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老百姓办事,无所畏惧”
——记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法官夏明宇

2018-10-08 07:14田永刚李丹张远雪
民主与法制 2018年37期
关键词:塔吊立案开发区

本社记者 田永刚 李丹 张远雪

>>当事人对夏明宇的热心接待表示感谢

20多年前,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法院模范”谭彦。十多年来,“铁法官”谭彦的战友夏明宇始终坚持把找到法院和他个人的群众当亲人,恪守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让每位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考入开发区法院工作27年来,他的职位一直在变,但他为群众代言的一片丹心没变,他对党的司法工作的忠诚没变。近日,本社记者走进大连开发区法院,采访到夏明宇的许多故事。

铮铮铁汉:“我是个死过一次的人”

2012年3月,北方春寒料峭。一天早晨,时任大连开发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的夏明宇突然接到报告,一个在该院立案的农民工,因公司拖欠其8万元劳务费未还,爬上了该公司海边一座40米高的塔吊,要跳塔自杀。农民工说:“我只见法官,别人不谈。否则,我就从塔上跳下去,反正也不想活了……”

当时,港内风力有八九级,塔吊直晃悠,农民工随时都有坠落的危险。危急时刻,夏明宇主动要求爬上塔吊与农民工对话。“农民工为什么要咱法官出面对话?是因为他还相信法律,相信公平正义。我们如果不立即上去救他,他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夏明宇冲上了塔吊,一步一步往上爬。

夏明宇爬到20米高时,明显体力不支,且眼前一黑,发生了晕厥,他下意识地抓住塔吊,人也在空中摇晃起来。意识清醒后,他觉得自己不能这么“交代”了,他和同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稍微停顿,他稳了稳身体,继续向塔吊顶端爬去。熟悉他的同事知道,夏明宇有多年高血压病史,有时高达210。塔吊下的同事们都为快50岁的夏明宇深吸了一口气。

快要被冻僵的农民工被救下来了。他也要到了8万元劳务费。但接下来等着农民工的是行政拘留。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他的夏明宇又拨通了开发区公安局领导的电话,给险些要了他命的农民工求情。

如今想起当年的一幕,夏明宇说:“我是死过一次的人。但我仍记得他的眼神和泪水。那是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法官的信任!我为老百姓办事,无所畏惧。”

冒死救下农民工,是其铮铮铁汉意志的体现。而顶着压力,夏明宇坚决不释放被拘押的失信被执行人,铁面执法,咬定“法律”不放松,只认“法”,不认“人”,更是对其铮铮铁汉的诠释。因为他铭记著名法学家江平的一句名言:“法官的最高上司是法律!”

铁汉柔情:时刻把群众当亲人接待

“这是我的手机号码,1394200××××,有事儿您找我。”从穿上法官服的那天起,夏明宇就坚持做一件事——向社会公开他的手机号码,20多年来一直未变。在夏明宇的手机里储存的电话号码有上万个,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只要手机一响,夏明宇就会认真倾听老百姓的各类诉求,耐心答疑解惑,依法解释并提出建议。

夏明宇常说,在群众眼里,法官是法律的代言人、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因此,为人民群众架起一座通向公平正义的桥梁,就是我们司法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职责。

“夏法官,我还有个法律问题没整明白,你得给我讲讲。”“好的,老王,什么问题,说给我听听。”辖区某街道有位王老汉,从2015年开始,他就一直在立案上访。近三年来,夏明宇先后接到了1000多个王老汉的电话,每一次电话另一端的夏明宇都热情地解答王老汉的法律困惑,一点一点帮助他提升对法律的认识,不断消除他对司法工作的误解。

“有事儿找夏法官”,现在在开发区传开了。类似的电话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那么多从未谋面的人乐于给夏明宇打电话,因为他是一名法官,老百姓相信他,就是相信法律,就是相信公平正义。“我永远不能辜负老百姓的信任。”他说。

贴心普法:心中永远装着老百姓

2017年8月初的一天,临近下班的时候,诉讼服务大厅来了一位高中生填写起诉状,她欲起诉父母索要抚养费。夏明宇发现后,主动和这个女孩儿聊了起来。原来,这个女孩儿正值青春叛逆期,因花销较大与父母发生了矛盾,一气之下,便冲动地来法院起诉父母。

“女孩儿的年纪和我女儿相仿,年轻单纯,因一时冲动,才到法院立案。如果当时给她立案,那结果很可能会造成家庭亲情僵化甚至破裂。”夏明宇想到这里,决定先试试做女孩儿的思想工作。

从晚上5点到8点,夏明宇用了近3个小时的时间,消除女孩儿和父母之间的感情隔阂,征得女孩儿同意,夏明宇当场给女孩儿的父母打了电话,并向他们做了普法工作,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感谢。

2017年9月的一天,一对情绪激动的母女在诉讼服务大厅大吵大闹,扬言法院再不给立案就要回去杀人。夏明宇闻讯后立即和她们推心置腹地交谈。夏明宇了解到,原来母亲因为家庭暴力到法院起诉离婚,但因在居住地没有居住证明,不符合立案条件,几经折腾都没有办成,再加上家庭矛盾已经激化到顶点,因此,长期积攒的怨气在法院爆发了出来。夏明宇向母女详细讲解了法院受理立案的要素与条件,释明不能立案的缘由。为了不让母女俩再四处跑腿,夏明宇又帮忙联系了她们所在的社区,帮助母女俩补齐了居住证明等手续,顺利地为她们办理了立案。

>>夏明宇在部署工作

夏明宇常说:“法院就像医院,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到法院来。虽然诉讼服务中心每天要接待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当事人,有的人带着怨气来,有的人带着不理智的情绪来,但我始终认为,群众的利益无小事,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当事人,都要将心比心地来帮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有的问题不是法院的事,但如何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来帮助解决呢?夏明宇负责的开发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和诉调对接中心的无缝衔接,发挥社会力量,形成了该院诉讼服务和诉调对接工作的“一站式”服务。如今,开发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设立十大品牌调解室,有“祝瑞伍爱心联调工作室”、维护妇儿权益诉调衔接工作室、侵权及劳动争议调解室、仲裁调解室等,为当事人构建最为便捷矛盾纠纷化解的绿色通道。夏明宇甘愿牺牲更多的休息时间,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稳压器”。

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专挑“硬骨头”啃

开发区法院改革探索,将原来的立案庭扩容为诉讼服务中心。为人厚道、总是笑呵呵的夏明宇,被委派为中心主任。“夏主任总是第一个来到诉讼服务大厅,整理文件,摆放桌椅,检查卫生。群众每天来到大厅,都能感受到这里整洁的环境和氛围。”在同事们心中,夏明宇对群众总是那么贴心。

上午八点半,诉讼服务大厅准时对外开放。夏明宇习惯走出办公室,置身于前来办事的群众中:导诉台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就主动前去了解来访者的诉求,帮他们答疑解惑;三五位群众聚集在一起商量不出头绪,他就走进他们中间了解情况,帮他们释法明理;遇到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在大厅喊闹,他就把他们引导到办公室进行劝解疏导,帮他们平复情绪;遇到立案有困难而又不在法院管辖范围内的事,他就打电话联系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用夏明宇的话说:“大厅内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我就应该出现在哪里。”

2015年以来,诉讼服务中心以文明规范程度高、人民群众满意度高和服务投诉率低的“两高一低”成绩单,得到大连市委政法委和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先后被大连市中院授予“集体三等功”,被大连市委政法委授予“大连市人民满意政法单位”称号 。

为“基本解决执行难”,今年年初,开发区人民法院又成立执行事务中心。对一些简单、可以快速处理执行案件进行集中合并同类项,在这里办结。曾长期搞执行的夏明宇又来此“履新”,被法院党组任命为首任执行事务中心主任。

今年7月的一天傍晚,执行事务中心接到线索,一位法院拟采取强制措施但迟迟找不到下落的失信被执行人正在家中,夏明宇立即带队在辖区某小区内将正在家中的被执行人李某带回法院。在经过两小时的调解劝说,被执行人始终强词夺理、不愿履行义务,只能对其采取拘留15天的强制执行措施。案件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考虑到双方原系朋友关系,为一点小纠纷而执行拘留可能使双方积怨甚至矛盾激化。夏明宇没有放弃化解矛盾,并将和解希望转向李某的家属。

在执行人员将李某送往拘留所的路上,夏明宇再次拨通了李某亲属的电话,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并晓以利害。夏明宇终于做通了李某家属的思想工作,同意立即偿还。深夜时分,李某家属将全部未履行的执行款以现金形式交到法院,当事人双方面对面做笔录、打收条、付款,一气呵成,该案件得以顺利执行完结。

永不放弃,夏明宇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咬下了一块“硬骨头”,和解了这起历时4年的执行案件。

执行事务中心成立以来,在夏明宇的带领下,各项工作逐步进入正轨。今年2月以来,执行事务中心共集中查询查控财产2182件次,快速执结579件。夏明宇身先士卒,亲赴办案一线,上半年共收案158件,结案100件,结案率63%。

面对荣誉:愿用余生续写“忠诚”

夏明宇曾当过教师,加上和蔼可亲、以德服人,法院里很多同事愿意叫他“夏老师”。夏老师还有个爱好就是利用午休时间写毛笔字,他写得最多的两个字是“忠诚”,忠诚于党,忠诚法律,忠诚人民。

和夏明宇前后脚或晚很久入职法院的同事,有些人当官了,也有些人辞职挣钱去了,但夏明宇仍然当他的法官,忙碌在执法一线。多年来,他先后被辽宁省委政法委授予“雷锋式政法干警”,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两次,被大连市委政法委授予“十佳法官”“大连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最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作出《关于在全市法院系统开展向夏明宇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市法院干警向夏明宇同志学习。

记者采访后感受到,27年的法院工作中,夏明宇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对党的忠诚落实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中。他始终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以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和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冲在审执工作的最前沿。他以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急当事人之所急,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工作的人文情怀,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良好形象。他信仰法治、廉洁奉公、淡泊名利、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愿意用余生在法官的职位上书写“忠诚”。

猜你喜欢
塔吊立案开发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多标段工程群塔布置与安装
开发区
塔吊检查
超高层建筑塔吊选型和布置分析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从高粱双反立案调查说起
“先调查,后立案”为何不可?
论立案登记制度中对恶意诉讼行为的防治
开发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