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内涵的探讨

2018-10-21 00:39李华忠
文存阅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内涵对策

摘要:高校的学生管理需因时而进,站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和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的高度拓展高校学生管理的内涵、优化学生管理的方法、完善学生管理的步骤。独特而富有内涵的高校学生管理是一所院校教育体系中的有效手段,其在坚定信念、塑造人才,传递思想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受限于社会思潮的冲击和高校高校学生管理方式的单一等因素,高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新时期高校高校学生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及常见问题进行研究,就其中高校学生管理内涵进行了系统论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应对策略,将为我国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良性发展提供基础参考。

关键词:学生管理;内涵;对策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时代的晴雨表,是时代最敏感的神经。当青春遇上新时代,青春被赋予了新时代的责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是新时代的呼唤,更是高校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高校的学生管理需因时而进,站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和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的高度拓展高校学生管理的内涵、优化学生管理的方法、完善学生管理的步骤。而不可忽视的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跨越式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外部的变化和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 致使高校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如政治信仰缺失、道德底线下滑、人际关系冷漠、理想淡化等问题,开始在高校学生群体中蔓延。传统以显性的思想教育和刚性的管理为主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现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才的需要,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探讨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1.高校学生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及管理内涵

1.1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性

在共同的学習生活、日常互助和情感交流中,高校以其独特的纽带作用,将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学子在这一特定环境中实现了思潮的碰撞和融合。高校聚居生活中的学子,在思想求知、专业求知和人格求知的过程中,往往会在相同的环境建设和制度管理中,形成较为统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这一特殊的思想品德和核心价值的生长场所,其对学生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社会意识的浸润和再造影响十分深远。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高校学子在校的综合性技能成就和人格成就的高低。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优良学风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风建设,会对高校内的学子产生激励和感染作用,是院校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

1.2 高校学生管理的内涵

高校学生管理建设是以高校空间为主要载体,实现对大学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效利导,是成就高校精英文化的重要组成。独特而富有内涵的大学高校学生管理是一所校园教育体系中的有效手段,其在塑造人才,传递思想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高校学生管理以制度文化和人文文化为先导的,化育高校学生,使得高校学生群体获得人生观、价值观的交互性群体共建。同时,高校学生管理的内涵也十丰富,是借以高校空间与思想的交织,通过对对高校学子在思想前途教育、校风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学习方法教育等方面的共同作用,把高校学子塑造成具有专业的技术能力和文化素质的社会人。当前,各高校将学生管理建设有效地融入到高校文化建设的布局中,并对其行为效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考核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高校学生管理的良性发展。

2.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2.1. 高校学生管理的构建是一个庞大、动态、多点的建设过程,是维护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高校学子健康成长的保障。而大部分学子和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对学生管理的功能化认识较为单一,造成其过多关注学生管理的制度约束下的行为效果,而忽视高校学生管理管理的层次和内涵。

2.2.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全面覆盖,高校网络建设已延伸到宿舍的信息服务中,学生电脑、手机、笔记本等信息交互终端的保有量十分庞大,进入了信息“微时代”。在服务于学生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需求的同时,部分学生网络约束行为不足,导致在高校学习和生活中,浏览恶意境外网站和充斥着不良信息的网站。学生安全、文明上网的行为有待通过高校学生管理的方式,促成其网络行为的自律能力的提升。

2.3高校学生工作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提高,高校传统的粗放式、经验式、面壁式的思想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由于缺乏对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教育工作的内涵与关系的准确定位,导致部分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层面出现了思想教育功能弱化、管理权威削弱、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2.4 高校学生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忽略“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在学生管理评价方面重形式统一而轻学生个性,以大格式、大统一的传统学生管理格局,完成对高校学子的在校评价和鉴定、奖学金发放、就业推荐等工作,导致评价意识形态上的偏差。出现诸如,分数高与能力强对等,成就优异与道德良好对等。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的结构性发展,束缚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自我能动性的约束与参与。

3. 高校学生管理建设中所面临的创新性解决策略

3.1.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贯穿于学生成才管理的全过程,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同时,要探索和创新大学生管理的方方法,以基层党建工作为目标,通过学生党员先锋岗引领高校学生管理的中的正能量的汇聚和凝练,有效开辟党员的文化传播阵地。积极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和大学生群体互助活动,从党建层面有效地扩展高校学生管理的内涵及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水平。

3.2.信息大数据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代名词,而海量网络数据对高校学子而言,机遇要大于挑战、知识要多于糟粕,各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信息支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校园文化宣传、信息终端门户建设、手机APP智能应用等形式,有效改变不良网络信息充斥于高校环境的现状。并通过智能门禁系统、课堂视频记录系统、校园网监平台的有效建立和实践,完成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层面的提升。

3.3.在高校学生管理人才储备中,要面向学院中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担当的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获得编制和院方认可的前提下,留校工作。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流程和职能性渗透可以建立在其日常对高校学生管理建设的活动的参与和志愿服务中,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建设和管理的无缝对接,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服务与发展的统一。

综上所述,高校学子的成长和成才需着眼于其面向社会的终生能力的获得和再造。新时期的学子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新姿态、新气象的实现,将对其学业成长和人格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各高校可在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和人文建设的前途下,可以从党建带头,网络引领、人才储备等多重层面的有效辅助,将有力地促成高校学生管理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建设双重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洪敏.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其改进措施[J]. 中国校外教育,2012,(2):32-32.

[2]李春芳,任树歆,李晓月.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方法[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97-98.

[3]周丽影, 高峰, 李兰香. 舆情在高校管理中的对策研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9):47-49.

[4]夏光兰. 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J]. 科技资讯,2012,(32):19-19,21.

[5]孙林雪,蔡培,厉东伟. “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精细化路径思考[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92-93.

[6]聂小丹. 浅析精细化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6).

作者简介:

李华忠(1984年—),男,满族,辽宁台安人,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内涵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