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锚理论视域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和择业趋势

2018-10-17 08:10阮霄羽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22期
关键词:就业心理女大学生

阮霄羽

摘要:目前,大学生大多都是2000年左右生人,在他们的心目中,求职就业的理想目标就是钱多活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与此同时,在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中不难发现,性别差异仍然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在这一大背景下,当代女大学生的求职择业状况仍然处于劣势状态,亟待全社会及各个高校相关部门对女大学生就业时的心理危机及择业趋势做深入的调研。

关键词:职业锚理论;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择业趋势

在高校的课堂上,我们发现,不论各个专业,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无论是在专业课程的学习成绩方面还是在学生会组织的工作和管理层面,都呈现出水平相当的状态。在个别如语言沟通类、管理类、医护类等专业中,女生的表现甚至比男生更胜一筹。然而,由于几千年来我们的某些历史沉积问题和文化偏见问题,女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往往显得异常被动。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率并不乐观,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女大学生的就业心态的变化及择业趋势具备其特殊性。

历数种种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理由和因素中,排除个别用人单位和岗位(由于一些外在原因)在招聘时特别强调性别选择外,女大学生自身在就业求职的整个过程中经历的心理准备、变化及其择业过程中的个体选择的差异性也应该倍受重视,且这些因素大大地决定着她们的职业选择。

职业锚理论又被称为职业定位理论,来自于一个关于就业的调查研究。该研究是由施恩教授组织,历时长达十余年的一个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调查。该调查包含了面对面访谈、跟踪调查研究、人才测评体系、公司调查研究、问卷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最终试图分析总结一种关于个人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成果。锚,一般而言指的是船锚,将锚投入水中,抛在水底,可以使船只停稳。职业锚,顾名思义,是指一个人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东西,这种东西或者价值观对他(她)而言至关重要,即即使当个体不得不做出舍得的选择时,他(她)也绝不会割舍掉的东西。换句通俗易懂的话而言,即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围绕且绝不能放弃的核心。

在心理学上,“职业自我”是指个体对自身职业倾向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包括对个体自我职业特征的了解。个体自我职业特征是指个体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有别于他人的在职业选择上的表现,具体包括个人能力、气质类型、兴趣爱好、个性性格,职业需求、职业发展动机等等不同因素。毋庸置疑,这些个体职业倾向势必会导致个体在职业和岗位的选择和发展过程中,对某些职业类型、就业方向、岗位设置等的个人偏好。

近些年来,天津市妇联联合天津市社会科学服务部门一直致力于女性民生问题的调研项目,其中一档节目——“我关注,她生活”节目持续升温,得到一致好评。来自天津市属四所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女大学生在实地访谈中表示,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到薪资待遇和收入报酬这些外部因素外,新时代女大学生对于自身对于职业和岗位的“兴趣”与“爱好”的定位也大大提升。在被采访的女大学生中,众多女生表示“我肯定要找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工作,因为喜欢才能够坚持,才容易做出成绩”、“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能得到成长的,就算累点儿也没问题,完全可以接受”、“这个单位的企业文化一定要和自己搭,否则工资太高也找不到归属感”,“老板或上司一定要公平公正,我可以付出我的全部力量,但也希望有所回报,至少在精神上需要得到激励,这样的团队才能激发人工作的动力”等等。由此可见,“兴趣”与“热爱”成了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的高频词汇。当前女大学生们在考虑职业时最关注的点,即个人的情感感受、体验、自身幸福感、企业文化、人文环境等软性因素。与此同时,她们还更关注工作环境的质量和舒适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单位在用工上性别是否具有歧视或不平等,是否重视女生婚假产假哺乳期等的福利问题,也是女大学生们非常关注的点。

实然,社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民生问题之一——就业,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大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顺利毕业、就业质量如何等问题一直是成千上万家庭迫切关注的问题。当代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更加多元化。时代在变化,每一代人的思想在变化,每一个个体在面临就业求职时的出发点和决策点也在发生变化。每一个人做出决定都标记着明显的时代烙印。新时代的大学生与互联网时代相促相生,无法割离。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对于这一代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女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也存在其特殊的意义。据统计,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很多女大学生表示愿意和倾向于选择一些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工作。她们认为无论是从求职信息的搜索还是对于用人单位的了解,直至面试、录用,互联网都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她们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焦虑感。更有的女生认为,互联网为她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很多交叉专业和行业,由此,使她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更对交叉学科和行业感兴趣。

在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大发展的今天,很多学生坦言,在网络的世界里不会失业。女大学生们也更加有意思地去培养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勇于去尝试互联网+相关的比赛和活动,将网络技术视为一项通识课来学习和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人对于职业的认知和规划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更加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可以通过习得而不断调整的。当一个人进入职场后的初期,他会根据自身工作的环境和情境,经过日复一日积累的工作经验,逐步构建自己的职业锚。在工作过程中,他(她)在工作经验的自省过程中逐渐构建起自己的职业选择动机、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匹配度。一个岗位是否能够达到自我满足,是否能够促进职业成就感,是职业锚的重要组成因素。在一个个体同他的工作环境不断磨合相互作用的实际过程中,他的职业锚在不断的变化、调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最后,建议当代女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女性自身的职业能力优势,例如,女性往往善于表达,有着较高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能够很好地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或解决问题。在形容一件事物或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情感冲突、观点见解等时,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具有异常突出的优势。基于以上优势,女性非常擅长从事关于语言翻译、播音主持、咨询培训、客服服务的人际交往、文件归纳、外事接洽类与整理类的工作。类似的工作既符合女性的职业优势特点,又能使女性在工作中充满职业成就感。有比如,女性天性思维缜密,充满想象力、动手能力强、想问题严密细致且周到全面,如果从事类似服装设计、形象管理方面的工作,或者作为语言文学评论家、电影电视的影评人、演员或舞者等再合适不过了。有些女大学生可能认为,自己当年选择专业时没有经过过多的考虑,选择了机械类这样不太适合自己的专业。即使如此,女大学生也完全可以通过第二学历的学习或者继续教育等形式加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增强自身的职业能力。

女大学生在面临求职应聘时不同与男生,她们更倾向去选择一些大中型城市或省会城市就业,对于一些地处偏远、生活条件困难、经济落后的地区往往不予考虑。这与女大学生考虑自身将来成家及家庭生活水平有关。87%以上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表示毕业后不愿在回到自己的家乡(小乡村),她们表示宁可“月光”也要在大中型城市“坚持”下来。尽管现在社会给予女性的独立发展空间逐步增强,高校内也出现了不少“女汉子”,但总体而言,由于女性在心理层面上而言依赖心理较重,所以在就业时也经常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尽可能地听从父母、亲朋好友的建议和意见,这样往往导致女大学生就业时会略显优柔寡断。建议女大学生仍然加强自身对于求职就业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和认知,做到“人职匹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利用霍兰德个性一职业类型匹配学说,了解自己的性格适合的职业类型,是否属于现实型、学者型、艺术型、社会型还是传统型。能够从事一个令自己愉快、感受到成就感、与自己兴趣爱好匹配的工作,更容易开展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与此同时,建议广大女大学生能够根据环境转变自身求职择业理念,确立长远的职业目标和详尽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断调整自身对职业的期待和要求,树立先就业一后择业一尽量创业的就业思路。

总之,大学时期,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形成争取职业观的关键时期。对于女大学生而言,正确就业观择业观的形成过程也是从象牙塔逐步走向社会的理念过渡过程。建议女大学生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对自身的职业期待过高,总觉得自己具备了比一般人较高的行业理论素质就骄傲自满。在现实的就业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没有社会阅历,缺乏职场技能的“小白”,而不是什么“高级知识分子”。职业锚的理论告诉大家,在大学期间尽量多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充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了解自己的專业走向和就业发展趋势,毕业后先就业,逐步积累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然后再考虑择业。入股条件允许和具备,鼓励女大学生创业,发展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猜你喜欢
就业心理女大学生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其特点分析
浅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