1]通过面对面、电话、网络、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加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其次,定期邀请心理咨询工作领域专家,面向各级各类心理工作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及工作研讨会,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构建强有力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3、着重加强和提升研究生导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导师与研究生的联系最为紧密,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应注重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4]因此,高校需加强对导师在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和交流,通过讲座学习、案例分析、座谈交流等形式提升导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增强导师主动关心和帮助学生的意识,提倡学习、生活、思想等多方面的师生交流和对话,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以多种合理的方式解决研究生心理方面和实际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

4、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导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工作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导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5]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具有专业优势,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开展心理咨询和教育;研究生导师最贴近研究生群体,他们在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处理中,具有天然的优势;辅导员一般管理全院的研究生,可以在面上进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普及工作,通过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引导研究生正视心理问题,在发生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因此,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研究生辅导员与研究生导师的沟通交流,尤其是沟通重点学生的情况。加强导师和辅导员的点面结合作用,协同促进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

5、结合新媒体时代特点,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微信、微视频、QQ 等新媒体是当今研究生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充分利用新媒体在研究生中的影响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例如,可尝试在学校或学院层面的官方微信平台设立研究生心理健康专栏,定期推送心灵鸡汤小散文、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和电影等,在研究生中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还可设定心理健康自助测评菜单,上传一些心理学上常用的自评量表,让研究生能够随时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保健能力。此外,还可设立心情点歌台、心情树洞等互动类栏目,疏导研究生的心理压力,让研究生在繁重的学习、科研任务之余能够疏解不良情绪,放松心情。[6]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微信、QQ 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在线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及时为研究生排忧解难,让学生放下包袱,心情愉悦地投身学习、科研工作。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育人环境

针对研究生的心理减压、婚恋观念、人际沟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文体活动、高雅艺术欣赏等形式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以求缓解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压力。同时,通过组织和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还能够加强研究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让研究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友情。通过举办学术论坛、学术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研究生互相学習,互诉衷肠,交流学术经验和心得,解决科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舒缓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2017.12.4

[2] 2018年研招考试报考人数238万,教育部提醒考生诚信考试.微言教育,2017.12.22.

[3] 苏玉琼,肖云忠,刘萍.研究生心理危机的多元分析与应对策略.思想教育研究,2008(05).

[4] 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01).

[5] 方鸿志,樊亚茹.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研究[N].中国研究生,2017(156).

[6] 朱美蓉.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6).

【作者简介】

孙茜(1986.3—)女,陕西华阴人,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时代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