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所存在的误区与策略

2018-10-21 10:14杨帆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误区初中数学

杨帆

【摘?要】?初中数学是学生提升数学计算与应用能力的重要阶段。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致、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学生厌学、不会学等困惑也与课堂提问方式有关,课堂提问究竟存在哪些误区,本文就此做出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误区;策略

误区一:提问重视数量而不在意质量

有很多老师认为,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该多提问,单独提问,学生被提问的次数多了,自然就也能理解数学理论和基础应用。而事实上,提问质量更重于数量,因为一切数学知识应用前都必须要熟练掌握数学概念,透彻理解数学概念后才能灵活运用,如果盲目增加提问数量而忽视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质量,提问次数再多也无济于事。提问不抓住根源质量,提问次数再多,也会导致概念不混淆,解题出错。

例如,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教师在讲授正负数的数学知识时也会注意到,教材会把前边带有正负号的数字称为正数和负数,这个定义只适用于概念学习的初级阶段,当学到有理数运算的章节时,就不能以此种形式简单地界定正负数了,如果遵循最初理解,就将导致出现“-a是负数”“a>-a”“a+b≥a”…等一系列错误。这两个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就要注意相关概念理解的问题的质量了,随着学习的深入有效地提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比多次没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提问要有效得多。

此外,还要注意差异化教学。后进生和优等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同,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适当采取层次化教学。例如,后进生如果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误,这时老师不能批评或嘲笑学生,否则下次学生即使知道问题的正确答案也不敢说,更严重的会导致学生不再思考,而是一味接受别人的答案而没有自己的思考。这时老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让学生敢说话,并引导学生将思考的关注点落在要复习的知识点上。有益且正确的评价将会给学生带来受益一生的财富。好学生不是夸出来的,只有有效的赞美和批评才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一个容易骄傲的学生做了一件值得去赞美的事情的时候,你需要给他的不是肯定的褒奖,而是一句合适的箴言,当一个自卑的孩子悄悄地举起手的时候,你需要给他的是一个肯定的目光,即使回答的问题是错误的,也不要忘记适时地给他积攒一份自信。

误区二:问学生有没有听懂

部分同学反映老师对数学问题的讲解能够听懂,但还是没有能掌握解题精髓,遇到实际数学题时还是不知道从何入手。为什么老师讲完一道题,问孩子有没有听懂,孩子都说听懂了?是,确实听懂了,但孩子听懂的只是初级层次,对于接下来的问题,孩子可能就懵住了,无从下手,再遇到更深层次的题目或者变化的题型时更会产生畏难情绪。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偏重于理性思维,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按照自己的方式讲解,难免有些学生听不懂,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在讲授新知识时,问题不要过难,要侧重基础问题,否则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在学习“概率”这一章节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如扔硬币的正反面概率、扔骰子概率等等,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例子的共同之处,自己发现规律,从而获得概率的有关知识。探索是适合学生本阶段的特点的,所以就要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实例相结合,提升数学钻研与探索兴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掌握知识。

误区三:记忆公式,套用公式

好多老师在课堂上爱提问数学公式,问怎么用就行了,此类提问容易引导学生对数学公式采取“记忆+套用”的方法去应对各类数学题目,但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一旦遇到题目有隐形条件或者条件限制,再去套用公式就不灵了。如解方程:(a+1)x2-2x+5=0,就开始套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实际来讲,这类题目能或者不能套用求根公式取决于此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在提问时,应就“a+1”是否为0的两种不同情况,让学生讨论解题思路与步骤。老师不能单纯提问公式,让学生简单以为记住公式并套用就行了,这样会导致遇到数学实际问题时不会拓展。因此,老师的课堂提问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记住公式,还要让学生掌握每个公式的应用范围、条件等,引导学生认真看题目、比较公式后再继续解题。

误区四:认为多做难题、偏题、怪题,就能提高成绩

老师提问之后的反馈也是对学生影响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提問反馈时,教师要认真接纳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类建议,在回答问题中要用客观、平等的原则评价学生的答案。在提问中,若遇到学生回答偏离正确答案时,教师不要着急批评或打断学生,要及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路径。

教师要善于将产生错误思维的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考方向上来,例如可以提示、变换角度设问等,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迅速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自身错误。如果他们的错误很有价值,很具有代表性,要帮助“疏导”,要注意客观存在的共性问题,而不是听之任之。即使遇到听不懂的问题或者回答不出什么的学生,教师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可以说:“没事,慢慢来,请再思考一下。”

不是提问怪题、偏题、难题就代表了提问有水平,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成为提问的主体,激发学生持续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提问中要善于循循善诱,不断地让学生感受到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的快乐,同时注意应用赏识教育而非惩罚教育。在提问中还要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点、难点,多交流、多讨论,鼓励学生间相互提问,不要怕错,这样才能不断地积累数学知识,利于形成创造性的数学思维。

课堂提问需要技巧和智慧,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巧妙结合课程重难点,针对学生群体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找到课堂提问的误区,才能持续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星宇.如何实现课例研究的有效价值[J].中小学管理,2014(09).

[2]代登洲.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原则探索[J].亚太教育,2015(08).

[3]王北生,冯宇红.“国培计划”实施中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J].中国教育学刊,2015(10).

[4]高道兴.英语任务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原则[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8(02).

[5]刘争妍.“幸福教育”理念下的英语校本作业模式研究——谈有效设计初中英语校本作业[J].亚太教育,2016(30).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误区初中数学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