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教育的探索

2018-10-21 14:48张玥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自主人文个性化

张玥

摘要: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语文教育更需要个性化教育,我们可以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语文学习新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充实学生的个性语言,以激活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个性化;人文;自主;策略

没有个性,就没有鲜活的人的发展,就没有创造人才的呈现。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创新的土壤是什么?是个性。培养小学生独特的个性,是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尊重和发展个性,意味着教育的本质回归。

什么是个性化教育?就是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方面的差异。教育只有适应这种差异,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进一步开放教学时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感到自己与他人不同,让学生在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环境中学习。其实语文教育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的。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在上世纪70年代的《发展语言教学大纲》指出:“语言——它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因而要实施语文的个性化教育,必须注意以下策略。

一、營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语文学习环境

语文教师可在班主任的协同下,充分发扬教育民主,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出谋划策,发挥各人所长,布置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班级,出好图文并茂的板报,开辟各具特色的园地、小图书箱、阅报栏,以及一盆花草、几条小鱼点缀;自编小报的展示、学习习作的分享,及至几张照片,几件手工制的共享等。这种可接受性归因于语文学习环境的个性特色,它具有审美性和和谐性,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创设美的环境,尝试分享成功的喜悦,又借助美的事物的艺术感染力,“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使学生受到浓郁人文气息熏陶,从而达到学生个性的认同与张扬。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个性兴趣出发,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首先,让学生自主选取学习的对象。学生感到轻松,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有利于促进个性的发展。如在教学《四季的脚步》一课,文中写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物特点,这是一首诗,共四节,结构差不多。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一年四季的哪一个季节,就选这一节进行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再将这节的学习方法用在其它三节中,细细体味,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其次,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学生因个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各有不同兴趣、爱好。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认为最佳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加以引导。例如,《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学写爬山虎的脚这一部分时,老师问你准备怎么去学习时,学生提出了许多好方法:画画,有感情的朗读,读文并结合实物的方式……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读书效率也提高了。

三、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走出自我,修正自我,反思总结的机会,让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为学生提供塑造良好个性的预热空间,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说“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感悟和见解。善待童真、童趣、童稚,用儿童的要求来要求儿童。用儿童的思维去思维儿童,“蹲下来看儿童”,尊重他们独特的体验。如在教学作文《家乡的××》时,孩子们在习作中都夸自己的家乡很美,只有一位小朋友说家乡不美,他说:“我家 附近有一条小河,那水黑黑的,发出难闻的臭味。家门口还有一个垃圾仓,气味更难闻,特别是夏天,苍蝇和蚊子在这里飞舞。我家从不敢开窗户……”我先是对这位学生的“说真话”大加赞赏,然后加以巧妙引导,我们的家乡有些地方确实不美,你想不想把家乡变美?这位小朋友听了若有所思,然后果断地说:“想!”我便乘胜追击,“你准备怎样把家乡变美?”孩子听我这么一引导,神气十足地说:“我要想一个奇妙的方法,并把这个办法变成现实……”这样,学生的个性得到自主发展,让他们放任思维,自由写作。教学中,打破不必要的限制,不过分注重“细枝末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在不吐不快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

四、善于积累,在体验阅读的过程中充实个性语言

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名篇,读后把好词、佳段、妙语摘录下来,进行整理积累。同时,要求学生背诵好词佳句,学会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学会品读赏析,还建议学生把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有趣的对话或者讨论争辩的原话及时记录下来。这对于学生了解不同人物说不同的话,写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让每个孩子的个性都飞扬起来,作为学生头脑里火种点燃者的教师,要激活他们的潜能,只要在激活时要针对每个人的个性,这样才能达到“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目的。为此,我们牢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诲:每个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们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

猜你喜欢
自主人文个性化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人文社科
同桌宝贝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