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传神染画屏

2018-10-21 12:04邵大箴
南风·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孔雀笔墨

邵大箴

孔雀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灵性之鸟,孔雀之舞让人置于一种尽显灵气往来的空间。如果把孔雀之舞的绽放艺术地染在画面上,便显示出一种华丽繁富的美,斑纹绚烂的艳,以及笔墨间流露出的人的性灵。物象呈现着的灵魂生命,艺术家经过造型、传神到妙悟,步步升华,直到美感诞生之时。孙建东的一批孔雀题材画作,既传承了他的老师袁晓岑当代写意孔雀画的造诣,充溢着生命的生动和韵律,又汲取了大自然的造化之师。锲而不舍,长期磨炼,努力以笔墨色彩,面对客观物象追求自己的个性面貌。

孙建东虽然生于上海,但是数十年来,受到云南这一块美丽神奇丰沃的红土大地的滋养,面对奇美之山水,丰富之植被,艳丽之花卉,将其情思从纷繁、浓烈的笔端泻出,无不对这样的一山一水一树一石一鸟充满感情。老庄之道在于自然顺应其法则,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孔雀是最善良、最聪明、最爱自由与和平的鸟,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而孙建东默契于自然,架构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对自然深深的敬畏之情。他着力于发掘和平、瑰丽而明净的花鸟天地,开辟自己流畅、重彩的笔墨性格。他笔下的孔雀,曼妙舞动,风姿绰约,宛如符号。他遵循袁晓岑先生开启的描绘野生孔雀之先河,将孔雀的华贵与野逸和谐统一。孙建东有不少作品将孔雀置身于西双版纳的林泉之中,让人领略大自然里的孔雀的清新、幽雅、出尘,远非配以牡丹、桃花、杏花等庭园孔雀可以比拟。它们或悠然地涉于叮咚有声溪涧流泉之中,或金瓴翠羽闪烁于薄雾晨纱中,或伴着垂下的曲折盘桓古藤浓荫处栖息,或在奇崛古朴的蒼岩怪石间小憩。自然环境中的孔雀形象具有矫健、潇洒、自然之美,从而构成了兼有灵性和野趣的意境,汇成了大自然生命葱茏氤氲的交响,也是画家钟情于大自然的真实感情的写照,比如他的《雨林风情》《雨林恋歌》《野林清哓》《孔雀乐园》和《宁静的家园》。

孔雀气质高贵,举止脱俗。唯有孔雀,集“九德”于一体,其他禽鸟难与其相比。孔雀分为白、金、蓝、绿四色,孔雀美丽,羽毛却错综复杂,是历代花鸟画家追求而难以表达完美的。孙建东笔下大多是蓝孔雀,颈部和胸部均为蓝色,华贵高雅,而最精彩的地方之一是蓝孔雀的脖子,用浓墨破笔,然后用厚重的石青、孔雀蓝等点在颈部中间,使墨色有虚实变化,由重渐轻,过渡自然,并留下小片白色,恰似孔雀脖子在阳光下折射的光泽,灼灼耀目。这可见他的作品《清荫环翠》《绿野春酣》。他以工兼写,色与墨结合,纷繁、浓烈、绮丽的笔墨,因孔雀曼舞而熠熠生动,华奕照耀,心目之所及,充满着生命动感,呼之欲出。这在《灿烂光华》和《瑶林清晖》等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孙建东接受过云南艺术学院正规的绘画技能训练,系统地学习了传统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掌握了西方的绘画技法和扎实的造型能力。他的画从形象出发,不从抽象的线条色块出发,从传神的形象中融入了笔墨形质的意象。他重视中国传统的笔法和墨韵,又取西方浓烈、明暗特色,将两者融合,展示出他富于变化的笔峰、笔肚、笔根交锋之力感与美感。他画孔雀之翎羽,以多种手法描写其错落有致,羽之飘逸与尾之灵动,都被他用笔墨与色彩充分地表现,既有强烈的立体感,又有把彩墨的感情化渗化到抽象的意蕴中。由此,他的画乍看既招人,又耐人琢磨、寻味。

造型的具象与笔墨重彩,工写结合,展示孔雀的美态与品德,成就了孙建东的艺术创作特色。他以散逸、平静而愉悦的心态面对自然与艺术创作,同时又以花开盛世昭示现今社会的太平和安康。孔雀被他视作云南大地上的一种精神象征,孔雀的绘画形象成为他的一种艺术符号,用来回报培育他成长的这块大地上的人民。他认为这样做,履行了他作为艺术家的职责。

猜你喜欢
孔雀笔墨
笔墨丹青绘晚霞
孔雀
孔雀1
孔雀
绿孔雀保护三部曲
孔雀尾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湖光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