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教、简单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2018-10-21 10:14赵明书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赵明书

【摘 要】 数学具有极强的理论、严密的思维,知识又乏味,也枯燥、复杂,更难以理解,再加上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教学效果差,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幅度慢。文章基于此,提出简单教、简单学的论题,并论述简单教、简单学的数学课堂构建的几点体会,以期与同仁们交流和共享。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简单教;简单学;有效课堂

简单教数学、简单学数学,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是由数学思维严密、逻辑性强的学科特点所决定;其次是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等宝贵传统;再者,目前的教育学者和专家提出“三不教”——会了的不教、教了不会的不教、能合作学会的不教等。这些理论都为我们数学教学中轻松教、輕松学奠定了基础,指引了航向。下面,笔者就如何“简单教”“简单学”的问题进行探讨,论述具体的实践运用的主要策略。

一、用生活问题引出数学问题

从生活问题着手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数学有种亲近感、熟悉感,从而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

如《负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负数和相反数的概念和意义。如:小东向东走了20米,记作+20米,向西走20米,记为-20米;下雨了,池塘里的水面上升了0.01米,记作+0.01米,干旱了,水面下降0.03米,则记为-0.03米;在知识竞赛中,抢答对一题,加10分,记作为+10分,抢答答错了一题,倒扣10分,记分为-10分……引导学生通过+20和-20、+0.01和-0.01、+10和-10等的观察和比较,理解这些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师给出更多的生活中的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如爸爸的收入、妈妈的支出等,于是进入“正数”和“负数”的学习,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从而实现“轻松学”“简单教”的目的。

二、把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

数学问题抽象、难以理解,概念、公式的推导、理论性的问题等更难以理解,将这些难以理解、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生活化的问题,可以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

如《正比例函数》的教学时,对于y=kx(k≠0)的理解,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构建,如:一年有365天,3年有多少天?(365×3)x年有多少天?(365x)。如果x年的天数是y,那么,y就是x年的函数,这个函数y与x之间的关系是y是x的365倍,如果这个常数记作k,于是,得到普遍性的解析式y=kx,这个解析式中,x变化,y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增大或者减少的倍数是常数k,因此,y=kx是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的教学时,对于y=kx的理解和点拨,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化的问题给予揭示,如:圆的周长C与圆的半径r的关系:C=2πr;每一个练习本的厚度是0.5cm,许多练习本摞在一起总高度h与本数n之间的关系是h=0.5n,…h随n的增多而增高……在这些生活化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C=2πr、h=0.5n等的共同点,这些函数式都与y=365x相似,都是常量和自变量的乘积的形式。再在这个基础上,再次给出y=kx(k是常数,k≠0)这样的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其中k是比例系数。

对于正比例函数,如果纯粹从函数解析式进行分析和讲解,学生会感到很突兀,感到枯燥和乏味,而把这些困难、抽象的理论问题生活化,可提高数学知识的可理解性,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

三、抓住关键词理解烦琐的叙述

数学语言多抽象,难于理解,有些概念、公理、推论等的文字叙述会比较烦琐,对于这类语言烦琐的文字,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核心字并提炼为较为简单的数学语言,降低理解的难度,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实现“简单教”“简单学”的目的。

如《圆》的学习,对于“圆”这个概念的教学,教材中给出的定义比较复杂,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三个关键词——固定点(圆心)、固定长(半径)、运动一周(封闭图形),这样,学生对“圆”的理解则事半功倍。

四、运用公式增强知识的可理解性

数学公式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公式,可以增强语言的可理解性。

五、运用实践提高数学直观性

知识源于实践,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学,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提高数学的直观性,提高数学的趣味性。

如教学《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制作小飞车,剪出“双喜字”、剪出对称的两只花蝴蝶,剪出“工”等;学习《图形的旋转》时,让学生转转胳膊、转转脖子、扭扭腰、踢踢腿,理解“图形的旋转”的概念,对于图形的旋转,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的定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将△ABC沿着固定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BC,再将两个图形放在一起观察看是否能够重合……

简单教、简单学,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简单”,而是教师巧用教学智慧,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注重公式与语言表达的转化和运用,注重实践探究和运用,注重文字表达中的关键词等,使我们的数学教学事半功倍。这种教学方法既减负,也激趣,更提效,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简单教”“简单学”,推动数学课堂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揭衍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简约而不简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06).

[2]石慧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与“不简单”[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03).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