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堂解决科学问题更精彩

2018-10-17 10:44周建飞
关键词:本课品德垃圾

周建飞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具体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思品教学魅力无限,吸引学生,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得,学有所为。关注生活中的環境问题,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利用科学实验,破除迷信。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孩子们会问个为什么,有许多事情孩子们不明白,我们应当充会利用品德教材特有的生活性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品德课堂更加多彩!

【关键词】

实验操作 环境问题 从身边做起 科学实验 破除迷信

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听你的课。如果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毫无兴趣。那么课堂的效率在哪里?品德课程内容枯燥,“大道理”较多,对学生来讲似乎缺少一种天然的吸引力,然而我研究了小学各个年级的教材,发现品德教材中有许多涉及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针对这些内容作文章,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具体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让思品教学魅力无限,吸引学生,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得,学有所为。

一、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绿色小卫士》是苏教版国标《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的家乡在变化”中的一课。从本课的编排意图和内容结构来看,让小学生了解一些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感知环境问题的危害、产生环境危机意识、树立环保意识是教与学的一个层面。但笔者认为从全人类社会发展及我国国情这个角度出发,有必要从更高的层面引导小学生认识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地球的关系,初步懂得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家园。因此,在教学中,我对本课蕴藏的科学发展理念做了多角度的挖掘。

在第一部分“变垃圾为资源”教学中,我从日常的垃圾入手,问学生:对乱扔垃圾有何感受?乱扔垃圾有哪些危害?谁应该对此负责?垃圾产自何处?垃圾真的是废物吗?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审判垃圾”的小辩论,得出“错不在垃圾本身”,而是人们没有处理好垃圾,进而树立一个理念:“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并且让学生课前对本地的垃圾处理进行调查,把调查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学会分析解决其他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认识生态破坏的危害,从自己做起拯救地球。

二、利用科学实验,破除迷信

品德与生活教学注重的不仅仅是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指导日常的生活,注重的是情感的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使品德教育做到“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我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实验,来揭露社会中一些骗人的现象。

《擦亮眼睛》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成长不烦恼中的课文。本课书中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你相信这些吗”“戳穿鬼把戏”“相信科学不迷信”。第一个内容是谈话性的内容,要求学生观察四幅图反映的迷信现象,说出自己的意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周围的迷信现象及其危害。第二个内容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分析推理等方法认清迷信活动的鬼把戏。第三个内容用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迷信活动的危害。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分析周围生活中的一些迷信现象,认识生活中一些鬼把戏,了解迷信活动的危害。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树立从小抵制封建迷信思想的观念,激发热爱科学的感情,能够相信科学,宣传科学。自己不参加迷信活动。根据目标,我认为本课教学中以下几点做应该值得肯定。

1.教学紧扣主题,使教学目标得以最优化的实现。2.把探究式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3.注重过程,逐渐构建品德结构。

三、通过影视资料,普及科学知识

高效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体验与探究。并引导孩子去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我从哪里来》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我从哪里来”是个简单但又神秘的话题,教材中的资料卡和插图已经使学生大致明白本课的主要内容,因此他们对一课非常感兴趣,它让很多孩子产生好奇、困惑。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的父母大多对这个问题都是予以回避。而本课却以活泼的形式向孩子揭示生命的由来,通过调查活动和课堂体验使学生懂得:父母给了我生命,生命来之不易,父母养育我非常艰辛,从而使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学会珍爱生命,学会感恩父母。

由于学生对这个内容感兴趣,课堂上,他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如:受精卵分不分男女?人为什么会越来越老等等。这些问题既要在语言上浅显易懂,又要适合这个年龄的特点并讲明白并不太容易,但我还是非常认真地从科学的角度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他们非常满意。

在“体验妈妈的辛苦”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先交流课前调查的有关妈妈怀孕的辛苦,让他们初步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劳。课上,让学生了解,刚开始,你还只有一粒小豆子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有一个皮球那么大了,这个时候,妈妈怀着你又是什么感觉呢?我让学生进行了体验:将小皮球放在衣服里面,绑在肚子前面,弯起腰拾起地上的铅笔,有什么感觉?学生都说很困难;然后我让学生做蹦蹦跳跳的动作,问他们有什么感受?学生都说担心皮球会掉下来。是啊,为了让我们平安地来到这个世界,妈妈牺牲了很多,有的说妈妈的身材变了,有的说妈妈的脸变黑了……接下来我让学生知道在你皮球那么大时妈妈就要那么辛苦,而你要在妈妈肚子里呆十个月,并且会越来越大,一直到你出生,妈妈该多辛苦啊!时至今天,她们还在任劳任怨的为我们操劳,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倍的去关心和报答我们伟大的母亲呢?有的孩子说我们该给母亲天天洗脚,有的孩子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将来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

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孩子们会问个为什么,有许多事情孩子们不明白,我们应当充会利用品德教材特有的生活性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品德课堂更加多彩!

猜你喜欢
本课品德垃圾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垃圾去哪了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好学者贤
倒垃圾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