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淡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2018-09-30 09:08陈桂琴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5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教育

陈桂琴

〔关键词〕教育;班级管理;相处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5-0061-03

2017年8月底,学校安排我接任三(2)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马上感到肩膀上的压力。因为这个班级有一个鼎鼎有名的淘气大王——赵轩。一提起他,全校没有一个老师不知道,谁见了他都感到头疼和束手无策。他基础差,又不肯做作业,加上上课没有纪律性,想走时站起来就走,根本不顾及课堂的纪律,特别是他经常跟其他同学发生冲突,班上同学基本上都不愿意跟他一起玩。班级里44位同学,他几乎都与之打过架,所以他是经常出入老师的办公室的“大人物”。他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班级的纪律和学习成绩,也影响了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面对这样的班级,我该怎么办?

深入了解情况后,我决定从改善赵轩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与同学相处的能力入手,达到改善班级的纪律和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有的放矢,个别教育

我先向前任班主任了解赵轩的家庭情况,原来他爸爸工作忙,几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妈妈做小生意,也没工夫管他。赵轩全靠奶奶和爷爷带,再加上他是独子,从小被过度保护,没有玩伴,根本不懂得与人相处和合作。

然后我利用不同时间段,仔细地观察他的行为特点。我发现别的同学都三五成群地玩在一起,而他經常一个人在走廊里转悠,这儿看看,那儿看看,有时无聊地蹭蹭墙壁,有时忍不住就会用脚或手去碰一下在玩的同学,被碰的同学马上厉声叫嚣:“赵轩,你干吗打我?”有时别的同学没注意到他站在那儿,不小心碰到了他,他就马上还击别人,还振振有词地说是别人先打他的。就这样,很多时候他就被同学告状到老师那儿了。

根据我的观察,我认为他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而不是品质上的问题,并不是老师和同学口中说的坏学生,经常欺负别人的人。于是,我决定把对他的教育从让他学会怎么与同学玩到一起入手。

一天放学后,我在教室前把他叫住,挽着他的肩膀,亲切地把他请到了办公室,并请他和我并排坐着聊,我先问他:“赵轩,在班级里你有很要好的朋友吗?”

“有。”

“那是谁呢?”

“应燕和李静。”

“哦,那你想有更多的朋友吗?”

“想。”

“你想想应燕和李静为什么愿意和你做朋友呢?”

他摸了一下鼻子,想了下说:“我对她们很好。”

“你是怎样对她们好的呢?”

“我没有骂过她们,也没有打过她们。”

“再想想,为什么班级里其他的同学都不愿意跟你玩?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

我告诉他:“几乎每天都有同学来告你的状,说你欺负他们。”

他马上急切地说:“我没有欺负他们,我只是想跟他们玩,他们都不跟我玩。”

听到这儿,我明白我的假设是对的。

“嗯,你是想跟同学玩,没有想欺负人。那你想跟他们玩时是怎么做的呢?”

“我只是跑过去推了一下他们而已,可是他们却总是说我欺负他们。”

看到他一脸的委屈,我知道是时候引导教育他了。“他们说你欺负,你很委屈,是吧!你这样跟人表示要跟他玩,人家有什么感受,你知道吗?”

他一脸迷茫:“不知道。”

“假如你正在玩,我突然在你背后或旁边推一下,你有什么感觉?”我边说边用手在他肩膀上用力推了一下。

“我会发火的。”他迟疑了一下,怯怯地说。

“是啊,你在别人玩时突然去推一下,别人也一样会发火啊。”

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我开始直入主题了:“所以你想跟别人玩时,用去推一下别人的方法是不对的,别人是不会愿意跟你玩的。”

我感觉可以教他方法了,便接着问:“那你想想看,你怎么做可以和他们玩到一起呢?”

他更迷茫了,呆了一会儿,使劲地摇了摇头。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真诚地对他说:“你想跟别人玩,首先你要让别人清楚地知道你的意思,其次是人家要同意跟你玩,这样他们才会跟你一起玩。”

我暂停了一下,再继续说:“当你想跟别人玩时,该怎么做呢?不是去推,而是要直接跟别人说,要问别人:‘我也想来一起玩,可以吗?人家若同意了,你就可以和他们一起玩了。”

说到这儿,我见他轻轻地点了点头,又摇了一下头。我知道他已经明白了一点,但是对他来说,用这样的语言跟别人说还从没有做过,所以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因此,我又问他:“你最喜欢玩什么呢?想跟谁玩呢?”

他说:“我喜欢跳绳,想跟应燕她们玩。”

“假如应燕她们正在跳绳,你想和她们一起跳,可以怎么说呢?”

他挠了挠头,想了想,又摇了摇头。

我让他站起来,把他坐的椅子往旁边拉了一下,对他说:“现在假设这把椅子就是应燕,她在跳绳,你想跟她一起玩,你可以这样说:‘应燕,我想跟你一起跳,可以吗?”

我让他对着椅子把这句话说出来,他犹豫了一下,轻轻地说了一遍。

我马上对他竖起大拇指:“非常好,不过声音要再响点。”

接着我让他连续说了好几遍,直到他说得流利一些,有点感觉了才结束练习。然后我跟他说,接下来碰到她们在跳绳时,就这样说。

第二天课间活动时,我发现应燕她们正准备跳绳,我马上在郑轩的耳旁轻轻说:“应燕她们准备跳绳了,你想不想去参加。”他一听,犹豫了一下,还是跑了过去,有点结巴地对应燕说了,我发现应燕听着他的话,先是一愣,一抬头发现我站在那儿看着她,她似乎明白了,就说:“好的,但你不能捣乱。”赵轩急切地说:“好,好!我都听你的。”就这样,他加入了她们的跳绳队伍中。

从那以后,我发现赵轩跟同学的关系慢慢地改善了,和同学的冲突也在慢慢减少。

二、发挥班干部的中坚力量

开学不久,我了解到班级的基本情况后,召开了一次班干部会议。在这次会议中,我首先分析了郑轩的行为特点和原因,然后请大家一起讨论:作为一个班干部,我们该如何帮助他?讨论后我对大家的讨论结果归纳总结,着重强调:“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去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要学会去接纳和包容。比如赵轩同学,不善于与人交往,我们要帮助他,要接纳他,要包容他,你们都是班干部,在班上先带个头。”我还要求他们,如果赵轩主动要求与大家玩时,一定要先接纳他,愿意与他一起玩。在课余生活中,我经常提醒赵轩:与人交往时,要先说好,经得别人同意后,才能加入。

就这样,在班干部的带头下,班级中有一部分人愿意与他玩了,他也改变了许多,用拳头和脚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慢慢少了。

三、利用班会课统一思想

像赵轩这样存在与人交往问题的同学,在班级中还有,因此,也经常有同学在交往中会吵架,然后报告老师,根据这一情况,我召开了一次“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的主题班会。

班会开始时,我先问大家:“大家想不想自己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呢?”大家异口同声地高声回答:“想。”

“大家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那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呢?首先想想你喜欢与怎样的人交朋友?”大家纷纷讲出自己的观点。

有的说:“对我好的,有帮助的。”有的说:“有责任心的,不说谎的。”还有的说:“善良的,不做坏事的。”……

我把同学们说的重点词都写在黑板上,然后对着黑板上的重点词进行小结:“大家都喜欢与能帮助人的,有爱心的,善良的,能包容的,能接纳别人缺点的人交朋友,如果我们慢慢地把自己变成像上面大家说的这样的人,大家是不是都成了非常受人欢迎的人了?”大家高声说:“是。”然后我又指着黑板说:“怎样才能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答案就在这上面,现在大家对一对答案,你做到了哪些?”(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大家明白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接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上面这许多的优点中,你又有哪些没做到呢?”(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让大家明白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

对以上的两个问题讨论后小结:“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就看你怎样看待它。我们要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并向他学习,也要正确对待别人身上的缺点,对于别人身上的缺点,我们要学会包容、接纳。”最后,齐声读“我想做一个……的人”,并把黑板上的优点抄写在便条上,把便条贴在文具盒上,以便每天能看到,提醒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当大家都明白该怎么做才受人欢迎后,接着我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有些同学的行为使班级中同学都不喜欢他,都不愿意与他玩在一起。那这样的话,我相信个别同学内心就会感到很孤独的,他是很希望和大家一起玩的。那我们怎么做,才可以和大家愉快地玩在一起,相处在一起呢?大家讨论之后,邀请赵轩等人上台练习与人相处交往中的具体做法。

通过对赵轩的个人辅导,班干部的带头帮助,班会课上的集体辅导等一系列的活動,现在班级上因吵架而告状的少之又少了,赵轩等人也基本上学会了与人相处了。

总之,小学阶段是孩子个性和人际交往的初步形成和发展阶段,作为班主任,在这个特殊阶段中要耐心地指导和引导,促进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仙居县第六小学,仙居,3173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