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及相应有效护理措施

2018-10-20 06:48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张鑫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2期
关键词:针对性胎儿孕妇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张鑫

为保证母婴安全,临床需要对高危妊娠孕妇采取优质的产前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直至胎儿顺利降生[1]。护理需求主要是指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情绪状态以及个性化需求等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提高护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本文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及相应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就具体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6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7.69±1.36)岁,平均孕期(35.95±1.48)周,初产妇与经产妇分别为2 6例、1 7例;观察组平均年龄为(28.06±1.37)岁,平均孕期(35.22±1.41)周,初产妇与经产妇分别为28例、1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发现P>0.05,差异具有比较价值。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产前护理进行干预,给予观察组产前护理需求进行干预,具体如下:①重视孕妇的产前检查。护理人员要加强看护孕妇,并不定时进行检查,保证孕妇的各项指标处于最佳状态。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须详细了解孕妇每次检查的情况,将前后检查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关注胎儿的各项指标是否出现异常,且做好各项应急措施。②加强知识宣传。高危妊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护理人员应通过知识宣传的方式来提高孕妇的警惕性,如告知孕妇高危妊娠的发病原因、缓解的办法以及产前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同时,告知孕妇营养对胎儿生长的重要性,让其在产前应加强营养,多食用一些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少吃多餐,以保证胎儿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如若孕妇有些贫血,则可让其服用一些微量元素,以及时纠正贫血问题。③做好心理辅导。高危妊娠孕妇在得知自身的情况后,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告知孕妇高危妊娠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但也要重点注意,避免意外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在平常的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孕妇的情绪变化情况,并通过耐心解释、安抚来缓解孕妇内心的不安,从而提高其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④对护理流程进行规范。护理人员在为孕妇提供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实施护理,以保证护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孕妇的身体情况、兴趣爱好、兴趣状态等,并就此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与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心理应激反应进行分析,具体指对患者的状态型焦虑(S-AI)与特质性焦虑(T-AI)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焦虑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患者年龄、孕周、焦虑评分等计量资料应以(±s)表示,并采用t对其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值进行比较,如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心理应激指标情况:观察组的S-AI评分与T-AI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且P<0.05,具体见附表。

组别 例数 S-AI评分 T-AI评分对照组 43 45.30±2.62 46.93±2.74观察组 43 35.10±2.11 36.61±2.50 t - 7.53 7.24 P - <0.05 <0.05

3 讨论

为实现优生优育,保证胎儿的健康与安全,当前,临床上开始对高危妊娠孕妇采取产前护理需求进行干预,也就是在结合孕妇的身体情况、怀孕情况、心理状态以及个人喜好等提供针对性的产前护理干预,以降低高危妊娠对孕妇的不良影响[2]。本文对观察组采取产前护理需求进行干预,由于孕妇在得知自身情况之后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加强知识宣传与心理辅导,告知其高危妊娠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情况,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避免,从而使其消极心理状态能得到有效缓解,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每天保持愉悦的心情,按时进食、休息、走动,从而降低高危妊娠的消极影响。此外,护理人员也应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包括护理的流程、护理态度等,保证工作能有序进行,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AI评分与T-AI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且P<0.05。

综上所述,对高危妊娠孕妇采取产前护理需求进行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孕妇紧张焦虑的心理,还能提高护理的质量,从而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猜你喜欢
针对性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