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产后泌乳的影响

2018-10-20 06:48河南省通许县中心医院475400李艳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2期
关键词:泌乳产后剖宫产

河南省通许县中心医院(475400)李艳红

临床研究发现,临床剖宫产产妇因未经历自然分娩过程,其心理转换速度较慢,为此,采取必要的临床干预手段在促进患者机体功能康复的同时,对其进行角色与心理转换也极为重要,利于提升母婴健康与其生活质量[1]。鉴于此,本研究将观察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产后泌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初产妇,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8.96±2.71)岁。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54±2.63)岁。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包括:讲述剖宫产相关知识、心理护理以及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则采取一体化护理干预,具体步骤如下:①术前健康宣教与心理一体化干预:向产妇普及剖宫产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等,并有效引导其于术前禁食>6h,以降低术中、术后误吸、呕吐现象的发生,同时向其讲述术后伤口疼痛的不利影响与应对措施,利于其做好心理准备。护理过程中采取安慰、鼓励语言缓解产妇过度的担忧与紧张心理,并积极鼓励其进行早期母乳喂养;②术后心理、生理一体化干预:积极与产妇进行接触沟通与交流,运用针对性心理疏导方案以缓解其负面情绪,耐心回复产妇所提出的相关问题,并介绍相关育婴方法,以缓解产妇对养育新生儿的忧虑与不安,给予产妇心理鼓励与支持,利于其角色快速转换。同时为其提供舒适、温馨的休养环境,利于产妇身心放松,加速产后的恢复;③产妇与家庭一体化干预:有效引导家属参积极主动与到护理中来,给予产妇关怀、鼓励,促进其尽早适应新身份。指导产妇有效掌握促进乳汁分泌与正确哺乳方法,及时告知新生儿成长期间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利于产妇投入更多精力,以加快其适应母亲角色。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产后泌乳量等。产妇角色适应情况通过从自身感受、照顾新生儿能力、生活与自信心以及对其产后生活的影响程度等方面评估,共80分,得分高则角色适应好。同时记录两组产后24h、48h泌乳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角色适应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产后24h、48h泌乳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剖宫产产妇术后所面临问题显著多于顺产产妇,因产妇生理上的疼痛等不适感颇为明显,不利于产妇产后康复与胎儿的发育。因不同护理模式对该类产妇影响差异较大,故选取何种护理模式以利于促进产妇角色转换与早期泌乳是临床考虑的重点[2]。一体化护理干预是一种将产妇身理、心理、行为作为整体而进行的一体化护理干预手段,有利于深入了解产妇身心需求,进而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心理与生理、产妇与家庭等一体化干预措施,让其认识到母亲角色转换的重要性,加快其转换速度。同时通过为其提供更为细致、全面的基础生活干预,促进产妇对临床护理信赖感不断上升,利于形成较好的互动关系,提升产妇的临床配合度,以便于临床治疗与护理的顺利开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角色适应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产后24h、48h泌乳量均优于对照组,表明一体化护理干预的实施利于促进产妇产后多方面的适应与改善,加速了产妇角色转换,舒缓其负性情绪,有效提升产后泌乳量,利于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综上所述,一体化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剖宫产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提升产后泌乳量,保障母婴身心健康,临床普及价值高。

附表 两组母亲角色适应及产后泌乳量对比(±s)

附表 两组母亲角色适应及产后泌乳量对比(±s)

泌乳量(mL)产后24h 产后72h对照组(n=52) 52.54±5.89 9.58±2.04 29.75±11.69观察组(n=52) 69.26±8.02 13.47±4.29 41.58±15.07 t 12.117 5.905 4.473 P <0.05 <0.05 <0.05组别 角色适应(分)

猜你喜欢
泌乳产后剖宫产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