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香自苦寒来

2018-10-15 05:39张律
大东方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实施开发课程

张律

摘 要:近年来,在贤文化的浸润下,在建立“自然、活力、和润”南上海品质教育区方针的指引下,邬桥学校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创建“牡丹少年宫”,结合浓郁的牡丹文化特点,开发牡丹文化系列课程。

关键词:牡丹文化;课程;开发;实施

一、传承精髓,让课程思想孕育在文化引领上

邬桥学校凭借当地古牡丹悠久的文化背景,开展了一系列牡丹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牡丹国画学习为主阵地,逐渐向中国画、书法艺术、工艺编织等领域拓展,全面加强以牡丹文化为主体,融合传统文化精华的邬桥学校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学校把牡丹蓬勃向上、总领群芳的精神融合到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行为中来,从而弘扬“自强不息、爱满人间”的牡丹精神,在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中陶冶情操、升华人格,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独辟蹊径,让课程开发融合在特色发展上

(一)构建课程理念,形成共同愿景。

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因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基本保证。“让每一朵花都精彩绽放”这一核心价值观最核心的精神内核是“个性化发展”,关注所有学生的个性,关注个性的同时又关注个性中的共性,使学生的个性在全校师生全面和谐发展中得到彰显。几年来,“牡丹少年宫”秉承着学校“知识孕育能力,文化塑造人格”的办学理念,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构建起多元、联动的牡丹文化课程体系。

(二)开发特色课程,促进个性发展。

牡丹文化系列课程结合牡丹之乡的特点,开发“知牡丹、写牡丹、画牡丹、唱牡丹、颂牡丹、舞牡丹、绣牡丹、种牡丹、刻牡丹”系列课程,通过丰富多彩实践和体验,让学生了解古牡丹的历史和牡丹的习性,特别是牡丹的精神和家乡牡丹文化的渊源,把“自强不息,爱满人间”牡丹精神落实在课程的学习中,提升学生情感体验,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长大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三)形成多元评价体系,提升综合能力。

1、对牡丹教师的评价

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问卷反馈意见、学生作品的质量,平时听课、研讨记录等,对教师进行评价。针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性监控,以教师的爱心、耐心、信心和慧心为评价要素,评出“星级牡丹教师”。对教师的评价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2、对牡丹少年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授课教师的记录数据,包括出勤情况,参与热情,团队合作意识,能力锻炼;学生学习小组的记录,包括团结合作精神,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从在知识或技能的某些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拓展或提高;兴趣爱好和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发展;学会选择并作出决策,能根据自身的基础、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需要選择拓展内容与方向;在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在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批评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得到增强;勇于探索、积极创新、自觉钻研、进取向上的精神得到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个人体会、小论文、过程记录、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以标志物作为奖励开展评价活动。

3、对牡丹文化系列课程的评价

学校成立评价小组,通过听课、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检查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教学安排等手段给教师作出一定的评价;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建设以及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以不断提高自己开发与实施拓展型课程的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以此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不断提高牡丹文化课程的质量,使之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追求至臻,让课程实施落地在实践体验上

(一)活动驱动,绽放光芒——多平台展示

为了凸显牡丹文化特色,展示风采,少年宫开设一些卓有成效的活动,举办以“让每一朵花都精彩绽放”为主题的牡丹文化节,展示牡丹乡村少年宫的课程成果,每个孩子都在牡丹文化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绽放牡丹般的光彩。牡丹少年宫定期举办的“四节”活动,在文化活动中陶冶学生情操,让他们感受成长的快乐和幸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展示交流的平台。

(二)依据标准,科学实施——多纬度评价

牡丹文化系列课程通过“平台式”、“汇报式”、“特色活动式”评价课程实施效果。我们还将研发《牡丹文化课程小护照》,孩子每修完一门课程,就在护照上盖上获得学分的小印章,把修满学分的小护照发给学生,以此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一位教师的《牡丹文化系列课程纲要》中都有评价的标准,还有才艺展示以及评比,促进教师的特长发展。

四、丹韵悠长,让成效之花绽放在成长的路上

(一)特色课程育人,培育学生成长。

牡丹文化课程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由“被动”转向“主动”,在具有浓郁的牡丹文化氛围中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在积极向上的状态中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引领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从单一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与建设者,有利于知识的重构和文化的积淀。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职业生存方式也在发生着变革,他们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彼此间合作、反思与总结、成果交流与共享,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得到提升。

(三)特色建设显亮点,推动学校成长。

从学校发展来看,牡丹少年宫培养一批有特色的教师,形成独具特色的“牡丹文化”办学理念及实践体系,使多姿多彩的牡丹文化课程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亮点,丰富和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学校特色得以充分凸显,学校文化力得以充分释放,最终使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得以全面的落实。

五、结语

“牡丹少年宫”将继续以牡丹文化课程建设为依托,形成课程特色,实现建设目标,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像牡丹花一样精彩绽放。

参考文献

[1]温小军.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困境与突破[J].教学与管理,2016(01):36-39.

[2]张昌盛.“菏泽乡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鲁东大学,2015.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邬桥学校)

猜你喜欢
实施开发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