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法对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疗效

2018-10-20 06:48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454002李灵利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2期
关键词:程度小儿护士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454002)李灵利

附表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护理配合程度

静脉留置针是一项传统护理技术,对于成年患者来说,护士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从而保证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正确、封管固定。但是小儿患儿与成年人不同,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护理中,会因为疼痛而拒绝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1]。有研究显示25%~48%的儿童对静脉留置针护理具有敌对、惧怕心理。因此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治疗成为众多研究的重点[2]。心理暗示法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程度。因此本文拟收集我院静脉留置针的小儿,分析心理暗示法的治疗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行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静脉留置针基础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心理暗示法。研究组平均年龄(5.28±1.37)岁,男性49人,女性51人;对照组平均年龄(5.39±1.34)岁,男性57人,女43人。两组人员性别,年龄无差异。

1.2 入选标准 ①患儿家属配合研究,护理依从性好。②患儿无血液系统疾病,无恶性肿瘤。

1.3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首先护理人员对患儿的穿刺部位消毒,护士持针与皮肤呈20°左右正面刺入皮肤,然后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穿刺针继续前行2mm,拔出针芯,固定针翼,针眼以敷贴覆盖,输液毕后从肝素帽内拔出针头,推注肝素液,完成封管。根据保护膜污染状况随时更换。

1.4 心理暗示法 ①在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前,护士首先全面了解患儿的基本信息,询问患儿的入院后的疾病,同时询问患儿对疾病的担心程度,根据患儿的不同心理状态,制定具体的心理暗示方案[3]。②对于对疾病不了解,严重担忧者,护士首先开展健康教育,讲解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重要性,使患儿充分了解相关疾病知识以及该治疗方法的原理、效果等,促进患儿积极配合静脉留置针穿刺。对于担心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疼痛的患儿,护士要积极引导患儿,并积极鼓励患儿,使患儿树立信心,告知患儿认真配合护理后,可以得到奖励,如彩色贴子、卡片、气球等。③在病区墙面贴上彩色图片,让患儿及家属了解静脉穿刺过程。告知患儿通过静脉穿刺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这样有利于患儿调整心态。

1.5 评价标准 评价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后疼痛程度;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护理配合程度。

1.5.1 疼痛程度 采取VAS疼痛评分,10分为最为疼痛。

1.5.2 护理配合程度 配合佳: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无大喊、苦闹、拒绝等表现。配合差: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有大喊、苦闹、拒绝等表现。

1.6 统计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后疼痛程度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后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为(1.37±0.85)分,对照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为(2.76±0.97)分,组间差异显著。

2.2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护理配合程度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护理配合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穿刺有操作简单、不宜穿破血管的优点。是护士护理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静脉留置针穿刺通路可以保证输液的通畅,减少堵管、感染的发生[4][5][6]。考虑到小儿与成年人心理不同,对于静脉留置针穿刺存在恐惧、担忧等情绪,因此需要给予小儿特殊护理照顾以改善小儿穿刺中的不适感。本次研究中对小儿采取心理暗示法,结果发现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后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护理配合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分析表明通过有效的心理暗示干预,可以让小儿在穿刺时保证心理情绪稳定,同时护士也可以节约大量不必要的解释工作,节约劳动量[7][8]。因此,本文认为通过心理暗示法,可以保证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质量,减少患儿疼痛程度。

猜你喜欢
程度小儿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