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平凡”文本 演绎无限精彩

2018-10-21 11:21赵婷婷
考试与评价 2018年8期

赵婷婷

【摘 要】现在许多教师嫌教材中“美文”太少,开课都喜欢选择教材外的文章,因为听课教师不熟悉教材,这让开课效果大打折扣。其实我们的语文教材,不论是哪个版本,都是在选文上下足了功夫。语言朴实平淡的文章,只要我们教师能深入研究文本挖掘语文因素,品味语言;选准文眼,感悟情感;巧妙创设平台,进行写作练习,同样能使“平凡”的课文开出绚丽的语文之花,演绎出无限精彩。

【关键词】语言平淡 品语言 悟情感 巧写作

一连听了几次公开课,发现许多开课教师都选择了教科书外的文章作为教材,因为不熟悉教材,导致许多听课教师听得一头雾水,更别说去评价他这一堂课上得怎么样了?开课教师这一举措让我颇有些疑惑,究其原因,是因为教科书中“文质兼美”的课文太少,而且这类课文许多教师都已经开过课,很难再上出新意,迫于“无奈”,只好向教材外拓展了。

诚然,像《荷花》、《观潮》、《秋天的雨》等文质兼美、清新隽丽的文章容易挖掘出亮点,但是“平凡、普通”的文章难道就演绎不出“精彩”了!我们的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真谛、人品精华、人情意蕴、人世沧桑……不管是“美文”也好,“凡文”也罢,都是学生借助文本品位生活,受到情感熏陶,感悟人生真谛的重要源泉。“平凡朴实”的文本,他们语句简练、语言朴素,也同样蕴含真谛。相信只要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文本,带着新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走入课堂,笔者认为:“平凡”文本同样能演绎出“精彩”。

一、品位语言,脚踏语言训练的地。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 “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文本是课堂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最具诱惑力的应该是语言文字,一些语言平淡的文章同样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语言表达的精彩点,引领学生悉心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品读赏析,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真正走入文本,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雷雨》(人教版第四册)这是一篇篇幅短小,语言精悍的文章。为了使课文“精彩”起来,我特别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

1.品读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师出示句子: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个“垂”字的品评、赏析,简简单单一句话,学生却品出了全然不同的味道。课文中狂风大作的紧张气氛和蜘蛛逃生的灵活机敏被学生品得淋漓尽致。我想:语文教学就是应该这样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悟出语言的情趣来。)

2.比较阅读,训练语感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将课文中的词、句、段加以变换,让学生在诵读中与原文比较,从中感受不同的语言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或情感。

“水本無华,相荡乃成涟漪。”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在语言平淡的课文中巧设言语训练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相信,这样以“品读语言”为核心的语文教学定能让我们的学生都沉浸在“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中,即使是平淡的课文也能使我们的语文课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二、挖掘“文眼”,撑起情感训练的天。

许多作品都有一句概括全文基调的关键语句,称为“文眼”,透过文眼可以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深切地感悟出作者的真实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平凡的文本语言朴实,它可能不如情感炽热的文章容易让人受到情感的熏陶与启迪,但朴实的语言中同样深藏着情感之泉。如果教师能找到“文眼”,这情感之泉就会喷涌而出。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朴实文本中,挖掘“文眼”,撑起情感训练的天,是语文学习的落脚点和增长源。它可以让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感动着学生、打动着学生、震撼着学生,从而为学生的人生打上健康的精神底色,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价值观;可以让学生深入文本,领悟文本之情,品位作者之情,升华自身之情。

三、提供平台,营造写作训练的场。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延伸文本,引导学生想象、读写,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文本得到延续,实现了对文本的另一种超越。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延续和想象,将作者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认识,提升了对李四光爷爷的崇敬之情。可见,“平凡”的文章亦能“生花”,只要我们教师巧妙地给学生创建写作的平台,引领学生去发现、去经历、去感受、去表达。

我们的语文教材,不论是哪个版本,都是在选文上下足了功夫。语言较为平淡的课文并不意味着它无法挖掘语文因素,进行语言训练;并不意味着它平淡如水,无法撑起学生情感训练的天;并不意味着它淡而无趣,提供不了学生写作的平训练的场。平淡不等于枯燥乏味,越是语言平淡的课文,越需要老师去钻研,深入文本,与之对话;越是语言平淡的课文,越需要教师的关注;越是语言平淡的课文,越是需要教师去激活文中的语言文字,在“平凡”文本中演绎无限“精彩”。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p108--124教育科学出版社

[2]胡君《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p93--97浙江大学出版社

[3]徐斌《追求真实有效与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http://www.e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