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数学逆向思维的培养

2018-10-21 10:40安国忠
科研课题成果通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证明题反证法逆向

安国忠

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正向思维以及逆向思维,是学习过程中必然要用到的两种思维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单一的只从正向思维出发,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為了促进数学学科更好的学习,将学生思维打开,需要将逆向思维加入到学生的训练当中,以此来对学生的思维定势进行打破,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谈谈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逆向运用

在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概念的理解问题一向成为学生的一道难题。作为数学老师来讲,教学的初期如果只注重对概念进行传授,就会使学生成为一个单一思考的载体。在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正反思维进行灌输,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选择项放大延伸,引导学生利用两种思维去理解数学概念,并且在实际的概念解决问题上进行运用,将其思维进行锻炼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方面的逆向运用。

二、加强学生对数学公式以及定理的逆向利用

在数学学科中,其概念以及理论是作为数学题目解题的基础,也是数学学科进行学习的前提和方向。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公式以及定理的讲解时,就穿插着将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推送,可以有意识地将学生的习惯进行培养,促使学生面对题目时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来进行解决。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正向思维以及逆向思维结合起来,完成思维过渡,将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提升。

三、贯穿对逆向思维解题技巧训练

在对逆向思维的培养过程中,不仅仅只是依靠老师来完成,还需要学生的亲身经历才能真正做到思维的延伸与发展。所以,逆向思维的养成是需要学生在实际中进行锻炼并不断积累才能完成。同时,作为老师,也要做好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将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进行渗透,多利用不同类型的练习题目对学生进行实际性的训练,以此来将学生的逆向思维渐渐进行提升。

  • 运用分析法训练逆向思维

分析法在思维中的表现主要是指在对问题到结果得出的一个执因索果的过程,需要从其要证明的结论出发,将逆向思维发挥出来,寻找需要的条件,找出题目要求与结论之间的联系,直至其可以判定为一个正确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从问题论点的一个合理性以及正确性出发,在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将分析法运用起来,让学生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可以将题目设置以及结论得出之间的关系得出,以此来促进逆向思维得到开发与运用。

五、利用反证法培养逆向思维

反证法,就是在针对问题的时候,利用相反的方向进行验证,以此来得到最终的解决方案。在数学学科的问题解决中,利用逆向思维并将反证法发挥出来,可以在数学证明题中表现出来。在证明题的解题过程中,将原命题进行逆否,在此操作中,得到原命题的真实性。也就是,在提出一系列假设后,进行推理和验证,对矛盾进行分析,得出真正的答案。该方法可以将证明题的思路进行逆向的分析,加强对逆向思维的培养,并且可以对数学中的证明题起到很大的实际性的作用。在进行反证法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在面对证明题时用反证法去解决,并且要注意根据具体的情况教学分析,看是否适用。同时,还要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好的思维习惯。

综上所述,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针对逆向思维进行培养,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时间,需要将其运用的教材以及教学材料进行分析,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利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培养。在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中,将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扩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将扩大学生的思维维度,促进学生的数学科目学习,并且可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证明题反证法逆向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碳排放效应
对一道解析几何证明题的多角度剖析
反证法在数列中的应用
反证法应用于数列
点击反证法
寻觅适用反证法证明的问题
学生在解决几何证明题中的深度体验
逆向应用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