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

2018-10-17 10:44牟明哲
关键词:实用性创新性课外

牟明哲

【摘 要】

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中的极其重要的部分,不论是在日常考验学生的基础能力,还是高考中的决胜阶段来讲,作文教学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试金石,是体现语文作文教学的优良的标杆,也是对整个高中语文综合的考量。但是,现今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颇为尴尬的困境,教学中缺乏变革,不能及时更新,更是缺乏创新性,因此,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势在必行。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创新性

现今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语文教学比重越来越大,高考分值也越来越多。在整个语文试卷中,除了基础的字词语法阅读之外,占分值最大的非作文莫属。因此,语文作文才是得高分的关键。但是,语文作文水平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快速改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不言而喻,语文作文的学习需要的是不断累积,厚积薄发的过程。然而学生往往自认为作文很难提升,主动放弃,随便敷衍应付了事,使得教师的作文教学颇为费劲,为快速提升作文水平,只能采取填鸭式教学,教受框架与形式,过分注重辞藻华美,以博取阅卷高分,最终导致作文含金量差,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因此,如何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加强教学的创新性成为当今语文作文的重要任务。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理论式教学,应试教育为主

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的多方面融合能力。语文中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思想和主體意识的部分,是学生最能表达自己情感,发表自己感悟和人生体验的部分。而目前一些学校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思想意识还停留在理论灌输教学阶段,,作文以拿高分的应试教育为主,使得学生学习自主性差,主动参与性差,思维开阔性差,作文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二)框架式教学,新“八股文”涌现

框架式教学也叫形式性教学,过分注重框架本身,将作文结构化更加突出,使得作文框架固化,使得形式大于内容,阅读质量不高。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部分存在形式性教学现象,一类型的作文都使用同一模板,开头结尾,中间都有固定的要求,架子好,随便往里面填东西即可,虽然这样的作文结构极佳,对仗工整,但是缺乏实在感,情感丰富度欠缺,内容饱满度差,导致文章质量较低。

(三)技巧式教学,内容实用性差

技巧式教学即让一篇作文强调更多的修辞方式,堆砌更多华美的辞藻,运用更多的抒情方式,体现更多的写作技巧。文章修饰过多,则华而不实,缺乏实用性。例如:写一篇《为祖国奉献》这样的文章,运用技巧极度赞美祖国,运用过多的修辞阐述为祖国奉献的溢美之词,这样的文章想必毫无实用性,毫无新意和真情情感。则不如书写个体通过具体的公益实践活动(捐款活动,敬老院探访,学雷锋等)更能表达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奉献来的实在和感人。

(四)模仿式教学,创新能力不足

一些学生为快速提升作文水平,往往过于依赖作文丛书,过度抄袭满分作文的例子,盲目模仿和跟风。而教师也过于着重范文教学,助长了学生对作文大全一类书籍的购买。一味模仿和抄袭使得学生更不能真正认真去写文章,不能用心去感悟生活,用笔记录生活。真正的好文章要以抒发表达个人情感思想为前提,真正想要表达对某件事的看法和思路为基础,真情实感,深刻感悟才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才是创新的源泉,一味跟风模仿并不能使学生不断的开拓创新和继续进步。

二、提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性的思路

(一)变革教学模式,发挥主体个性

高中语文教学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意识,作文教学改变理论性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改变理论灌输作文教学,增强主体互动性。其次,改变框架式教学,摒弃形式主义,增强情感表达。再次,改变技巧式教学,注重内容的丰满性和实用性。最后,改变模仿式教学,摒弃抄袭,增强的个体创新思维。

(二)注重课外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不仅需要注重课内的基础积累,更需要日常课外活动的延伸性积累。艺术源于生活,说的就是这点,好的作文素材不是借鉴抄袭而来,而是日常活动的不断累积。多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篮球比赛,歌唱比赛,公益活动,旅游等)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丰富自己见解,开拓个人眼界,激发更多人生感悟。因此,注重课外积累,才能更好的为自己的作文提供真实有趣的素材。

(三)提升思想认识,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水平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高水平的作文是需要不断的积累磨炼出来的。优秀作文的标准主要是:第一,具备真情实感,第二,文章主题突出,第三,写作技巧丰富。许多学生因为达不到高标准的作文水平而苦恼,甚至放弃写作,主要是太过于注重作文的形式感,未能真正激发写作兴趣。不必拘泥形式,写出一篇表达真实情感的文章远远比修辞辞藻堆砌的文章要更感动人。因此,激发写作兴趣的重要一点是写心中所想,写心中所悟,首先写自己感兴趣的,表达喜怒哀乐的故事,其次,慢慢学会表达中心思想,突出主题,最后才是修饰完善的过程。

(四)开拓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高考作文考察的不仅仅是基础写作水平,更多的考察的是学生有无更深刻的见解,更有有无创意性思维。创新能力是新课标教学理念下培养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的开发创新性思维。首先,创新性思维需要教学中建立开放的阅读观,开放的协作观。其次,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表达。再次,让学生大胆想象,不断涉猎,激发兴趣。最后,提升生活的观察力和社会敏感度,多思、所想、多做。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为13550084B)。

【参考文献】

【1】王瑞霞.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2】赵春香.针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思考【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3)

猜你喜欢
实用性创新性课外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凤凰精选
抢眼披风
不一样的水桶包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