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老傅

2018-10-21 12:04代大权
南风·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滩头淡定定力

我一直把真忻叫作老傅,即使年轻时的真忻也真像老傅,总是不慌不忙的样子,从容淡定,举止安详,这样的人你都要认真对待,他比你淡定就比你强。

好像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就认识老傅了,那时的我刚留校任教,气焰嚣浮,行迹放浪,哪会把其貌不扬的老傅放在眼里,老傅也没把我放在眼里,不亢不卑,脸上冷冷地挂着笑,客气中有着凛然的距离,接触的时间不长,我就觉着无论是画画还是为人,老傅比我更像老师,他的从容里满是无法与人道说的困窘,他的淡定中藏匿了太多的坎坷,你不亲身经历一遍他的不易,是装不出那份淡定和从容的,所以你还是小张小李时,老傅就是老傅了。

社会上太多热爱美术而不得其门而入的年轻人,也只有老傅这样极少数人坚持了初衷,坚持了一种远不可及、深不可测的未来,中国的美术学院各抱地势,门禁森严,把持着中国美术角角落落的利益和资源,你没有学院的专业背景要想混出个人样,难比登天,老傅正是怀揣登天的气概,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西安美院,其实此时的老傅在版画创作上已有不俗的成绩,著名的滩头木版年画使同居一地的老傅很早就泽被受益,许多创作已呈现出湘中地域文化鲜明的艺术个性,在学院的同龄人还东张西望找不着方向时,老傅就认定了民族、民间与民俗的“三民主义”,因而他的版画让当时的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原始生命的张扬,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向往,和学院沉闷矜持的语境全然不同,但老傅还是来了,他对自己曾经成名的创作并不满意,想以专业教育的他山之石来试试自己的这块玉。他把在西安美院的大部分时间贴补在造型基础上,屁股几乎长在画凳上,画得投入专注,进步神速,从黑白灰的二维世界进入体积与光影的三维空间,这种视觉表现概念的转换对许多人而言有如让市中心的钟鼓调个方向,因而老傅内心的变革远不像表情那么从容淡定,在对艺术表现语言的理解上也必然有一番痛苦的取舍之争,但老傅就是老傅!再不容易他也做到了,他的学院素描,他的造型基础,在几年后让我们这些惯于恃强凌弱的青年教师也不敢再开玩笑。我习惯把一个出众的人的行为打回他的思维,从思维的模式状态上窥测他的真实,老傅的真实首先是心理素质的过人,心灵的强大是他定力的来源。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做成事业,只为做人就一定會做成人杰。后来的结果完全应验了我几十年前对他的敬畏是有道理的。

生活中的老傅仍然定力十足,寒冬的西安虽然不会滴水成冰,但那种夹在南北之间的冬天则更显出冷的阴险,老傅天天从水管里接一桶凉水,找一没人的角落兜头浇下,迅急地用毛巾把全身擦出粉红的肤色,这时候的老傅更像英雄一样精气神都激发出来,红扑扑的脸上全都是对棉衣里的我们的不屑,那副舍我其谁的豪迈不能不让旁观者肃然起敬,对自己也敢下狠手的老傅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老傅的版画,从滩头木版年画入手,从传统版画中最接地气的部分开始,滩头版画生动活泼的画面,讲究功底的镌刻,气氛热烈的色彩,都可以看成老傅成功的捷径,他将传统拆解成自己表现的资源,把民间当作自己演练的舞台,用民俗的热烈渲染自己的语境,所以他的版画无论是湘中的体育活动还是湘人马踏倭寇,都充满了劲道,充满了趣味,也充满了人性的力量。我尤其喜欢《戏媒人》这样的作品,在男婚女嫁的喜庆中,总得有人被戏弄调侃来烘托现场的气氛,讲究点的是不会把新人当猴耍的,而媒人往往成为大家喜气发泄的对象,欲成了好事,还要再担些风险,以示枉己正人的付出多么不易,老傅是这样理解湘中风俗的,也是这样理解自己湘人性格的,努力做成自己也就做好了湘人,做好了人生。

人到中老年后,老傅明显更喜欢个性不羁的水墨,用自由的线条去诠释对艺术的认知,我在内心是非常赞同他多画画国画的,用自己丰富的人生表现丰富的世界,虽然在版画的阵容里少了一员悍将,却在美术的星空中升起一颗恒星。许多版画家弃刀提笔不过是鸡头凤尾的结果,但老傅凭借着自己内心强大的定力,凭借着对人生从容的气度,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造出佳绩,冷水的不断沐浴总是精神十足,信心满满,说什么好呢?也只有在心里敬佩老傅的淡定。

(代大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

猜你喜欢
滩头淡定定力
凭海临风
唐启辉
言论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垂钓
定力在心安如山
冬·发心
“淡定”谋害,高楼大墙里埋着心机
“淡定”宝爸的小小心思
拥有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