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消炎痛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

2018-10-23 09:51杨柳
系统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皮质激素

杨柳

南通大学附属东台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盐城 224200

亚急性甲状腺炎系腺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甲状腺轻中度肿大或全身炎症反应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病,以中年妇女最为高发。糖皮质激素是目前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因该病不具有特异性,临床变化较为复杂,因此既往多行对症支持治疗,往往易错过糖皮质激素的最佳治疗时机,预后较差[1-2]。基于此,该研究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SAT患者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消炎痛治疗,旨在探究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3]中关于SAT的诊断标准;②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存在肌痛、发热、乏力等症状;③存在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伴有坚硬结节,压痛明显;④对该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肿瘤者;②存在精神障碍;③治疗依从性差。对照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 34~67 岁,平均(44.63±6.79)岁;病程 2~27 d,平均(15.64±3.52)d。 观察组男 17 例,女 33 例;年龄 32~65岁,平均(45.04±6.90)岁;病程 2~25 d,平均(14.97±3.48)d。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每日给予泼尼松(国药准字H510235 02)15 mg 口服治疗,5 mg/次,3 次/d; 待相关症状、体征消失,ESR恢复正常水平后,逐渐减量,第1周减至10 mg/d,分早晚两次口服;第2周减至5 mg/d,晨起后服用,后维持该剂量不变,治疗共持续6周。观察组患者泼尼松初始、递减剂量均与对照组相同,待泼尼松剂量减至10 mg/d时,给予消炎痛(国药准字H14022447)治疗,25 mg/次,2 次/d。两组治疗期间,甲减症状者给予 L-甲状腺素片口服,50 μg/(次·d);出现过性甲亢症状者给予普萘洛尔口服,10 mg/次,3次/d。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甲状腺疼痛缓解时间、退热时间、甲状腺肿大消除时间以评价临床疗效;②实验室指标[4]: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ESR(红细胞沉降速率);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以罗氏Roche Cobase.411型仪器检测血清TSH、FT3、FT4水平;③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2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甲状腺肿大消除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疼痛缓解时间、退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实验室指标

两组治疗前 TSH、FT3、FT4、ESR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 TSH、FT3、FT4、ESR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 TSH、FT3、FT4、ESR水平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 P值TSH(μU/L)治疗前 治疗后FT3(pmol/L)治疗前 治疗后FT4(pmol/L)治疗前 治疗后0.65±0.12 0.68±0.14 1.150 0.253(2.59±0.49)a(2.86±0.44)a 2.900 0.005 10.39±2.72 9.87±2.64 0.970 0.334(6.14±1.90)a(5.25±1.68)a 2.481 0.015 31.35±6.27 31.25±6.74 0.077 0.939(14.52±1.85)a(13.09±3.80)a 2.393 0.019 ESR(mm/h)治疗前 治疗后74.82±13.29 73.68±12.35 0.444 0.658(12.05±3.80)a(10.22±3.97)a 2.355 0.02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对比[(±s),d]

表1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对比[(±s),d]

组别 甲状腺疼痛缓解时间 退热时间 甲状腺肿大消除时间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2.70±0.64 1.78±0.43 8.437 0.000 3.63±0.78 2.15±0.32 12.413 0.000 8.11±1.03 7.84±1.58 1.012 0.314

2.3 不良反应及复发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对比[n(%)]

3 讨论

SAT又称假结核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其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等不同,属于非细菌感染性、自限性甲状腺疾病。目前多数医务工作者认为SAT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存在关联性,原因在于其多继发于流行性腮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且对SAT患者血清进行检查时,常可见腮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病毒抗体滴度增高。研究表明[5],免疫异常、尤其T抑制细胞机能异常可能是SAT发病的主要因素,约25%的SAT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呈阳性,且血清可见一过性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增高,以上均提示自身抗体和淋巴因子是除病毒感染外参与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因素之一。

SAT患者以30~50岁中年妇女最为多见,其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整个疾病过程可分为早期(甲亢期)、中期(甲减期)和恢复期,其中早期发病特征多为甲状腺部疼痛,并随疾病进展向下颌、耳部等部位放射,可见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触之可见坚硬结节;同时实验室测定FT3、FT4水平较高,将抑制TSH分泌,血沉显著加快[6]。该研究中两组患者均行糖皮质激素递减剂量治疗,在充分发挥糖皮质激素能够迅速缓解症状效用的同时,避免了因撤药过快、过多对疾病治疗的影响,两组治疗4周后的TSH、FT3、FT4、ES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给予SAT早期患者一定剂量的GC治疗,可显著缓解其临床症状,同时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联合消炎痛治疗更有利于改善TSH、FT3、FT4、ESR水平。其作用机制如下:通过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成糖皮质激素-受体复合物,该物质能穿过核膜与核内DNA结合,进而促使DNA转录合成诱导蛋白,从而发挥退热、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等作用。消炎痛属NSAIDs类药物,其具有极强的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作用,解热、抗炎作用显著,同时对炎性疼痛有一定镇痛效果。该研究观察组甲状腺疼痛缓解时间、退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随访过程发现其复发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0%,与罗朝阳等[7]研究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消炎痛治疗SAT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用药,50例联合用药患者随访8周的复发率为16.00%,低于单一用药组的32.00%这一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消炎痛治疗可取得显著临床效果,症状、体征缓解快,复发率、不良反应率低,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亚急性甲状腺炎皮质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