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018-09-28 10:36于晓静
东方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素养能力

于晓静

新课程改革对各学科都提出的新的要求,语文学科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同时还得多注意观察周边事物。“语文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把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位置,是对传统语文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有力抨击。目前全国各地高考后总结出来的规律是必须学好语文,语文是万科之源,同时学语文要从小学抓起,以下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出我浅显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也一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自控能力比较差,只有提高兴趣,才能关注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学习状态也会轻松愉悦,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经把兴趣看作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最现实、最稳定的因素,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从事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学生能够敞开胸怀,畅所欲言,跟上老师的思路,同时能够发挥主动性,勇于探索,敢于发言,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在备课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等等的途径传授知识,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对师生关系做了明确规定,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的拥有者、道德的裁判者。是一班之长,始终是一言堂,这样的教学模式,使教师高高在上,气势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地位非常卑微,没有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爱,师生关系僵化,没有互动和交流,教师在讲台上夸夸其谈,强制的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模式,学生表现的呆板,无助,缺乏热情,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讲解,教师包办代替,课堂氛围死板单一,学生思维得到束缚,没有拓展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因此,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温馨、愉悦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新课程改革要求,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进行换位,要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应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而学生则是学习者、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沟通,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与学生交朋友、谈心,进行书信交流沟通,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给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使其具备创新的品质,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方案措施,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乐学、爱学为舟,促使学生到达学会的彼岸。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得有一桶水,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原有的知识水平远远满足不了现在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奋斗的前进历程。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教师的道德素养和教师的人格素养。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必须具备渊源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在能力方面要勇于探索銳意改革,锤炼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还用具备高尚的人格,时时发挥表率,处处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犹如知识的化身,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要定期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打造特色,教学之余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四、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合作学习作为一条重要的理念提出来,认为在语文学习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目前,合作学习是课堂上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尤其是语文课堂,老师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几名座位临近的学生坐在一起,老师分配学习任务,要求小组成员通过充分交流、讨论、合作来解决问题,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最后老师和其他组同时给与点评反馈和总结,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发言,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动脑思考、畅所欲言、教师总结的环节中完整学习任务。这就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整个课堂的掌控者,一言堂,一人扛的弊端,还主体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改变传统课堂学生懒、散、靠、等的局面,变“要我学”变“我要学”教师是主导,起到点播作用,同时,小组成员中,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探讨,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最后教师将各组反馈上来的问题统一在班级解决,实现题组内消化,大问题教师解决。在分组问题上,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让学生在互相了解和信任基础上合作,这样教学质量才能得到高效。

五、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近几年高考语文卷面逐渐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题型,对于缺乏阅读能力的学生来说非常吃力,往往在语文学科上很吃力,由此可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已经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开始培养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只要我们明确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开发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注重培养个性化阅读模式,持之以恒,争取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阅读,老师一定要有耐心的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并陪伴学生阅读,阅读以后给学生解释,并陪伴学生做习题,让学生觉得阅读并不可怕,带着学生掌握敲门。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法,调动学生积极动脑动手,逐步领悟阅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对语文教学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读”,特别是朗读和默读,是非常关键的,这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因为读得多了,领悟的能力自然也就有所提高,对写作会大有裨益,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增强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从而受到情感熏陶。完全靠课堂阅读还不能满足要求,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日积月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上能积累一定的经验和素材。

以上是本人在多年一线小学语文教学中所积累的一些提高小学生语文教学效率的粗浅经验,还很不成熟,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各位同行,我们联合起来,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奉献微薄之力。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素养能力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