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2018-10-20 10:53曹友良
文理导航 2018年17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教学方式高中数学

曹友良

【摘 要】数学这门课程在高中的文化课成绩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最主要的意义在于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将那些十分抽象的东西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数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所以,学习数学也要同时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所学知识都可以用到正途上。本文就数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发表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德育教育;教学方式

对于学生们来说,高中数学是一座大山。翻过去了,一片光明;翻不过去,一片黑暗。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教师要重引导,引导学生去先学会这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数学的学习与生活,自然环境,社会关系等进行联系,结合,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注重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与他人与众不同的优点,闪光点。将德育教育结合其中,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1.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问题

如今中国的素质教育推行的并不是很充分,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地区的学习教育还是处于一种应试教育的状态。这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在数学课堂上,老师会根据课本按部就班的将當节课要学习内容讲述出来,但是,学生并不一定能够接受和吸收这些知识。师生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对于数学课堂的教育是极为不利的,也是十分危险的。类似于广播电台一样的将知识传播出去却不一定有人收到这个信号,这不是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吗?

1.2课堂氛围问题

在高中的学习中,想必学生们听的最多就是“多做笔记,没事多看一看笔记!”然而,有多少学生能够坚持记笔记并且时不时的翻出来看看呢?这个数量并不多。然而数学课堂上,老师还是会让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课堂上就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的口水横流,讲台下学生默不作声。即便老师提出问题也没有多少人回答。上个课,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于课程中的内容却了解的不多。这样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老师讲课质量的好坏也无法评价。

1.3教学内容空泛不精准

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数学又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老师们总想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们进行讲解。往往一节课会讲述许多个重要知识点。但是,学生们听得云里雾里,并不能充分吸收课堂中的精华,课后想要抓住知识主干却又无从下手。这就形成了老师觉得:“我讲的都是重点,难点。你们都要记住。”而学生们觉得:“这老师讲的都是啥,这都有什么用?”这种量大不精的课堂,让学生不知所以。老师们应将重中之重,重点标出来,而那些次重点作为辅助点进行讲解。

1.4注重理论却不注重思想

数学本就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逻辑的学科。并且,在数学的学习中有许多公式,定理以及推论等等。对于这些东西老师只是要求学生们背下来,牢记于心。对于懂不懂,理不理解这些东西的内涵就不加重视了。然而,这些公式,定理以及推论是如何来的,为什么是这样的,老师也没有给出相应的解释。然而只有理解了这些东西的原理才能活学活用,掌握于心。

2.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既然发现了这些问题,那么解决它就刻不容缓了。解决了才能加快数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1将新的教学工具运用到课堂上

近年来,我国课改一步步推进,让我国的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并且在教育的投资方面也有所增加。让许多高中购进了多媒体工具,教育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课堂中,多媒体可以将课堂与实际生活中的小故事相结合,生动形象的将要讲述的内容表达出来。并且,多媒体可以将动态的数据分析,清晰明了地展现出来。不像以往教学中,只能口头表述这个点是怎么动的,那条线是怎么来的。即使老师的语言水平再高超,还是会有同学听不明白。因为语言形容得再怎么生动形象都不如一张图的视觉感官来的直接。将新型的教学工具运用到数学的教学中,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利大于弊。

2.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将德育教育融入进去

与以往不同,当今时代思想开放,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见解。在学生的学习中也是能够体现出来的。也许你的解题方式,我觉得不好我就要与你争论一下。这就容易导致学生们心浮气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就连老师所讲述的知识也无心听取。但是,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却不能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又有什么用呢?任由老师再怎么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也没用,因为学生们不接受!这时就体现出平时将德育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了。学习要怀有一颗谦虚的心,才能不断前进。将德育教育融入数学的教育中,在平时就让学生养成一个虚怀若谷的气质,虚心受教的品德,也就不会出现心浮气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的这种情况了。而德育教育总是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点慢慢地去改变影响一个人的。

2.3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有着极大的帮助。一个人往往在看到别人比自己厉害的时候,就想着去追上他并超越他。在一个学习氛围好的班级里,当你看到“比你厉害的人还在学习时”你自然也就不敢懈怠了,会有一种强烈的胜负欲引导你去学习追赶这个“比你厉害的人”。而这个胜负欲也不是什么时候不论多少都有就好的,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程度的胜负欲会让你不断前进,然而一旦超过了某个度,它就会变成一种致命毒药,让人变得不堪。学生就要学会用道德的力量去约束自己。老师也要在平时将德育教育融入进课堂,这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老师的责任,这也是所有老师的责任。

2.4小组合作,形成容人意识

学生们一定经常听到“合作共赢,拥有大局意识”这句话。但是,为什么呢?学生肯定也会想“我一个学生,我需要合作共赢吗?我给别人讲题,他学会了,那他的成绩不就比我的成绩高了?”会有这种想法也是十分正常的。大家都是人,不是神。有一种不想被超越的想法也十分正常。但是既然说了“合作共赢”那就不会出现仅有一方吃亏这种局面。就学生给学生讲题这件事情来说,给别人讲题,是将题目的信息点的一次重新提炼,并且将其用语言描述出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别人会听懂你讲的题目你自己也会有所收获。例如,讲题过程中,锻炼了你的语言交流能力,思维发散能力。除此之外,重新给别人讲题也会让你对题目有不同的理解,这就如同读一本书一样,每次读完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在心头萦绕。形成小组学习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正如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一下,每个人就会有两种思想。”一样,学习也是如此。

2.5注重课堂效率

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而人的注意力却不能一直长时间的坚持这么长时间。所以这也就要求老师们尽可能快速的将重点内容安排在前一段的时间里进行讲述。也可以将四十五分钟的课程缩短至四十分钟,这样减轻了老师的疲劳,也让老师更有精力去讲解。并且,在课堂中,老师还要与学生进行互动,有交流才能进步,才能知道他们都在想什么,才能知道这节课质量的好与坏。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想好怎么应对突发事件,毕竟谁也不能预料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2.6注重基本发散学习

对于学习数学来说,灵活多变是他的一个基本特征。而我们的学生就要根据一个例子去进行学习,学会变通。所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它是所有变化形式的根本所在,将基本知识点融会贯通,才能灵活运用。然而,有时老师和学生都会本末倒置,将变化后的东西讲了又讲。而没有注意到,学生不会解变化过的题目是因为没有将基本知识融汇贯通。

3.结束语

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老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双方都要积极主动努力配合。老师在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要在潜移默化中将德育教育融入进去。只有这样,学有所成的学生们,才不会将所学知识用到歪门邪道上。

【参考文献】

[1]张宇乐.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途径[J].魅力中国,2014(4)

[2]陈记才.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

[3]刘允忠.数学通报.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情景创设策略的探讨.《数学通报》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教学方式高中数学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