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10-20 06:48广东省干部疗养院510970武雪松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2期
关键词:苯磺酸单药附表

广东省干部疗养院(510970)武雪松

附表1 两组的视力情况及临床指标(±s)

附表1 两组的视力情况及临床指标(±s)

组别 视力 黄斑厚度(μm) 血管瘤体积(μm2) 视野灰度值(%) 出血斑面积(mm2)联合组 0.33±0.07 301.98±45.02 9.85±2.30 1.20±0.29 1.08±0.34单药组 0.46±0.06 351.04±47.59 14.11±2.73 2.55±0.36 1.93±0.45 t 9.5634 5.0792 8.0938 19.8066 10.2215 P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附表2 两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s)

附表2 两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s)

组别 眼数 IGF-1(ng/ml) VEGF(pg/ml) hs-CRP(mg/L)联合组 46 89.62±19.01 86.14±15.09 3.96±1.66单药组 46 122.17±30.28 103.27±22.01 6.15±2.05 t-6.1748 4.3536 5.6309 P-0.0001 0.0001 0.0001

附表3 两组的血糖指数(±s)

附表3 两组的血糖指数(±s)

组别 眼数 FPG(mmol/L) 2hPG(mmol/L) HbA1c(%)联合组 46 6.10±1.12 8.33±2.29 6.20±1.79单药组 46 7.55±1.26 10.18±2.71 7.54±2.13 t-5.8336 3.5365 3.2665 P-0.0001 0.0006 0.001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itis,DR)在眼科临床中是眼底病变的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典型特征。当前是以传统药物保守治疗为主。有研究表明,复方血栓通胶囊、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DR,可取得可观治疗成效,且安全性较高、复发可能性较小[1]。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讨论临床对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2例(92眼)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的临床现实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2例(92眼)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眼科学》(上中下)(第2版)(精)的诊断标准[2],并确诊为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依照就诊顺序分为单药组、联合组。单药组(n=36,46眼)中,有男性患者20例(26眼),女性患者16例(20眼);年龄区间31~78岁,平均年龄(52.97±4.17)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47±0.81)年;联合组(n=36,46眼)中,有男性患者20例(26眼),女性患者16例(20眼);年龄区间31~78岁,平均年龄(52.97±4.17)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47±0.81)年。将两组的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可作对比研究与分析。

1.2 治疗方法 单药组(n=36,46眼)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即给予患者口服羟苯磺酸钙(生产单位: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088)0.5g,1粒/次,每日3次,持续治疗3个月;联合组(n=36,46眼)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①复方血栓通胶囊:给予患者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生产单位: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60081)0.5g,1粒/次,每日3次,持续治疗3个月;②羟苯磺酸钙:其治疗方法与单药组患者一致。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①治疗有效性,显效:患者出血症状完全缓解,水肿病变消退,且视力得到大幅提升;有效:患者出血症状有明显好转迹象,水肿病变逐渐消失,视力有所提升;无效:与上述不符,甚至病情严重。②视力情况;采用视力表对患者视力值进行检测。③临床指标,包括黄斑厚度、血管瘤体积、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④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采集4ml外周静脉血,并放置无肝素钠的采血管内,静置大约20分钟后,分离血清10分钟(3500r/min),并将所取血清放于冰箱内(温度为零下80℃)等待检测。检测对象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采用所配套试剂盒。⑤血糖指数: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集3ml肘静脉血,对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检测。⑥随访3个月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s)记录计量资料,t检验,(%)记录数据率,x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有效性评价 联合组的治疗有效性91.30%(42/46)高于单药组71.74%(33/46)(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2.2 两组的视力情况及临床指标 联合组的视力情况、临床指标均优于单药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详见附表1。

2.3 两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联合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单药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详见附表2。

2.4 两组的血糖指数 联合组的血糖指数均低于单药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详见附表3。

2.5 两组的随访情况 经随访3个月,联合组的复发率4.35%(2/46)低于单药组26.09%(12/46)(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3 讨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可分为增殖期与非增殖期,若出现静脉串珠样改变、微动脉瘤、硬性渗出、点状出血等临床表现,则提示为非增殖期DR[3]。一旦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随着病情变化逐渐加重,可造成视力下降,甚至不可逆性失明,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当前临床防治DR中常用药物的治疗方式。羟苯磺酸钙属于一种毛细血管保护剂,可促使血浆黏稠度下降,避免形成血栓[4]。同时,本品还可对微血管壁生理功能发挥有效调节作用,抑制透明质酸酶、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从而降低其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最终达到治疗目的,且未发现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综合治疗方式不断应运而生,临床不断加大对中药治疗DR的研究力度,提出合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可取得满意疗效[5]。

在祖国医学中,DR归属“消渴”范畴,多因肝肾亏损、气阴两虚所致体内生热、血液运行不畅,最终导致经络阻塞[6]。复方血栓通胶囊中含有黄芪、丹参、玄参、三七有效药物成分。其中,黄芪可发挥活血益气之功,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强免疫力;丹参可发挥抗氧化效果,改善代谢功能,促进血液运行畅通;玄参可促使血管扩张后达到缓解炎症反应的作用;三七作为一种君药,可预防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栓形成,促使血管通透性提升,改善眼底血液循环[7]。同时,黄酮苷、三七总皂苷均为三七主要成分,其同样可发挥抗氧化作用,改善代谢功能障碍以及缺氧缺血状态[8]。总之,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羟苯磺酸钙合用在不增加毒副作用的基础上,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降低复发性,对于早期DR患者具有重大积极意义。IGF-1可促使血管基底膜溶解,分裂内皮细胞后产生纤维组织增生反应[9]。VEGF属于同源二聚体糖蛋白的一种,其在DR患者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眼组织,常表现为视网膜血管出血、眼底出血等症状[10]。因此,在本研究中对VEGF、IGF-1指标水平进行检测,若其水平越低则表明症状改善程度越高,可作为判断DR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11]。

本研究表明,联合组的治疗有效性高于单药组,提示复方血栓通胶囊+羟苯磺酸钙可有效改善患者眼底水肿、出血等临床症状,确保临床治疗成效;相比于单药组,联合组的视力情况、临床指标、血糖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提示复方血栓通胶囊+羟苯磺酸钙可提升患者视力,改善血糖指标,控制病情发展;联合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单药组,提示复方血栓通胶囊+羟苯磺酸钙可减轻炎症反应,进而减轻患者患病痛苦,治疗依从性高;经随访3个月,联合组的复发率低于单药组,提示复方血栓通胶囊+羟苯磺酸钙可降低复发性,预后良好,这对于促进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疗效肯定,可缓解炎症的反应,促使视力恢复正常,改善血糖指标,并且经随访发现复发性较低,可见其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苯磺酸单药附表
HEPSERA联合ADV ABPC与BARACLUDE单药治疗HEPATIC SCLEROSIS疗效比较分析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