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显示正常骶髂关节的最佳b值的研究

2018-10-16 06:31崔艳秋俞咏梅刘清祥仰肖敏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骶骨骶髂髂骨

崔艳秋,俞咏梅,刘清祥,仰肖敏

(1.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弋矶山医院 影像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1;2.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CT室,安徽 宿州 23400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1],好发于10~40岁男性,以20岁左右发病率最高;该病主要累及中轴骨关节(骶髂关节及脊柱),骶髂关节最早及最常受累,其病情不可逆,晚期发生脊柱及关节强直,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像学检查是诊断AS及检测其活动性的主要依据之一。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目前唯一可以无创检测活体水分子弥散运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DWI用于AS的早期诊断及活动评估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目前DWI序列显示骶髂关节的最佳b值尚无统一标准[2-3]。本研究通过对健康志愿者采用3种不同b值进行骶髂关节DWI扫描,探寻DWI用于显示骶髂关节的最佳b值,为后续研究DWI在评估AS骶髂关节活动性病变的应用价值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5~35岁。所有志愿者均无风湿病及代谢性疾病史、无腰背部疼痛及关节痛史、无腰背部手术及外伤史。所有受检者均无MRI检查禁忌证并知情同意。

1.2 MRI检查方法 使用SIEMENS公司Anovnto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骶髂关节常规MRI及DWI横断位扫描。 常规MRI扫描: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1WI、压脂PDWI序列行轴位扫描,扫描参数分别为T1WI:TR 440 ms、TE 10 ms;压脂PDWI:TR 2000 ms、TE 30 ms;视野(FOV)224 mm×320 mm,激励次数为2,扫描层厚4.5 mm、层间距0.4 mm,层数15层。

磁共振DWI扫描:扫描层面与常规平扫一致。扫描参数分别为:TR 3200 ms,TE 74 ms,扫描层厚 4.5 mm,层间距 0.4 mm,视野(FOV)130 mm×130 mm,激励次数为6,采用4个b值,即0、400 s/mm2、600 s/mm2、800 s/mm2进行扫描,分别获取图像的原始数据。

1.3 MRI图像后处理 运用西门子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分别将DWI原始图像显示成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参考常规MRI图像,在DWI图与ADC图上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其ADC值,ROI大小约30~40 mm2。在两侧关节骶骨侧及髂骨侧关节面下的骨髓区各选取3个ROI,共12个感兴趣区,分别取3个ROI的平均值(图1);选取ROI时,尽量避开血管、骨皮质及伪影。

1.4 图像质量评估 由两名从事磁共振诊断工作的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对磁共振常规(T1WI、压脂PDWI)、DWI及ADC图像进行评估,意见不统一时经协商达成一致。常规图像主要观察关节软骨、关节面下骨髓区的显示情况;对比3种b值下DWI的图像质量,主要观察关节面与关节旁骨髓区情况,并评价图像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伪影程度及有无变形。

2 结果

2.1 图像质量的评价 20名健康志愿者的常规MRI平扫均未见异常,两侧关节对称,关节面较光整,关节面下骨髓区信号较均匀(T1WI呈中等或稍高信号,压脂PDWI呈低信号)。在b值为400 s/mm2及600 s/mm2时,DWI图像比较清晰,骶髂关节与周围的组织对比良好,图像没有出现明显伪影及变形,可以较好地显示骶髂关节的“低信号(骨皮质)-中等信号(软骨)-低信号(骨皮质)”三层平行状结构;b值为800 s/mm2时,DWI图像欠清晰,比较容易出现磁敏感伪影,骶髂关节与周围组织对比度下降(图2)。

图1 健康志愿者骶髂关节骨髓区ADC值测量方法图

a:b=600 s/mm2时DWI图像清晰,骶髂关节与周围组织对比良好;b:b=800 s/mm2时DWI图像欠清晰,骶髂关节与周围组织对比度降低。

图2 不同b值时DWI图像骶髂关节与周围组织对比度

2.2 不同b值下两侧骶髂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值的对比 两侧骶髂关节面下骨髓区的ADC值随着b值的增高而逐渐减小。3种b值下右髂侧、右骶侧、左骶侧以及左髂侧的骨髓区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两两比较发现b值为400 s/mm2组的骶髂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值高于b值为600 s/mm2组,b值为600 s/mm2组高于b值为800 s/mm2组。相同b值下,每组两侧髂骨与骶骨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b值为400 s/mm2时,两侧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值的离散度较大;b值为600 s/mm2和800 s/mm2时,其离散度相对较小(图3)。

表1 不同b值时两侧髂骨、骶骨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值比较

注:不同b值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两组间字母不同表示P<0.05。

表2 相同b值时骶骨、髂骨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值比较

b值为400 s/mm2时,两侧骶髂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值的离散度较大,b值为600 s/mm2和800 s/mm2时,其离散度相对较小。

图3 3种b值下骶髂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值精确度比较

3 讨论

DWI是目前唯一能检测活体组织水分子扩散运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根据水分子的运动成像,可以通过测量检测区ADC值的大小来量化水分子的弥散程度。DWI序列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已经被广泛认可[4],目前也广泛应用在其他系统,包括疾病的诊断、病情的监测以及疗效的评估,如腹盆腔脏器、肌肉系统等[5-6]。近年来,DWI在骶髂关节的应用价值逐渐被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骶髂关节是微动的滑膜关节[7],主要由两侧的髂骨及骶骨的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形态与结构复杂,不同个体间变异较多,髂骨以凸面紧密嵌入骶骨的凹面,关节腔狭长,呈裂隙状,关节面的凹凸不平是其正常生理表现[8]。骶髂关节分为滑膜部(前下2/3)及韧带部(后上1/3)。关节骶侧及髂侧均覆以薄层软骨,滑膜部的髂侧软骨常较薄、为纤维软骨,厚度不足1 mm;骶侧软骨较髂侧厚、主要为透明软骨,约2~4 mm,因此骶髂关节的病变多表现为髂骨侧最早受累。关节囊周围有多条韧带包绕,以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如骶髂骨间、骶髂骨前及背侧韧带等;其中以骶髂骨间韧带最强,位于关节的后上部,填充其不规则形的关节间隙[9]。部分年龄超过60岁(尤其是男性)的人群中,其关节后上部的韧带可以发生钙化、部分甚至完全强直[10];王俊山等[11]通过对骶髂关节的CT表现研究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骶髂关节逐渐退变,关节腔出现积气增多,部分老人关节间隙变窄,甚至部分融合,所以,本研究选择的志愿者年龄均在40岁以下,以便避免年龄因素带来的不必要干扰。

正常骶髂关节的DWI表现为“低-中等-低”信号三层平行状的结构,两侧的低信号为关节面骨皮质,中间中等信号为骨被覆的关节软骨,各层信号均匀、呈线状连续,关节面下骨髓区信号较均匀,DWI呈稍低信号,ADC图呈低信号。不同b值对DWI 图像质量及ADC值的影响:b值是对水分子弥散能力检测的指标。所选b值越高,DWI对水分子的弥散运动越敏感,弥散所占权重越大,所得ADC值显示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情况越真实,受局部微循环灌注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与此同时图像的信噪比(SNR)降低,图像易变形;选取的b值越低,DWI图像的信噪比随之增高,但其对弥散运动的敏感度下降,微小病灶不易被检出,且ADC值受微循环灌注影响增大。因此,扫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b值,在提高病灶检出率的同时保证图像的质量。因使用设备的机型、场强的不同,目前磁共振DWI用于显示正常骶髂关节的最佳b值国内外报道不一,尚未有统一的标准[12-13]。本研究在SIEMENS公司Anovnto 1.5TMR上结果显示:b值为400 s/mm2及600 s/mm2时,DWI图像比较清晰,骶髂关节与周围组织对比良好,图像没有出现明显伪影及变形,可以较好地显示骶髂关节骨皮质及关节软骨的三层平行状结构;b值为800 s/mm2时,DWI图像欠清晰,比较容易出现伪影,骶髂关节与周围组织对比度下降。b值为400 s/mm2时两侧骶髂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值最大,随b值的增加,ADC值逐渐减小;b值为400 s/mm2时,ADC值受微循环灌注的影响大,比较分散。b值分别为400、600及800 s/mm2时,两侧骶髂关节面下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DWI图像的质量及ADC值的精准度,我们认为600 s/mm2是显示骶髂关节的适宜b值。

猜你喜欢
骶骨骶髂髂骨
骶骨功能不全性骨折的99mTc-MDP SPECT/CT影像特征
MRI和X线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战创伤致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
骶髂关节疼痛治疗进展
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犬髂骨体骨折内固定51例
髂骨移植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骨盆紊乱症
改良Galveston技术联合钢板固定治疗H形骶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