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内固定植入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分析和护理对策

2018-10-23 09:52陈学梅
系统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植入术类药物抗生素

陈学梅

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兴化 225700

骨科内固定植入术后感染的发生在临床并不罕见[1],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严重的并发症。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发生一方面延长了治疗时间与住院治疗费用还是其次[2],另一方面关键是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手术部位导致功能障碍或者是畸形[3],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均有不利影响。该次研究采取该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内固定植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7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拟分析骨科临床上采取内固定植入术之后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情况以及应当采取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接受内固定植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未发生术后感染,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感染,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 17 例,年龄为 23~75 岁,平均年龄为(45.7±2.8)岁;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为23~75岁,平均年龄为(46.2±3.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次研究取得该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执行。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伤口开放情况,污染情况,骨折发生情况,手术进行时间,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情况,糖尿病病史,内固定使用器械情况,合并的基础性疾病情况等。

1.3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选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进行 t检验,选(±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 χ2检验,选[n(%)]表示;2组以上指标比对用 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因手术切口感染的观察组患者占15.3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3,P<0.05);发生术后感染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时机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9,15.772,P<0.05);上、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3,11.576,P<0.05);糖尿病史和基础疾病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5,7.103,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3 讨论

3.1 内固定术后感染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探讨

感染组患者相比未感染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时机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上、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显著较高,糖尿病史和基础疾病均显著较高,由此可以分析,进行手术时间越长也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4-5],应该与伤口的暴露增加了与病原菌接触概率加大有关,因而在手术过程中一方面对无菌操作进行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尽量优化程序缩短手术时间[6],对进行手术操作的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术前培训以使手术顺利进行[7];上、下呼吸道感染,手术切口感染,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易导致感染的发生,则提示术前应当进行对容易引起感染的疾病或者危险因素进行纠正,例如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等,预先避免感染因素的干扰[8];手术时机应选择在肿胀消退完全时再进行固定,在肿胀消退过程中给予相关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9]。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发生感染概率越大,分析该现象与患者体内高血糖易使病原菌聚集生长而发生感染[10],因而需要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使感染概率降低[11];其他种类疾病发生也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应该是与其余疾病的侵袭使得患者免疫系统应接不暇较容易受到攻击有关[12]。因而,对于携带其他疾病的患者需要加强对其的治疗控制,并加大护理干预力度[13],尽可能减少发生感染的机会。此外,对于手术器械的管理。尤其是需要租赁的器械必须严格重新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处理;对于切口附近的护理,若无毛发则无需备皮,直接在术前2~3 d使用含氯已定的洗液洗护;若有毛发则需在术前2 h内用不损伤皮肤表层的方法进行备皮处理等。手术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维持好患者的正常体温以避免氧摄入量降低使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能力受损等。术后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深部积血,引起感染。

3.2 发生感染的对策

首先进行感染源的确定,包括引起感染的操作,地点以及菌种,可通过实验室实验进行具体病原菌的确定[14],对相关致感染因子予以彻底清除;其次立即采取相关抗生素治疗,伤口处的局部消毒处理,并仔细清理坏死和增生组织,严格无菌操作和换药,避免二次感染的发生。

该研究结果显示,因手术切口感染的观察组患者占 15.3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术后感染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36.77±41.28)min,手术时机为(1.53±0.97)周,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上、下呼吸道感染占15.83%,抗生素类药物使用占33.33%,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糖尿病史为48.72%,基础疾病为 41.03%,均显著较高(P<0.05)。这与李宁的研究中,因手术切口感染的治疗组患者为16.3%,显著高于对照组;发生术后感染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35.37±40.14)min,手术时机为(1.64±0.22)周,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上、下呼吸道感染占14.24%,抗生素类药物使用占32.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史为49.51%,基础疾病为40.13%,均显著较高的结果一致[15]。

综上所述,进行内固定植入术后的患者需重视对其抗感染护理以尽可能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植入术类药物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肠宁汤治疗66例老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观察