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羊乳产业创新发展探析

2018-10-17 06:24杨晓莉宋愿智
中国乳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羊乳奶山羊羊奶

文/杨晓莉 牟 霄 宋愿智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牛(羊)奶被誉为大自然赐予人类最接近完美的食物,是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营养食品。由原农业部等5 部门共同制定的《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1]首次明确了奶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指出奶业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是农业现代化标志性产业。2017年我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达到99.8%,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2%,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达到99.5%,可以说当前是乳品质量安全水平最好的时期[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3]推荐每人每天消费300 克鲜奶,人均年消费109.5 千克。我国奶类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7%,消费总量占全球的6.1%,排在世界第三,但人均消费水平很低。羊奶被誉为“奶中之王”“最接近母乳的奶品”,在《本草纲目》等传统中华医学研究中早已阐明了山羊奶对健康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羊奶营养价值的认可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以及羊奶脱膻技术的成熟应用,羊奶消费已进入成长期。奶山羊产业是陕西畜牧业中最具优势的特色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作为传统的奶山羊主产区,陕西奶山羊存栏数量、奶粉产量与经济效益均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目前陕西省奶山羊存栏近240 万只,羊奶产量超过46 万吨,产奶羊年平均单产300 千克;年产羊奶粉6 万吨,产值达30 多亿元。奶山羊养殖县54 个,占陕西省县区的50.5%,奶山羊存栏数、羊乳制品产销量居全国第一。羊乳粉产量占全国90%以上,目前有羊乳粉生产企业27家,其中婴幼儿配方羊乳粉生产企业19 家,占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简称“婴配粉”)企业总数的17.5%和婴幼儿配方羊乳粉企业总数的90%。经过几年的产业升级和严格监管,2016年和2017年,19家婴幼儿配方羊乳粉企业的抽检合格率均为100%。“世界羊奶看中国,中国羊奶看陕西”的金字招牌已响誉全球。

同全国整体行业一样,陕西奶业也存在着许多固有的共性问题和难题,有些问题甚至更严重,如企业规模小、管理落后、研发水平低、人才缺乏和观念陈旧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如何切合国家及产业相关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机遇中追赶超越,做大做强奶业,特别是做精做优优势特色产业——羊奶业?为此,笔者开展了此项调查研究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基本情况

陕西省乳业基本情况汇总详见表1。从表1可知,陕西共有乳粉生产企业54 家,其中成人粉35家,占64.8%;婴配粉19 家,占35.2%。依据国家标准,54 家乳粉生产企业中,大型企业8 家,占14.8%,仅西安银桥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银桥乳业”)一家进入全国乳业20 强;中小型企业46 家,占85.2%。从乳粉生产企业分布看,陕南0 家;陕北2 家,占3.7%;关中52 家,占96.3%。陕西乳粉企业绝大多数集中在关中渭南、西安、咸阳、宝鸡和杨凌示范区,形成了以生产羊乳制品为主的生产基地。2014~2016年产值分别为143.7 亿、152.5 亿和162.4 亿元,其中成人粉产值分别为115.9亿、120.3 亿和125.2 亿元,分别占80.7%、78.9%和77.1%,成人粉年增长率约为6%;婴配粉产值分别为27.8 亿、32.2 亿和37.2亿元,分别占19.3%、21.1%和22.9%,婴配粉年增长率约为13%,且每年呈增长趋势。生产牛奶的企业现均有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生产羊奶的企业依据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动态,现都在创建“自建自控”奶源基地。目前,陕西有10 个奶山羊基地县,富平县作为全国最大的奶山羊基地县,有“中国奶山羊之乡”和“中国羊乳之都”的美称,现奶山羊存栏约52 万只,建成现代化奶山羊养殖场29 个。亚洲最大规模奶山羊养殖基地——陕西绿能牧业4 万只奶山羊标准化养殖基地已于2016年10月在陇县建成。同时,陕西还结合国家扶贫政策,在陇县、千阳县、蓝田县等地积极实施“奶山羊养殖”精准扶贫工作。

表1 陕西省乳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在经营方面,除传统方式外,大多数企业都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及与大的商团联合进行销售,如银桥乳业和京东联合,已于2017年5月开设了银桥京东自营店。销售渠道主要是网络直销和母婴店。在资本市场上,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中国股市“新三板”成功持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专业羊乳品生产企业。银桥乳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秦俑商标”。此外,还有陕西金牛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其它机构开发以乳品为基础的相关产品,如保健食品等。

2 存在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陕西乳业目前仍未形成规模经济,尚未成为食品工业的支柱和主导产业,甚至特色优势羊乳产业在全国仍无影响力,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究其原因,除了行业存在的固有共性问题外,主要还是自身存在问题,严重阻碍和制约着产业的进步和发展。整个产业“头小、身壮、腿短”,与现代企业优化发展模式——“研发—生产—营销”亚铃状正好相背。基础差、缺人才、无科研,生产条件相对匹配,营销手段落后,无品牌是典型写照。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2.1 认识不高,政策滞后

多年来一直用惯性思维对待乳业发展问题,固步自封,关起门来想问题,养尊处优搞产业。未经过综合分析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乳业发展规划,更没有把乳业、特别是羊乳业作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来发展。陕西省虽然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但未将农民山羊养殖业纳入脱贫扶贫政策,目前也没有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和资助羊乳产业发展。

2.2 基础差,规模小

陕西乳品企业大多数由乡镇和县级中小型企业创建发展而来,很少有大型企业或集团参与,基础薄弱,无经济实力,建设规模一般都较小,生产能力有限、量小、品种少;多年来大多数企业艰难度日,处于亏损或半亏损状况,很难有较大发展。2013年,根据国家新规定,陕西的18 家婴配粉企业重新进行了生产许可,虽然按照新要求进行了重建或改建,生产规模、硬件条件、生产能力大有改观,但与全国其它先进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或集团极少。

2.3 观念落后,缺乏现代管理意识

由于企业先天不足,再加上地域和文化等影响,许多企业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意识,对新知识、新事物接受能力差或不接受,“等靠看”思想依然存在。管理手段和方式原始,视野短浅,没有跳出“城墙”模式,更没有站在“秦岭”上思考问题。虽然近年来观念有所改变,有些企业尝试引进国内先进管理团队进行托管,但结果如何还需时间来检验证实。

2.4 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受行业及条件限制,目前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大多数为高中以下学历人员,高学历、懂专业、有职称的技术人员占比极低,甚至有些高管都没有专业背景,也未学过管理。对待全员业务素质和食品安全风险教育及培训工作流于形式,缺乏计划性、系统性、长期性,更没有持之以恒,责任落实到位。

2.5 人才缺乏,科研水平低

由于企业发展和省情等原因,陕西很难吸引业界领军人物和人才,更难留住人才,缺乏人

2.6 营销手段落后,名优产品少

才是企业的普遍现象和共性问题。以婴配粉企业为例,虽然国家对企业科研有专门的要求和规定,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企业的认识仍不到位,对本省优势特色产业“羊乳”及相关产品开展系统的自主研究工作也较少。

目前大多数企业还在采取传统的营销或代销方式进行销售,采用网络和电商销售的企业较少且规模不大。名优产品更是少得可怜,除银桥乳业的“秦俑”为中国驰名商标外,其它品牌几乎为零。

3 建议与对策

3.1 政府扶持,政策支持

为了更好地发挥陕西省优势特色产业作用,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机遇中有更大作为,参照本省和外省一些成熟经验和做法,建议尽快成立“优势特色产业”专门管理机构,设立“羊乳发展管理办事机构”,统一主司,统筹指导、协调产业的发展等问题,联合农业、畜牧、发改委、科技、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负责产业规划、政策的制定及产业的发展及管理,制定落实羊乳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确保行业稳步健康发展。同时,要解决好“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繁政低效问题,如乳粉产业基地由畜牧部门管理,企业立项由发改委管理等。制定完善的政策,尤其是“羊乳产业”发展规划,并落地生根,指导产业升级发展。大力推进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降成本、优结构、提质量、创品牌、增活力,提高奶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种好草、养好羊(牛)、产好奶、创品牌、讲好奶业故事”五大振兴行动。

3.2 机制体制创新

锐意改革、大胆尝试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在资本市场,企业通过努力,积极创造条件,上市融资,或采用“控股”和“参股”等形式吸引资金;还可与国内外大型集团或乳业公司联婚发展。最重要是要打破地域、行业及所有制等限制,尽快组建陕西乳业、羊乳产业发展联盟或产业集团,构建陕西羊乳业的航母,促进产业升级,超越快速发展。

3.3 科技率先,人才战略

企业的长期发展取决于研发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因此要重视科研工作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建议每年拿出一定资金进行科研工作,还可以借助外力,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尽快组建陕西省羊乳产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设立陕西羊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围绕“羊乳”开展系统性研究,如奶畜精准繁育、优良品种选育、健康养殖、产品开发等。要用“工匠精神”全面研究羊乳成分组成、配方、工艺(羊乳脱膻技术)、新产品(功能性配方奶、液态奶和羊奶酪等)及相关产品(保健食品等),还要在对比与牛奶的差异以及国内外人体生理营养需求不同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羊乳真正成为乳品中的精品和上品。

3.4 风险意识,规范化管理

企业要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利用数字化等技术和手段,对奶源、生产、销售等进行质量控制,并制定、完善各种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如创建羊奶源基地管理规范,实现国内首家羊奶基地GAP(良好农业规范)的突破;实施羊奶源基地“自建自控”;完善生产和管理各个环节的SOP(标准化操作规范),使整个过程质量可控,让老百姓喝到安全放心的羊奶。

3.5 名优策略,集团化道路

目前,国内奶粉业的品牌集中度不高,寡头现象还未形成。陕西的形势更忧,绝大多数企业为中小企业,无品牌。因此,陕西企业要做大做强,除了政府扶持、政策支持、人才战略、科研率先等以外,还必须走集团化道路,组建“羊奶业”航母,共同出海,捆绑发展,这样陕西“羊奶业”在全国奶业中才会有一席之地。同时,重视培育自己的品牌,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利用现代技术做好销售工作。只要下恒心,科学决策,羊奶业一定会在目前陕西省“追赶超越”发展中实现更大发展,以“创新”统领发展,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机遇创出“陕西羊奶”新天地,使“陕西羊奶”响誉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共享健康。

猜你喜欢
羊乳奶山羊羊奶
真空结合加热、冷冻浓缩羊奶理化品质分析
基于线粒体DNA D-loop 区序列分析中国及新西兰奶山羊遗传进化关系
世界及我国奶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花式”喝羊乳,孩子更喜欢
羊乳脱膻工艺研究进展
基于中医古籍的羊乳功用研究
羊奶,会喝才更有营养
关中奶山羊良种繁育技术应用现状
EM发酵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饲喂奶山羊的效果试验
卖羊奶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