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激发兴趣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2018-10-21 13:52阳雄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生能力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阳雄

摘要:很多学生觉得高中历史的课堂是枯燥乏味的,这是源于不少教师采用的是固定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一味地照搬课本内容,所以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没有什么乐趣可言,自然学习效果也不尽人意,因此,现在的高中历史课堂急需改革。

关键词:创新思维;兴趣激发;学生能力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环节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刻意地想要从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考虑,这主要是源于两种重要的原因,首先在于不少教师老是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学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模式,突然的变化不仅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不到很好的提高,还可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因为不适应方式的改变,导致学习效果差强人意。而另一个方面在于学生自已,对历史这门学科的认识非常固定,短时间内让他们改变这种思想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为什么要提倡创新思维,这是由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高考的考试形式所决定的,而后者对于学生的意义更为重大。为了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不要只是局限于文字的知识,而是要把每一种知识上升到理解的高度上,所以高考的考试题型设置的非常灵活,很多题并不是学生背到了课本的内容就能够解答清晰的。虽然说历史是一门文科性质的科目,但是只是让学生单调地记背知识要点,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好好处,特别时学生因为记背知识太多,思维变得僵化固定,对什么东西都想不加思考,这样的行为会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很多问题。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富有创新地意识去看待历史的学习,把历史的知识学得非常灵活。

一、丰富课堂活动

高中这个阶段的教学时间非常紧张,特别是文科的学习,各门课程的内容都非常多,不少学科的教师都会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思考,所以各科教学也会显得非常紧凑。有些教师为了利用好时间,基本上很难在课堂上开设一些活动,他们认为活动的开设在小学初中的课堂是可以的,但是高中的课堂上,这种活动就会显得比较幼稚,还会浪费学习时间。其实只要把活动安排的恰当好处,,不但不会造成时间的损失,还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历史学习的好感,从而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很多。在历史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就一个知识要点,和学生一起展开讨论,对于那些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补充的知识要点,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一起讨论,或者在课下去收集一些资料,自主学习。这种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拥有合作的意识,还能够让学生养成探讨历史问题的好习惯。在课堂上的各种探究活动要想让其运行的效果更好,教师要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

其一,活动知识作为课堂的辅助,并不能作为课堂的主体,如果教师采用的活动占用课堂时间过多,教师就要在课堂上进行调整;其二,课堂的小活动是要与学生一起进行的,活动的方式意义在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利于活动产生对历史学习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其三,活动的开设可以采用多种辅助媒介,比如说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短片,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活动的环节,所以活动的形式并不固定,教师可以多思考几种活动的方式,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在课堂之中。

二、问题互动环节的运用

问题的互动环节是课堂上的必备环节,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起联系的一种重要的媒介。但是,现在高中课堂互动的运行效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很多时候教师在讲台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之后,学生在下面鸦雀无声,为了避免教学时间的浪费,教师这时候只能够采用自己回答的方式或者强制性抽问的方式进行,这两种方式的运行效果都是片面的,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达到最好的状态,甚至还在某种意义上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该对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进行思考,考虑怎样用问题的方式去引出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进行集中。比如说在讲解中国近代史内容的时候,教师在讲课之前就要进行问题的铺垫。课堂上可以先用影片的形式与让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鳴,然后再给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思考问题“这个时间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奋斗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中华人民觉醒的时代,请学生们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找出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学生在学习近代史的时候,是带着目的去学习的,而比起原来的那种漫无目的的学习方法,这种方式极大地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专心程度,所以学习效果也会很好。历史是一门需要记忆的学科,提高学习兴趣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时候更用心,这样记忆效果就会更好。学习历史这类文科学科,主要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努力学习,而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调整到更好地学习状态,可以采用一些手段去辅助他们提升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他们就能够更好地克服学习中产生的困难。

三、增加课堂补充内容

对历史课程内容的补充,是为了让书本上的各种知识点更形象生动,也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记忆的内容变得更富有画面感,而不是一种单薄的文字内容。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或多或少地都会为学生补充一些知识,但是因为学生在思想上的不重视,对于这些知识处于爱听不听的状态,所以这些补充内容并没有发挥作用。而教师在补充知识的时候,也不太能够注意控制节奏,过多的知识补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重心,很多时候学生的专注点在于那些比较有趣的故事上面了,而忽视了课本的内容。而过少的补充又会让课程显得非常单薄,单调和无趣,学生学起来自然没有什么乐趣可言。现在这个阶段,教师能够做的就是要遵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课程内容进行一个调整,主要还是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课本上的内容讲解上,其他的课外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或者只是简单地涉及一下,起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可以了,而不要在课堂上占有过多的教学时间,导致课程时间不必要的浪费。在课堂上的补充内容,可以作为学生的思维锻炼的方式,但是毕竟高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本来就很多,所以教师在这方面课堂内容的布置上还是要遵循适度、适量的原则。

四、结束语

用创新的思维,让历史原本固定的课程内容增加一些灵动的元素,以此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在历史的学习中,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能够长期坚持,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有所提升,由此见得,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提高学生兴趣的环节是科学的教学方式。

猜你喜欢
学生能力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论机加工实训的综合一体化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