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视障儿童认知特点研究

2018-09-28 10:36徐明谷永丽王丽丽
东方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视力想象记忆

徐明 谷永丽 王丽丽

摘要:视障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因不同程度的视觉障碍,形成了不同于健全儿童的独特的认知特点,如视障儿童多思维较为敏捷,但概括与抽象能力较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肢体语言极少或无;机械记忆能力較强,但无法靠视觉表象进行记忆;以听觉、触觉为素材的想象较为丰富,但缺乏视觉想象,因此视障儿童的想象有时带有个人愿望和情感色彩,有事可能会发生偏差。研究和掌握视障儿童的认知特点将为基于视障儿童的教育和教学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认知特点;视障儿童

视觉障碍,也称视力残疾、视觉缺陷,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视觉器官或大脑视中枢的构造或功能发生部分或全部病变,导致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视功能难以像一般人一样从事工作、学习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应用自如,甚至丧失。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负责感知80%以上的信息主流,视觉感知的信息并不是可以完全由其他感官所代偿的(如颜色、亮度、透视感觉等)。视障儿童,因其生理、病理特点,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认知特点,研究、掌握低年级视障儿童的认知特点,视障儿童的想象有时带有个人愿望和情感色彩。

视障儿童的想象有时带有个人愿望和情感色彩。

补偿,保障其学习效果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笔者从低年级视障儿童的思维、语言、想象等方面研究分析其认知特点:

1.思维的发展

个体思维水平是个体认知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中概念是思维的基础。由于形象思维缺乏,不能用物体特征来综合,容易出现片面性,不易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视残儿童在概念水平上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视障儿童的特点是难以形成清晰正确的概念;分类归纳能力、概括与抽象能力较弱;在抽象概念能力上,先天性视残儿童差于后天性视残儿童,后天性视残儿童又差于明眼儿童。[1]视障儿童常用自己已知的类似的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推理,较易出现偏差,推理能力发展不平衡。可借助语言工具进行形象或抽象思维,思维较敏捷。

2.语言的发展

个体语言的表述能力是认知能力的体现,视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达到或超过同龄儿童的水平,这也是语言代偿视觉交流的一部分。视力残疾儿童的书面语以盲文(以不同组合突起的小点代表拼音符号,拼读汉语普通话)形式出现,而盲人又是以普通话为准的,所以母语非普通话的视力残疾儿童一般口语普通话水平忧于普通儿童。[2]但由于缺乏视觉经验,视障儿童的语言与实物容易脱节;视障儿童在肢体语言、表情上会有些困难,视障儿童本身不会也不懂用表情、手势、动作等帮助其语言表达,他们有时候会做出摆弄手指、耸肩等与情景无关的多余动作即盲太。针对视力障碍儿童的专门训练和课程补偿具有重要意义。[3]

3.记忆的发展

视障儿童的记忆过程一般以听觉记忆和触觉记忆为主,记忆过程较为专注,机械记忆能力优于健全儿童。但由于视力障碍,无法靠视觉表象来记忆,因此记忆过程中缺乏表象或视觉表象不完整。[4]

4.想象的发展

视障儿童的想象以听觉表象、触觉表象等为主要材料,有较为丰富的除视觉想想以外的知觉想象。[5]视觉障碍影响了其想象的发展,间接知识主要靠再造想象来获得,视障儿童的想象有时带有个人愿望和情感色彩。

5.心理的发展

视障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与普通儿童基本是一致,表现在:

5.1都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被动到主动、由零乱到成体系的过程;

5.2视障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健全儿童一样受先天素质和生理成熟程度的制约;

5.3环境和教育同样也是视力残疾儿童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教育的目的就是满足儿童的教育需要,适应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针对视障儿童的教育,要从视障儿童的认知特点实际出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达到培养其全面发展的目的。项目组对低年级视障儿童认知特点的研究将为通用盲文教学法的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张佳.盲校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140.

[2]伍文豪. 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3]胡贝贝. 视障儿童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研制与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6.

[4]董铁英. 视障儿童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5]肖进. 视障儿童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中残联2018手语盲文项目CLM2018-01

吉林省教育规划课题GH170161

作者简介:徐明(1979-),女,辽宁省沈阳市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视障学生全纳教育支撑服务研究、盲文教学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视力想象记忆
快乐的想象
一生
保护视力等
视力不好的犀牛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想象的人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