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8-10-20 06:48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王梦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2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品管圈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王梦

本研究分析品管圈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护理效果[1],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90例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男43例,女47例,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68.5±5.2)岁。对照组男40例,女50例,年龄57~73岁,平均年龄(65.2±5.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上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2]:①入选患者均实施了血液透析治疗方式。②入选患者无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③入选患者积极主动参与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入选患者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方法 (1)成立品管圈。采取自助报名的方式组成品管圈,需六名成员,选择资历高,专业知识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人任命为辅导员,由其进行品管圈活动内容的讲解,确保成员清楚每次活动的意义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每周一次半小时以上例会,进行探讨交流学习。(2)确定活动主题。圈内成员进行头脑风暴,指定活动主题,将其最终确定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分析,详细理解出血点并判断出渗血原因。(3)商定护理对策。研究对策并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法:①不断培养穿刺技术,提升效果。②培训关于拔针、压迫止血等技术。③指导胶带固定的方法。(4)实施对策。①反复穿刺。通过临床实践进行调查,培训护理人员的穿刺手法,严格采取阶梯式穿刺,避免渗血以及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借助图片对透析前后的血管情况进行对比,确保一次性成功穿刺。②压迫止血法。持续进行培训,让护士熟练掌握这一方法。主要培训拔针以及压迫止血的方法,讲解细节及注意事项。可向患者发放相关疾病知识的书籍,了解发生渗血等情况的应对措施[3]。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动静脉内瘘的渗血情况。其中,护理满意度包括十分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并且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的发生情况实验组患者穿刺点渗血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附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附表2。

3 讨论

通过本次的观察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渗血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对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采取品管圈护理模式,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帮助患者制定护理方案,提高会议的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帮助患者降低渗血的发生率。同时相对于常规护理来说,品管圈护理模式的提出能够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降低在血管穿刺过程中对于血管造成的压力,减少患者的血管损伤,更进一步的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情况,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尽快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

附表1 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的发生情况的比较[n(%)]

附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综上所述,对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能够帮助患者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的渗血情况,减少动静脉穿刺对血管造成的压力,更好地帮助患者减少生理痛苦,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更加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品管圈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