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2018-09-28 10:52程云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8期
关键词:实践运用合作学习阅读教学

程云

[摘 要]学生对文章理解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合作学习理论逐渐被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语文基础,又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在《秦兵马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生字词、理解文意、拓宽想象,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合作学习;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4000902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的一篇文章,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通过对秦兵马俑的具体描写,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体现了秦朝那气势磅礴的辉煌。在学习这类文本时,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中,从学习生字词、理解文意、拓宽想象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一、合作学习生字词

生字词是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自己预习生字词,上课时再挑出重点的生字进行分析。这样虽然也能够让学生识字、认字,但整个过程却枯燥乏味。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理论,使学生在合作中更好地突破生字词的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秦兵马俑》之前,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教师可以布置不同的任务给不同的小组,让每一个小组分别去理解不同的生字词的意思,如给小组A安排理解“颔首低眉、神态自若”,让小组B理解“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小组C理解“享誉世界、举世无双”等。在教师对每一个小组的合理分工下,学生都参与到预习生字词的准备当中,为了更好地解释词语而查找资料。例如,有的小组找到了“南征北战”的历史故事:在公元前828年,周厉王的儿子靖即将继任周宣王,周宣王决定进行改革,并出兵攻打北方的淮夷与南方的蛮荆等地,所以才有了“南征北战”的来历,后来将“南征北战”用来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我们的秦始皇也是如此,秦始皇征服了六国后南征北战,希望拓宽自己的国土,兵马俑便可以体现出秦始皇的南征北战。在小组交流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原来一个简单的成语有着这样耐人寻味的历史小故事。一堂别开生面的合作学习课也就拉开了帷幕。

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补充“惟( )惟( )、绝无( )( )、南( )北( )、昂首( )( )、所( )( )靡”等成语,学生立刻就能回答出来。然后,教师再引领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理解文意

当字词的障碍扫除之后,就需要根据字词去深入理解文章的意思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按照段落进行分析,归纳段意。这样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分析文章的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去理解文中段落的大意,使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更加深刻。

教师可以先与学生一起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将文章分成六段,让不同的小组针对每一段进行分析。从小组的展示中我们得知,文章的第一段是统领全文,概括了本文所介绍的事物是秦兵马俑;第二段是写规模,为读者介绍了秦兵马俑的面积、数量以及工艺;第三到第五段阐述了秦兵马俑类型多、个性鲜明;最后一段统领全文。在这样的段落分析下,不同的小组能够阐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讲台上展示时自己就像一个小老师一样带领着班上学生一步步走进秦兵马俑的世界,探索那气势磅礴的秦朝遗迹。在针对秦兵马俑类型众多这一段落的展示时,展示的小组还设置了趣味的游戏,让其他学生关上课本,猜猜他们讲述的是哪一种俑。

(1)它身材魁梧,头戴鹖冠……

(2)它们平均身高约1.8米……

(3)看它那神态自若的样子……

在这样的展示下,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这一小组还开展了快速抢答的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班上学生的参与性更高,也能够快速地理解《秦兵马俑》这一课的含义,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随后,师生共同总结阅读的重点,通过反复朗读,更好地体会了文章大意。

三、合作学习拓宽想象

拓展是思维的发散。教师在课堂中的拓展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语文学习充满趣味性,也让学生在想象中提升创新素养。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拓展总有些力不从心。因为部分优等生能够跟上教师的节奏进行拓展想象,但是班级中的后进生在这一环节中就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教师通过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去拓宽想象。这样,小组中基础好的学生就可以帮助后进生理解课文,让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思维的训练,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在课堂拓展环节为学生创设情境:“秦始皇陵兵马俑在1974年被发现,1979年对外开放,迎来了许多的中外游客,其中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给秦兵马俑题过词(多媒体出示题词)。此时此刻,你们来到了西安的秦兵马俑景点。假如你是导游,你要如何向其他的游客介绍我们的秦兵马俑?”教师创设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小学生的表演欲旺盛,都希望能在课堂中展示自己。所以,教师创设的这个情境让每一个小组立马就活跃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商量好了剧本。此时,小组长就可以发挥作用,为不同的组员安排角色,如对于后进生,组长可以激励他们当导游,为他们准备好台词,这样可以刺激后进生展示自我,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小组展示中,有的小组还加入了外国友人的角色,说着流利的英语与蹩脚的中文,逗得班上同学捧腹大笑;而扮演导游的学生真的有模有样,利用课堂上的道具制作了导游的旗帜,还为自己的旅行团取了一个名字。有的小组安排了拍照的情境,此时导游立马就阻止了他:“在秦始皇陵,看兵马俑不拍照,拍照不开闪光灯!”这位游客好奇地问为什么。导游说:“因为兵马俑都是出土的文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有在特定的游客区才可以拍照,而且不能够使用闪光灯,因为我们的兵马俑是泥做的,如果开闪光灯会不利于兵马俑的保存!”游客纷纷点头。课本剧表演中加入这样的一个场景,让我们对秦兵马俑的了解更深了一层。原来这位小导游曾经去过西安,看过真正的秦兵马俑,所以才这么了解观看的规则。有的小组结合教师出示的多媒体内容设置情境:“无数的领导人都为兵马俑题了词,今天你们也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如果你来题词,你会怎样写呢?”这样的设定也让整个旅行团变得充满乐趣。教师看到这样的表演后也可以学习这一小组的创新,让班上的学生对秦兵马俑题词,以此作为课后作业。

这样的设计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小小的课堂中尽情地拓宽想象。在不同小组的展示过程中,还能够形成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这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课文内涵,提升语文素养。

陶行知曾说:“要解放孩子的大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讓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合作学习便是建立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贴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方式,创新地使用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拓宽想象,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走进作者内心,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实践运用合作学习阅读教学
谈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模式的组织与实践
试论小学语文“递进循环式”教学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