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效渗透

2018-10-17 10:44施建英
关键词:花灯美术生活化

施建英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幼儿应当在“生活”这个大的美术教学课堂中进行学习、实践。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应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有效渗透生活教育的理论,可以以幼儿熟悉的人物、事物为内容,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生活与美术活动的内容紧密结合,从而发展幼儿的个性,逐渐形成幼儿的审美情趣。

一、发掘生活化的美术活动内容,构建美术技能与幼儿经验紧密结合的载体

《纲要》中强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应以幼儿的生活为背景,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拓展绘画经验,习得必要的美术技能,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

1.依托主题背景,预设生活化美术活动内容

在主题活动中,不管是生成的美术活动,还是教师预设的美术活动,都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应着重让幼儿亲身去感受生活,最大限度地给幼儿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

例如:主题活动“我爱家乡”,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同伴的介绍,知道了昆山的名胜古迹和特产,当然还有三样宝贝——昆石、琼花和并蒂莲。于是,我们设计了一节美术活动“昆山三宝”,在活动中,我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表现昆石的各种形态,尝试用颜色的深浅来表示昆石的不同纹理;通过一系列的美术活动,把美术教育内容生活化。这样不仅让幼儿对我们昆山加深印象,而且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技能也得到了升华。

2.立足幼儿生活,生成生活化美术活动内容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生成的美术内容往往更多体现幼儿自己的需求,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孩子的需要,及时提供不同的帮助,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在活动中大胆探索和表现,从而满足幼儿自我学习的需要,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例如:小班主题《美丽的石头》的产生就源于幼儿对石头的兴趣。有一次,班級中一位家长带孩子去南京游玩,回来的时候带来了几块漂亮的雨花石。孩子把雨花石带到了幼儿园,把石头放在了自然角里。色彩斑斓的雨花石深深的吸引了孩子的目光,他们三个一堆五个一群的围着雨花石纷纷的讨论着。感受着孩子们对石头这么强烈的兴趣,老师决定抓住孩子的这一兴趣点。生成了探究“美丽的石头”的主题活动,根据幼儿的兴趣、认知水平,制定了主题网络图,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

3.着眼和谐发展,挖掘生活化美术活动内容

幼儿园美术活动除了要促进幼儿的发展,还应注重美术活动的生活化。因此,教师要以幼儿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相应的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内容,使幼儿在生活中逐渐感受真善美。

例如,在开展小班主题“亲亲热热一家人”时,通过收集全家福照片,绘画爸爸的领带、妈妈的项链,送给妈妈的“三八节”礼物,让幼儿在感知父母的辛劳下,激发幼儿对爸爸妈妈的喜爱,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

二、探究生活化的美术活动形式,营造有利于幼儿自主表现的氛围

1.开展贴合幼儿生活经验的美术活动

中秋节刚过,孩子们仍然沉浸在看花灯、吃月饼等快乐的活动之中。花灯成了孩子们热门的话题。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组织了“我与爸妈做花灯”的亲子活动:我为家长与孩子们准备了大小、颜色不同的彩纸、纸板,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运用水粉、蜡笔、呢绒线、即时贴等来制作花灯,让幼儿在家长指导下画各种各样的花灯。这样的活动不仅打破了一张纸、一些画笔的单调模式,同时让幼儿的美术活动与兴趣、生活体验紧密相连,增加幼儿对生活经验的回顾,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

2.努力实施渗透性的幼儿美术教育

心理学、教育学认为:一切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儿童出生后就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得到发展。因此,幼儿的美术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美术课堂的教学,还应该在幼儿的各类活动中积极渗透美术元素。

例如:秋天到了,带大班的孩子们到校园里“找一找”秋天,他们会发现树叶飘落了;小草变黄了;美丽的菊花开了等。虽然大班的孩子还不能清楚地表达所看到的景色,但是从他们在活动中体验的愉悦,也为他们的美术创作积累了经验。

三、选择生活化的表现材料,丰富幼儿创作表现的途径

《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众所周知,大部分的幼儿是凭借自己直接的感知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只有让孩子们自己主动参与活动,自己主动收集材料,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创作的积极性和灵感。

例如:有一次幼儿园下午的点心是吃鸡蛋,又恰逢幼儿园开展“可爱的动物”主题,因此,我留了一些鸡蛋壳,把它们装饰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鸡”放在美工区供幼儿观赏。孩子们看到后纷纷围上来说:“老师,这个鸡蛋壳做成的小鸡真可爱啊。”“老师,我家里也有鸡蛋壳,还有鸭蛋壳呢。”看到孩子们高兴地议论着,我抓住时机,鼓励幼儿在家中收集各种废旧材料,然后带到幼儿园一起来做玩具。那几天的早晨,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带来了许多家中不需要的物品,美工区一下子变成了“聚宝盆”,收集到的材料让我惊叹不已。孩子们通过收集废旧材料,既丰富了幼儿操作的材料,又增强了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它对幼儿园美术活动教育的研究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幼儿园教学中,我也将积极探索,将“美术活动”与“生活”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效渗透下变得更加的吸引幼儿,让幼儿在此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猜你喜欢
花灯美术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美术篇
找不同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赏花灯
花灯艺人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